有。韓國人在領土上挺有想象力的,只不過在年代上想象力不夠。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于是有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中國元朝時期)韓國人急需向世界解釋他們的領土為什么只剩下了朝鮮半島上的一小部分。(中國夏商時期)閑話少說,先上地圖。
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過春節(jié)?
除了中國以外還有越南、朝鮮、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越南:鮮花年粽對聯(lián)越南是少數(shù)幾個仍然使用農(nóng)歷的國家之一,春節(jié)是越南人最重要的節(jié)日。從春節(jié)前一周開始,越南人就去花市采購鮮花,裝點庭院,同時置辦年貨,制作糯米豆沙年粽,書寫對聯(lián)。韓國:回老家吃年糕韓國人將元旦稱為新正,將農(nóng)歷春節(jié)成為舊正,春節(jié)時韓國人會放三天假,很多工作在城市中的人也會趕a回老家歡度佳節(jié),這一點跟中國人很像,所以春節(jié)期間韓國也會出現(xiàn)春運,火車和高速路上也會出現(xiàn)擁堵。
新加坡:貼年畫舞獅子華人眾多的新加坡,有國家立法的春節(jié)假期,掛燈籠、貼對聯(lián)、舞獅子、發(fā)紅包,傳統(tǒng)中國新年的風俗樣樣不拉。蒙古國:草青之日蒙古也有春節(jié)叫做白月節(jié),蒙古是草木紀年,草變青的時候就是蒙古的春節(jié),一般都跟中國的春節(jié)在時間上差上一段時間。熱情的舞臺、濃香的馬奶酒、肥美的手抓肉都是蒙古春節(jié)的必選項目。
歷史上的商紂王是個怎樣的人?
謝邀。紂,商朝末代國王,一作受,亦稱帝辛,帝乙子。著名暴君。一、窮兵黷武紂王自恃天命在身,對外黷武好戰(zhàn),不斷用兵,屢興大役。(1)其繼位后,繼續(xù)用兵東夷,俘獲大量奴隸。由于他大力經(jīng)營東南,使以后中原文化發(fā)展到了江淮流域。但是長期戰(zhàn)爭的巨大消耗,加重增添了百姓的負擔和痛苦。(2)紂王“自以為英雄蓋世,便領著人馬,到處炫耀武力,強逼各諸侯國與屬國增加貢賦,稍不如意,就興兵問罪。
”趙文博主編《中國通史》(以下簡稱《通史》)。諸侯叫苦不迭,但畏懼紂王權勢,逆來順受,敢怒不敢言。二、重刑厚斂(1)紂王統(tǒng)治期間,剝削苛重,刑罰殘暴 ,寵幸妲己,奢侈荒淫,“只顧縱情聲色,花天酒地。妲己喜歡觀看歌舞,紂命樂師創(chuàng)作了靡靡之音,怪誕之舞。為了玩樂,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人民無田可耕種,衣食無著,民不聊生,十分不滿,激化了階級矛盾。
”《通史》。紂王用兵連年得勝,愈加志滿意驕起來。晚年遷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大興土木,驅(qū)使大量奴隸和民工,在南連朝歌,北到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邯鄲的廣大區(qū)域內(nèi)修筑了許多巍峨壯美的離宮別館,并在這些御苑中,放養(yǎng)了許多珍禽異獸。紂王又作酒池肉林,為長夜之飲,更加腐化墮落。(2)紂王剛愎自用,拒諫飾非,倒行逆施,毫無人性的殺死勸諫他的叔父比干,還叫人剖開比干的胸膛,說要看看比干的心是什么顏色;囚禁箕子,殘害忠良。
