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是那位教授
答-教授看照片選知識型教授點-------
2,考研地質考什么啊
可以參考下這篇文章北京大學地質學系考研經驗談2010年5月21日 回想自己半年多的考研之路,感觸良多。一些學弟學妹向我詢問考研的經驗與感受,這里我很愿意寫出來,與大家分享。那么我將分不同的方面說說我在備考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課方面的一些經驗和感受??赡芟旅娴奈淖稚燥@瑣碎,希望大家見諒。 關于考試科目: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是考這四門:英語、政治、高等數學與地質學基礎、巖石學。其中英語和政治用的是全國卷,高等數學與地質學基礎是二合一的試卷,為北大自命題。高等數學部分占75分,地質學基礎部分占75分。巖石學科目是三合一的試卷,是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三大巖類混合在一起考察的,共兩種題型:名詞解釋與問答題。 關于備考用書: 北大地質系“巖石學”的考試科目以路鳳香、桑隆康的《巖石學》為主要考試書目,是地質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為目前巖石學最新版的教材。 除了這本書,我認為還有些書可以作為備考的參考書來使用,主要有以下幾本:武漢地院樂昌碩編寫的《巖石學》、成都地院衛(wèi)管一等編寫的《巖石學簡明教程》、中國地質大學邱家驤編寫的《巖漿巖石學》、南京大學孫鼐、彭亞鳴編寫的《火成巖石學》、北京大學王仁民編寫的《變質巖石學》,長春地院賀同新編寫的《變質巖石學》以及石油工業(yè)出版社的《沉積巖石學》和西南石油大學唐洪明編寫的《礦物巖石學》,此外,在闡述不同構造環(huán)境的巖漿作用產出的巖石的地化特征時也可以自學一下韓吟文的《地球化學》的相關內容。 另外,這里推薦一篇參考文獻:北京大學張立飛教授在2007發(fā)表的一片綜述性文章《極端條件下的變質作用——變質地質學研究的前沿》,讀完這篇文章,可以對變質地質學部分有個宏觀的了解。 關于如何使用專業(yè)課資料: 如果有時間,至少要精讀一遍考試書目。因為盡管每年的考試試題重復率很高,但基本上保持在150分的卷子里有100分左右是過去曾經考過的,但每年都會有50分左右的試題是新出的。所以,研究往年真題的目的在于保住已有的100分,而精讀的目的就在于爭取未知的50分! 參考書不用全看,參考書是一個工具書的作用,我們主要是帶著問題去看!邊看邊總結抄錄關鍵點。在復習的過程中,通過看真題來找考點、重點,再回頭有針對性地看書! 關于階段性復習方法: 基本遵循“看真題找考點→翻教材找答案→總結凝練→背誦記憶”的模式展開!考研的過程里時間很緊張,在后期就已經沒有必要再漫無目的地讀專業(yè)教材了,所以最好先看真題,然后在熟悉考試風格與考點特征之后,回過頭來有針對性地在教材里提煉標準答案。這其實是一個很耗時的過程,但很必要。因為以往的考題都有可能在以后重復出現的,所以你只要提煉出了考點,就是必定可以拿分的。因此,整個專業(yè)課備考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先理解,后總結,再記憶”的過程! 關于選擇導師: 建議考生去院系網站瀏覽老師的主頁,尋找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的老師作為自己的導師。這里說明一下:老師發(fā)表的論文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鉆研,大概明確老師的研究方向即可。地質系這邊的老師并不詢問過多前沿方面的問題,主要還是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關于專業(yè)課考試范圍: 北大巖石學試卷中,變質巖部分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而大多數石油院校的學生在變質巖方面學得也不是很到位,所以這是個很大的漏洞需要彌補。目前,似乎只有北大、地大、中科院的巖石學考變質巖部分。南京大學的巖石學考試不考變質巖。我也看了各研招單位的試卷,變質巖部分考察最難的要算北大了。