司馬遷《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載:“好酒淫樂,嬖于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于是有重刑辟,有炮烙之法?!睂τ谀切┎环Q心的諸侯,紂王也隨意殺戮,毫不顧惜。如殘害“三公”即西伯昌(周文王)、九侯、卾侯,他們的悲慘結局,使朝廷大臣和各路諸侯大為寒心,人人自危,于是日益與商王朝離心離德,朝中大臣紛紛叛離,統(tǒng)治集團分崩離析,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3)與此同時紂王重用費種、惡來等阿諛好利之徒,這些佞臣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在國內(nèi)也民心盡失。廣大奴隸以及平民的強烈不滿與反抗,諸侯們的紛紛叛離,紂王殘暴行為加速了商朝的滅亡。三、殷商覆滅約在公元前1066年,即周文王死后四年,周武王崛起于西陲,這時乘機拉攏一些小國,以壯大自己的力量?!皫浺笾褔允录q”《左傳》。
出現(xiàn)了三分天下周人有其二的局面。商要被周滅掉已成定局。公元前1227年,周武王發(fā)布討紂檄文,乘商軍主力在東南的機會,聯(lián)合各部族反商勢力,對其發(fā)兵進攻。大軍士氣旺盛,一路勢如破竹,紂王倉皇應戰(zhàn),在牧野(今河南淇縣南)會戰(zhàn)中(歷史著名的牧野之戰(zhàn)),商兵在陣前起義,倒戈反擊。紂王被迫 登鹿臺自焚,結束了自己暴虐的一生。
周武王滅了商朝,結束了殷商王朝600年統(tǒng)治,把國都從豐邑遷到鎬京(今陜西西安市西),建立了周朝。趙文博主編《中華上下五千年》。四、人物評價通過上述史實,對歷史上的紂王是怎樣一個君主,已經(jīng)不言自明!商朝末代君主紂王,是家喻戶曉、橫征暴斂,荒淫殘暴的亡國之君。但也有人評價紂王“是一位文武雙全、功勛卓著的帝王”。
世界上真的有神醫(yī)存在嗎?他是怎么做到的?
有。而且很多!首先得感謝傳媒系統(tǒng)里廣告?zhèn)髅?。說的是第一神醫(yī)是→白開水:早上起床,第一時間喝30一40度白開水40亳升左右,可預防百病,可治百疾。第二種,神藥,能治很多的病癥,那就是→電視廣告里常說的→各種神奇的藥品…在這里不能一一表露,要知道,晚上打開電視節(jié)目廣告就可一目了原。其實,有的時候,有些藥品夸大其詞,吹牛逼過頭,根本就沒有與某種疾病有關,吃用后完全無有一點效果。
卻大吹大擂,鼓吹虛假廣告,損害消費者,或病者的權益。有些廣告商為了一點廣告收益,卻違背良心,胡篇亂吹,簡直就是胡作非為,為非做歹!特別是,老人保健品類藥品,幾元錢到十幾元錢的成本保健藥品?,被他們一吹,就翻上幾十倍,甚至百幾倍不等!何來神醫(yī)?都是廣告吹的!這就是主題的事實。當然,時代出英杰,行行出人材,出狀元。
古代,我國就有人稱神醫(yī)的→“華坨”,那才是中華民中醫(yī)界的驕傲,民族的魄,疾病的克星!病者的救星!事實證明,所謂的“神醫(yī)”是以醫(yī)者的聰明智慧的診斷與合適到好處的配藥,給病者如實有顯致效果的醫(yī)治,所得出“絕大多數(shù)病例”有明顯的“治療效果顯著”而且得以康復,因此,出了名的醫(yī)師。這在民間當然會被公認為“神醫(yī)”了。
商紂王被抹黑2千年,征服四方的雄主,如何變成暴君代名詞?
商紂王,帝乙少子,又名帝辛,沫邑(今河南淇縣)人,中國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賜其謚號為“紂”,這就是商紂王這個名字的來歷。提起商紂王,估計很多人都會在腦海里浮現(xiàn)出他沉迷于酒池肉林、縱情聲色、昏庸無道的暴君形象。眾多的史冊更為這種說法提供了殷實的歷史依據(jù),據(jù)《史記》中記載,商紂王“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而《尚書.牧誓》中也有記載,商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
”那么商紂王真的像史料中記載的一樣殘暴無道嗎?其實,商紂王很有可能被我們冤枉了三千多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憋屈的君主。我們都知道,關于商紂王昏庸無道的最早記載源自于《尚書.牧誓》。但這是只是一篇周武王討伐紂王時發(fā)布的誓師詞,這其中的真實性我們難以考究,畢竟成王敗寇,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武王伐紂當時的商紂王貴為天下共主,而周武王只是一方諸侯。
當時諸侯要討伐天子必須要名正言順,否則即為亂臣賊子,受天下人唾罵。而武王伐紂也是如此,當初武王在牧野向商紂王發(fā)起戰(zhàn)爭,便發(fā)表了這一篇“動員詞”。一方面為了鼓舞士氣,另一方面亦說明了他造反的合理性。于是列舉出現(xiàn)任商王帝辛的種種“暴行”,集紂王罪過之大成。其中主要罪名有:惟婦言是用(聽信婦人的話)、昏棄厥肆祀弗答(減少祭祀活動)、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不中用他的同祖兄弟)。
后兩種罪名在我們現(xiàn)在看來,根本算不上什么嚴重的罪吧?商紂王在位期間確實是對鬼神的意識比較淡薄,他也是第一個對鬼神產(chǎn)生懷疑的君王。我們都知道,自中華文明起源以來,所有的部落首領及君王都是政教合一的綜合體。而商紂王敢于挑戰(zhàn)這一權威,對鬼神產(chǎn)生懷疑,在我們今天看來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武王指責商紂王“厥遺王父母弟不迪”這一理由更讓人不能理解,如果一個政權只懂得“任人唯親”,國家何來的進步?歷來只有“任人唯賢”的國家才得以長久發(fā)展。
牧誓中提到,商紂王重用奴隸而忽略宗親,也就是說他的用人制度已經(jīng)觸犯了傳統(tǒng)勢力的利益。由此看來,武王伐紂很有可能是傳統(tǒng)勢力向革新者的一種抵抗。蘇妲己劇照而商紂王“惟婦言是用”的說法并沒有事實作為依據(jù),當時的妲己只是商紂王攻打東夷諸部落時,部落首領進獻的一個嬪妃,從未見過世面,如何懂得如此多的陰謀詭計?不要相信什么九尾狐上身的說法,這種怪力亂神的東西從來都是人們虛構的。
據(jù)史料記載,帝辛(商紂王)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 ,深得父皇帝乙歡心。帝辛繼位后,重視擴張領土 ,發(fā)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中國疆域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國土則擴大到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商紂王開拓了中國的版圖,并將中原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了當時的社會進步和經(jīng)濟發(fā)展。
把這樣一個人物說成是“惟婦言是用”是完全不符合邏輯的。至于商紂王牧野之戰(zhàn)為何失敗,他的種種暴行又是如何出現(xiàn)的?我們可以從當時的時局開始講起。當時商紂王剛剛征討完東夷諸部落,俘虜眾多,兵力空虛,一時間無法完全消化。而周國恰好遇上饑荒,百姓都愿意為糧食而戰(zhàn),周武王看準了這一時機,在牧野之戰(zhàn)將自己的君主一舉擊敗。