相比南京大學,北大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比南大相比多考了高等數學部分和變質巖部分,所以,北大的考察還是比較全面的。當然,南大的這個專業(yè)也不容易考,他們的專業(yè)課試題考察的很深入。 變質巖部分要記憶的東西很多,我覺得時間如果不夠,除了泥質系列要重點掌握外,其他系列的變質巖只記憶下名詞解釋就行了。我個人感覺:泥質系列最重要,其次是基性系列。區(qū)域變質巖最重要,其次是接觸變質巖,至于沖擊變質作用、汽成水熱變質作用什么的,我個人覺得一般了解下就行了,主要是警惕下名詞解釋,他們不可能出大題的。在記憶各個變質相的礦物組合、變質反應的時候,我感覺聯系變質帶記憶我覺得效果比較好! 關于復試: 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的復試內容主要是:1.薄片鑒定環(huán)節(jié)2.五到十分鐘的英文自我介紹3.回答老師的提問。 薄片鑒定環(huán)節(jié)是2009年的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復試中首次加入的環(huán)節(jié)!一般是給考生兩個薄片進行鏡下鑒定。2009年這次是給的一個巖漿巖薄片和一個變質巖薄片進行鏡下鑒定??忌詈迷趶驮嚽疤崆坝柧毾?,要學會辨別常見礦物,如云母、石英、方解石、角閃石、輝石、綠簾石、石榴石等礦物,并估算礦物含量,進行薄片的定名。此外,構造地質學專業(yè)的復試中有手標本巖石的定名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擺幾塊巖石或巖心放桌子上,要求學生辨認巖性。 而老師的提問熱點主要是本科畢業(yè)論文、本科實習經歷、本科所學課程。如果學生已經啟動了本科畢業(yè)論文的工作,老師會詢問學生本科畢業(yè)論文的準備情況,研究方法和進展。有的學校本科畢業(yè)論文啟動的比較晚,如果本科畢業(yè)論文還沒開始,老師會問你的實習情況。本科都有哪些實習?實習過程中考察的地層、巖石學特征等。老師甚至會很細致地問你巖層都看了哪個組,叫什么名稱,以便考察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實踐技能。有時候老師也會拿著你的課程表隨便提問,以考察你大學學得是否扎實。另外,最好在復試前將初始試題再重溫一遍,復試口試環(huán)節(jié)很可能還會問到初試的題目! 在復試口試環(huán)節(jié)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老師會從你的回答中尋找提問的話題,所以,你一定要只說自己知道的,有把握的,而不要說自己不太清楚的,否則被老師揪住不斷追問下去,就會顯得很被動。如果可能的話,你可以很狡猾的引導老師的提問,故意談及自己掌握的很好的幾個明顯的考點,引誘老師的追問,這樣就會處于主動地位! 此外,強烈建議復試前擬定打算報考的導師并與導師聯系,最好在復試前幾天與導師進行一次面談。導師也許會對你有些幫助和指導。當然,北大的各個院系風格不同,據我所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是嚴禁學生在復試前聯系導師的,而地空這邊可能因為招生人數較少,所以考前與導師的聯系還是比較受老師接受和歡迎的。 在著裝上,衣著簡單整潔就好,不必穿西裝,不必太過正式,復試過程中也不必緊張。我當初復試時老師們都很慈祥,和藹可親,現場氣氛很輕松,老師還都是很隨和的,所以大可不必緊張。 以上就是我關于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考研的一點經驗與感受,這里分享給大家,但愿能給大家一點幫助。希望大家能在備考的過程中全心沉寂,堅信天道酬勤,其實北大并不神秘,只要你有正確的方法并真的付出了,那么是否成功對你來說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夢想成真! 作者: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研究生
3,何老師是哪所大學的教授
北京外國語大學
何老師在1997年7月大學畢業(yè)留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教阿拉伯語??!