(資料源自中國通史簡編)牧野之戰(zhàn)這場戰(zhàn)爭幾乎是趁火打劫的不義之舉,我們可以從兩個事例中得出這種結論。第一,商紂王征服東夷諸國的大軍始終沒有投降周人,各地武裝更是叛亂不斷,從反抗的力度來看,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周人無可奈何,只能將他們分散遷移,削弱他們的力量,這場大遷移在中國歷史上幾乎史無前例。第二,伯夷、叔齊拒食周粟。
當年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后,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于首陽山。伯夷、叔齊作為當時的賢者,卻冒死勸阻周武王伐紂,除了忠君愛國的傳統(tǒng)思想外,是否也有其他原因?第三,商亡以后,人們?yōu)榱思o念商紂王,將他生前所為化作地名和故事,代代相傳。迄今3000余年,朝歌大地以及淇河兩岸至今仍遺留著許多紂王的遺跡,如紂王城、紂王墓、紂王殿、鹿臺、朝歌寨、紂王飲馬池等等。
甚至在朝歌當?shù)剡€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歇后語,當人們形容一個東西很牢固時,他們會說:“殷紂王的江山——鐵桶一般?!睆倪@三件事例中可以看出,商紂王并非傳說中那么殘暴無道,而周武王的伐紂大業(yè)也沒有歷史說的那么光明正大。而商紂王濫用炮烙極刑;挖比干的七巧玲瓏心;殺周文王之子伯邑考并做成肉餅等說法均出自周后,到了明代的《封神演義》才其具象化。
當時周朝出現(xiàn)這種說法,很有可能是出于三種原因。第一種,章明伐紂的正義性。周武王推翻商朝后,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安撫民眾,如何章明自己伐紂的正義?自然是將紂王抹得越黑越好,最好可以引起天下人憤恨,這樣更方便自己的統(tǒng)治。第二種,制造輿論,滿足政治需要。周朝末年群雄爭霸,許多諸侯國都窺覬周天子的王位。這時候就必須極力丑化商紂王,為其祖上反商建周尋找道德借口,稱祖上反商建周是討伐紂王的暴戾,而周天子并無暴戾失德之處,以免諸侯們依湯武革命之例反周。
第三種,跟風黑。就像很多人黑明星一樣,并不是每個黑粉都真的那么討厭他們,只是跟風而已。許多情境中,人們由于缺乏有關知識,又不愿在判斷或行為上出現(xiàn)錯誤,就需要從其他途徑來獲得行為引導,根據(jù)社會比較理論,在情境不定的時候,其他人的行為想法最具有參照價值。而明代的《封神演義》就更好理解了,明末政治昏暗,作者對紂王形象刻畫的目的在于要揭露當時社會統(tǒng)治者的昏暴丑陋,貫穿了“以善伐惡”、“以有道伐無道”的主要思想,以及抒發(fā)對美好政治的向往。
但也讓紂王成為被無限扭曲和被謾罵的無辜標靶。如孔子的得意門徒子貢所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边@里的意思是,商紂王的不善,遠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嚴重,只是君子們非常憎惡居于下流,所以將天下的罪行都強加在紂王的身上而已。商紂王的歷史功過,我們已經(jīng)無從考究。寫這一篇文章并非為商紂王洗白,逝者已矣,現(xiàn)在再來辯白沒有任何意義。
迄今為止世界上發(fā)現(xiàn)最大最重的青銅器,殷墟是商王朝最后國都嗎?
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銅器是1939年在安陽殷墟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準確地說,是最大最重的一件青銅禮器?,F(xiàn)在也被稱為后母戊大方鼎。鼎高1.33米,長1.11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實際重量是832公斤),專家推測,當時應有二三百個工匠同時作業(yè)才能完成。湯滅夏桀建立商朝后,早商數(shù)次遷都居無定所,受內(nèi)憂外患之擾。
為什么蒙古帝國分裂成四個國家,其他都叫汗國,單單東亞這邊叫元朝?
為什么蒙古帝國分裂成四個國家,其他都叫汗國,單單東亞這邊叫元朝?這其實是和蒙古帝國以及元朝建立的歷史有關。簡單來說,元朝是由蒙古帝國的大汗建立的,相當于是其他汗國的宗主國。而其他四大汗國,只是蒙古帝國的王爺建立的,相當于是帝國下面的王國,原本是隸屬于帝國一部分的。要想說清楚這件事,我們還得從成吉思汗在位的時候說起。
作為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成吉思汗打了一輩子的仗,終于統(tǒng)一了整個蒙古草原,建立了強大的蒙古帝國。到了成吉思汗晚年的時候,蒙古帝國已經(jīng)成為整個亞洲數(shù)一數(shù)二的強國,而且還在不斷擴張當中。然而隨著成吉思汗年紀越來越大,繼承人的問題,也開始擺在他的面前。成吉思汗一共有八個兒子,其中四個兒子是嫡子,實力最為強大。
這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術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拖雷。成吉思汗的這四個嫡子,都十分驍勇,能征善戰(zhàn)。相比之下,成吉思汗其他的庶子,則要遜色很多。所以,如果要選擇繼承人的話,就只能從這四個兒子當中選擇了。蒙古帝國的制度,和中原王朝不同。古代的中原王朝,一般會尊重嫡長子繼承制,由嫡長子來繼承先父的一切。
然而蒙古帝國卻恰好相反,人家的慣例是幼子守灶。也就是年齡較大的幾個孩子,統(tǒng)統(tǒng)分封出去,然后由年齡最小的兒子,繼承父親的遺產(chǎn)。按照這個制度的話,就該是最小的托雷來繼承。不過,成吉思汗在尊重傳統(tǒng)的同時,也有自己的想法。成吉思汗深知,蒙古帝國此時已經(jīng)極為強大。如果單純按照‘幼子守灶’的傳統(tǒng),將大汗之位傳給老四托雷,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
所以,成吉思汗決定,讓這幾個兒子各自負責一部分事務,看他們誰的表現(xiàn)最好。在成吉思汗的布置下,老大術赤負責狩獵,老二察合臺負責法度,老三窩闊臺負責內(nèi)政,老四托雷負責軍隊。幾年之后,這四個人在各自的位置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尤其是托雷,本就能征善戰(zhàn),又執(zhí)掌軍隊,自然戰(zhàn)功卓著。所以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成吉思汗應該肯定會將汗位傳給托雷,讓托雷成為下一任蒙古大汗了。
然而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最終,成吉思汗選擇了老三窩闊臺。成吉思汗之所以選擇窩闊臺,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四個兒子當中,窩闊臺最具備治政的才能。相比之下,老四窩闊臺長于軍事,但在治國方面卻有所短缺,而且脾氣暴躁。老大和老二不和,不管選誰對另一個都不是好事。于是最終,成吉思汗選擇窩闊臺作為下一任蒙古大汗。
在此同時,成吉思汗將西北方的領土,分為了長子術赤,這就是后來四大汗國之一,金帳汗國的雛形。將天山附近的地區(qū),分給了次子察合臺,這就是后來的察合臺汗國。做完這些之后,成吉思汗去世,窩闊臺即位,成為了新任蒙古大汗。窩闊臺即位之后,對于自己的弟弟托雷,那是相當?shù)募蓱?。因為成吉思汗在去世的時候,不光將臨近中原地區(qū)的大片地盤,分給了托雷,而且還讓托雷掌控了大部分的蒙古軍隊。
成吉思汗的本意,是希望兄弟幾人能夠團結。窩闊臺治國,托雷征戰(zhàn)天下,這自然是最好的結果。但等到窩闊臺上位之后,發(fā)現(xiàn)蒙古帝國的大部分軍權,竟然掌握在托雷手里,自然就開始起了猜疑之心。幾年之后,托雷在進攻金國回師的途中,因病去世。也有人說,當時窩闊臺生病,按照蒙古的傳統(tǒng),需要找一個親近之人喝下所謂的咒水。托雷喝下之后,不久便病逝了,后世懷疑托雷極有可能是被窩闊臺給毒死的。
托雷的死,在歷史上一直沒有定論。不過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在托雷死后,窩闊臺確實牢牢掌控住了整個蒙古帝國,成了至高無上的大汗。窩闊臺掌權之后,繼續(xù)帶領蒙古帝國,開始持續(xù)擴張。一方面,窩闊臺指揮大軍,南下滅掉金朝,將南宋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另一方面,又命各宗室的長子,率領軍隊西征,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子西征。
在這場長子西征當中,為首的是術赤的長子拔都。除了拔都之外,其他宗室諸脈,也都派出了各自的長子。比如托雷這一脈,便同樣讓長子蒙哥參加了這場長子西征。這次長子西征,蒙古帝國再次得到了空前的擴張。這些宗室諸脈的長子,最后帶著軍隊一口氣打到了歐洲。在這其中,為首的拔都更是戰(zhàn)功卓著,同時身邊也聚集了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
拔都本就是術赤的長子,才能極強,繼承了術赤封地當中的很大一部分力量。所以最終,在這次長子西征當中,拔都在原本術赤的基礎上,打下了許多地盤。東自額爾齊斯河西部,西至第聶伯河,南起巴爾喀什湖、里海、黑海,向北臨近北極圈,如此廣袤的地域,都是拔都的地盤。而拔都建立起來的這個國家,就是后來的金帳汗國。值得一提的是,金帳汗國麾下,還轄制了不少公國。
這些公國當中,有一個公國叫做莫斯科公國,這個公國的地盤,就在今天的莫斯科地區(qū)。后來金帳汗國衰落之后,這個莫斯科公國開始崛起,陸續(xù)接手金帳汗國的遺產(chǎn),最后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叫做沙皇俄國,也就是后來所謂的俄羅斯。在長子西征的同時,窩闊臺這邊也有很多進展,開始逐步蠶食中原。不過,窩闊臺這個人特別喜歡喝酒,而且嗜酒如命。
最后,窩闊臺直接把自己喝死了,年僅56歲。窩闊臺去世的時候,長子西征依然在進行,蒙古帝國依然在擴張。但是,因為窩闊臺死得太過倉促,在繼承人這個問題上,又留下了很大的漏洞。窩闊臺本想立自己的三兒子闊出為繼承人,但是闊出在進攻南宋的時候戰(zhàn)死了。所以窩闊臺后來又想立闊出的長子失烈門為繼承人,然而還沒等窩闊臺立下明確遺囑,窩闊臺就死了。
如此一來,接下來誰做新一代的蒙古大汗,自然就需要計較了。身為窩闊臺皇后的乃馬真,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貴由能夠繼承汗位。貴由是窩闊臺的長子,此時正在西征的途中,還沒回來。所以為了給自己兒子創(chuàng)造條件,乃馬真皇后干脆以皇后身份稱制,暫時不立大汗。直到好幾年之后,貴由返回,乃馬真也在蒙古帝國內(nèi)部,取得了足夠的支持,這才召集大家推舉大汗。
因為乃馬真之前的努力,這次會議自然也就只是走個過場,讓貴由成了新任蒙古大汗。貴由雖然成為了蒙古帝國的新任大汗,但乃馬真之前稱制的五年,對蒙古帝國卻有著極為負面的影響。一方面,蒙古帝國當時地盤已經(jīng)極大,想要在草原這邊,對歐洲那邊的領土實現(xiàn)有效控制,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乃馬真的所作所為,也讓很多人感到不服氣。
對于貴由這位新上任的大汗,大家更不服氣。所以,蒙古帝國分裂的種子,就此種下。更要命的是,貴由上位之后,僅僅過了兩年,便因病去世了。兩年的時間,貴由還沒來得及整合好蒙古帝國內(nèi)部,就撒手人寰了。而且,貴由去世的時候,也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有所疏忽。貴由的三個兒子,當時都很年輕,沒什么戰(zhàn)功,根本不足以接任大汗之位。
于是在這個時候,貴由的皇后海迷失,又開始以皇后身份稱制。就在這個時候,身為長房長子的拔都站了出來,聲稱要選一位新的大汗。拔都在長子西征當中,戰(zhàn)功卓著,有很高的威望。而且拔都早年和貴由關系一般,貴由在位的時候,甚至還想要率軍去征討拔都。所以這個時候,拔都站了出來,聲稱貴由本就不是窩闊臺指定的繼承人,沒資格繼承汗位,他的兒子自然也沒資格繼承汗位。
所以蒙古帝國有必要召開一次公投,重新選一位大汗。不過,拔都雖然主張召開這次大會,卻沒有推舉自己當大汗,而是推舉了四房的長子蒙哥做大汗。拔都之所以推薦蒙哥,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因為血統(tǒng)問題,拔都的父親術赤,一直被懷疑血統(tǒng)不純,不是成吉思汗的親生兒子。二是因為拔都的地盤在歐洲那邊,對草原這邊鞭長莫及,就算當上了大汗也沒用。
反倒是四房的長子蒙哥,繼承了當年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的大部分地盤,就在中原北方地區(qū)。而且,蒙哥也參加了長子西征,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和拔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拔都提出擁立蒙哥之后,蒙哥帝國內(nèi)部的諸王,分成了兩派。長房和四房的王爺們,大多站在他們這一邊,長房是因為聽拔都的話,四房則是因為選的就是四房的長子。
而二房察合臺一脈,以及三房窩闊臺一脈,則堅決反對。這次公開站隊,讓蒙古帝國內(nèi)部的矛盾,徹底公開化,也讓原本還算團結的蒙古帝國,徹底開始有了分裂的傾向。不過,蒙哥的母親,唆魯禾帖尼,在這個時候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唆魯禾帖尼是托雷的妻子,當年曾隨托雷南征北戰(zhàn),在蒙古帝國內(nèi)部,有很高的威望。在她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蒙古貴族,開始倒向了蒙哥這邊。
最后,蒙哥成功通過了選舉,成了蒙古帝國的第四任大汗。自此,蒙古帝國的汗位,由老三窩闊臺這一系,轉移到老四托雷的后人手上。蒙哥上位之后,三房窩闊臺那一系的人,拒絕承認他的汗位的合法性。而二房察合臺那一系,則是干脆誰都不理,開始逐漸走向獨立。好在蒙哥本人比較能打,再加上拔都的幫助,倒也穩(wěn)住了局面,最后率兵鎮(zhèn)壓了窩闊臺那一系。
于此同時,蒙哥重用自己的幾個弟弟,其中便有自己的四弟忽必烈,以及六弟旭烈兀,七弟阿里不哥。蒙哥掌權之后,繼續(xù)帶領蒙古帝國持續(xù)擴張。這其中,蒙哥的六弟旭烈兀,率兵再次西征,進攻今天的中亞地區(qū)。后來,旭烈兀在中亞地區(qū)建國,也就是四大汗國當中的伊爾汗國。與此同時,窩闊臺一系的剩余成員,在被蒙哥鎮(zhèn)壓之后,臣服于蒙哥。
他們繼承了窩闊臺的領地,建立了窩闊臺汗國。至此,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爾汗國,這四大汗國全部出現(xiàn)。四大汗國,恰好各自歸屬成吉思汗四個兒子的后人。而在中原這邊,蒙哥開始率兵繼續(xù)南下,進攻南宋。然而在進攻四川的時候,向來無往不勝的蒙古鐵騎,卻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就連蒙哥本人,也在進攻釣魚城的時候戰(zhàn)死了。
蒙哥一死,汗位又出現(xiàn)了空缺。而在這個時候,蒙哥遇到了和他前任大汗貴由一樣的問題。當時蒙哥的幾個兒子,同樣比較年幼,沒有戰(zhàn)功,根本無法繼承汗位。所以這樣一來的話,大汗就只能從蒙哥的弟弟們當中選擇了。蒙哥的弟弟當中,當時只有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這三人有資格競爭。而旭烈兀的地盤在中亞那邊,鞭長莫及,所以也就只能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兩人爭奪了。
這場汗位爭奪戰(zhàn)開始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勢均力敵,一時間竟是有些誰也奈何不了誰了。關鍵時刻,忽必烈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聯(lián)系幾大汗國,以默認他們事實獨立為代價,爭取到他們的支持。忽必烈的這個辦法,很快就起了作用。尤其是伊爾汗國的旭烈兀,原本還打算參與一下汗位競爭,在得到忽必烈的認可之后,干脆直接建國,不再摻和汗位爭奪一事了。
就這樣,忽必烈得到了幾大汗國的支持,最終打敗了阿里不哥,成了蒙古帝國的新任大汗。然而,忽必烈的這個蒙古大汗,相比他的幾個前任來說,可就沒那么大的實權了。之前的幾任蒙古大汗,對其他幾大汗國,都有直接管轄的權力。然而忽必烈為了取得勝利,已經(jīng)默認了幾大汗國的獨立性。再加上幾大汗國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遠,就連忽必烈這位蒙古大汗,也覺得鞭長莫及。
所以,忽必烈最后也只能做一個名義上的蒙古大汗,然后南下滅掉了南宋,統(tǒng)一中原,建立了元朝。如此一來,忽必烈既是元朝的皇帝,同時也是蒙古帝國的大汗。而元朝則相當于是蒙古大汗一脈的封地,算是其他幾大汗國的宗主國。正是因為這些歷史原因,所以忽必烈統(tǒng)治的地區(qū),可以稱之為元朝。但其他幾個汗國,就只能稱之為汗國了。
地圖開疆成常態(tài),為什么有人說韓國成為人類歷史上丟失領土最多的國家?
這個問題應該當做一個搞笑領域的題目來回答比較合適。在韓國人的眼里,心有多大,地圖就有多大。讓我們跟著韓國的歷史課本,看一看韓國人眼中的國土變遷吧。東亞文明的發(fā)源地。(中國夏商時期)閑話少說,先上地圖。在韓國眼里,華夏的夏商文明只不過是古朝鮮文明的一小部分。在他們眼里,當時的古朝鮮文明像東到庫頁島,向南一直到閩南地區(qū),向西沿著河西走廊一直到天山以北。
在這張地圖里,甚至把日本也劃作了古朝鮮文明的一部分。只不過韓國人的想象力還是差了一點,中國的夏商文明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可不是公元前20多年呀。韓國人在領土上挺有想象力的,只不過在年代上想象力還不夠。韓國人的五國時代。(中國漢朝時期)韓國人硬生生的為自己的歷史編造了一個五國時期,并且把中國的大漢王朝當作了五國中的一份子。
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一下韓國人,將太行山以西都劃給了漢朝,自己只占著東部和北部較為偏遠的地區(qū)。韓國人應該對這段歷史越來越不滿意,慢慢的他們應該認為漢朝只是韓國的一個屬國吧!韓國人一直很疑惑,日本人為什么要向唐朝學習?(中國唐朝時期)韓國人眼中的強漢王朝尚且和高句麗還是并列的國家。但到了中國的唐朝時期,韓國人認為唐朝已經(jīng)是一個偏安一遇的屬國。
韓國史學界一直有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那就是日本為什么要向唐朝學習先進的文化,而不像韓國來學習呢?韓國才是草原的霸主,是大陸的王。(中國宋朝時期)在韓國人的眼中,韓國應該是一個縱橫草原的馬上民族才對,什么蒙古人什么女真人完全沒有聽說過。從韓國人的地圖上來看,他們唯獨承認的是契丹人,這難道都是落寞民族的惺惺相惜嗎?韓國國土急速衰退的時期。
(中國元朝時期)韓國人急需向世界解釋他們的領土為什么只剩下了朝鮮半島上的一小部分。他們將自己領土縮小的原因歸結為成吉思汗的擴張戰(zhàn)爭。畢竟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韓國在如此強大的敵人面前,即使損失領土也不丟人吧。韓國人認為元朝在向東擴展的過程中遇到高麗進行了一番殊死戰(zhàn)斗。之后雙方簽訂合約互不侵犯,高麗保持東部的領土,元朝調(diào)轉矛頭開始向西擴展。
大韓民國最后的榮耀。(中國明朝時期)隨著蒙古貴族的腐敗,龐大的元朝土崩瓦解。韓國認為自己此時已領土已經(jīng)僅限于山海關以外的地區(qū),但是其國本在此根深蒂固,與中國南方明朝政權形成對峙的局面。此時的韓國應該是歷史上最后輝煌的時期,隨著明朝遷都北京,天子守邊關,韓國人的領土逐漸被擠壓。韓國史學界認為,歷史上韓國公司損失領土大約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相當于現(xiàn)在加拿大的國土面積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