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教師,教阿拉伯語
何炅是北京外國語學校的教授,教阿拉伯語
北大
4,劉慶生的科研簡介
主要資助項目: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冀東及秦嶺地區(qū)下地殼性質過程的綜合研究,48900026,高山主持,1990-1992,參加。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東部典型地區(qū)大陸巖石圈磁性下界面形成機理研究,49174199, 1992-1994,主持。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中國東部與世界若干地區(qū)下地殼成分對比研究及下地殼大尺度化學不均一性,高山主持,1997-1999,參加。4、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研究基金:蘇北東海地區(qū)榴輝巖的巖石物理結構及地球動力學意義,1998-2000,主持。5、中國地質大學自然科學基金:深部地球物理中某些問題研究,2004-2006,主持。6、973 項目:大陸板塊會聚邊界的地幔動力學與現代地殼作用,2003CB7165,首席科學家:許志琴院士,第6課題:大陸板塊會聚邊界深部物質物理狀態(tài)的高溫高壓實驗研究,編號:2003CB716506,金振民院士負責;自設子課題:大陸板塊會聚邊界深部巖石磁性結構研究,2003-2008,主持。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計劃項目“華北克拉通破壞”項目:不同時空背景地幔屬性與克拉通破壞過程,鄭建平負責,90714002,自設子課題名稱:殼-幔邊界巖石磁性研究,2008-2010,主持。代表性論文:(英文題目論文略)7. 曾慶里、劉慶生*、邱寧,中國大陸科學鉆探主孔高鐵鈦榴輝巖的磁性巖石學研究,地球科學,34(6):993-999,2009.12. 楊濤,劉慶生*,吳耀,金振民,潘和平,牛一雄,中國大陸科學鉆探(CCSD)主孔100~2000m區(qū)間磁化率的變異特征及其地質意義,巖石學報, 22(7):2089-2094,2006.16. 吳啟反,路鳳香,劉慶生 等,蘇魯地區(qū)地殼深部太古代殘留巖片:來自航磁資料的證據,科學通報,48(4):395-399,2003.24. 劉慶生, 高山, 徐啟東,河南登封至魯山地區(qū)大陸地殼剖面磁性結構研究.中國科學(B), 10:1091-1098, 1993.25. 劉慶生*, 高山,候渭,張月明,徐惠剛,郭捷,河南登封-魯山地區(qū)地殼出露剖面巖石高壓條件下地震波速的實驗研究,地球科學, 19(1):109-112,199427. 劉慶生*,路鳳香,吉林輝南大龍灣超鎂鐵質包體的磁性巖石而研究,科學通報,15:1165-1168,1991.第二個研究方向:油氣藏上方烴運移激發(fā)的地球化學過程的磁響應通過代表性油氣藏三維空間內各類典型巖石(生、儲、蓋層及基底巖石)的烴組分與系統(tǒng)巖石磁性特征分析研究,提出了烴運移激發(fā)的特征磁性礦物結構特征,代表性成果發(fā)表于“地球物理學報(1996),中國科學(英文版1998),科學通報(2篇,中文1997,英文1998,1999),AAPG Bulletin (2004),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6) 及Trends in Geochemistry (2002), Nova Publisher (2008), SEG (2010) 三篇邀請論文等”,專著“微磁方法尋找油氣藏的基本原理與應用,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8”。AAPG Bulletin論文的成果此前應邀在AAPG2000年會上報告,三個審稿專家給予論文很高評價,“認為論文提出的思想與方法技術為研究烴運移相關的成巖作用磁鐵礦打開了一扇門;論文就關于油氣藏中烴運移激發(fā)的地球化學過程這一復雜問題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印度學者Ramdoss Venkatachalapath 等在“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發(fā)表的論文一次性引用我們5篇論文(即下面論文清單中的3,4,6,7,8)。主要資助項目: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微重微磁方法尋找油氣田技術基礎研究,49374216, 1994-1996, 與王寶仁教授共同主持。2、油氣藏地質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儲層巖石物理學研究,1996-1998,主持。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煙筒效應”形成機理研究,49874026, 1999-2001,主持。4、教育部高等學校實驗室(油氣藏地質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基金項目:復雜油氣藏的形成與勘查方法基礎與應用基礎理論研究,2000年1月-2000年12月,主持。5、油氣藏地質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復雜油氣藏上方地球化學過程的磁響應,2004-2006,主持。其它少量攻關項目與生產項目。6. 劉慶生*,劉樹根,塔北雅克拉油田儲層巖石的磁性與礦物學特征及其意義. 科學通報,24:2639-2642,1997.8. 劉慶生*,程同錦,劉樹根,綜合磁學,地球化學與礦物學原理評價煙同效應的機理. 科學通報, 15:1569-1574,1997.9. 劉慶生 著,微磁方法尋找油氣藏的基本原理與應用,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996.10. 劉慶生,徐文凱,丁少飛,王錫福,某些油氣田地表土壤的磁性與烴運移相互關系研究,地球物理學報, 39(6): 804-812, 1996.11. 劉慶生,徐忠祥,候衛(wèi)國,塔北雅克拉地區(qū)油氣藏上方煙同效應的磁學與礦物證據,地球科學,21(1):93-98, 1996.12. 劉慶生,彭信海,西藏羌塘盆地地表土壤的磁性,地球化學及礦物學特征與烴運移相互關系研究,地球科學,21(2):221-226, 1996.第三個研究方向:城市化過程的環(huán)境磁效應由于城市工業(yè)、交通及人類生活造成的污染環(huán)境(主要由重金屬代表)導致河湖沉積物、近地表土壤與道路塵埃三類載體的磁性變異,因此研究污染物質的磁性特征及其機制對于提出污染環(huán)境的快速評價方法技術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與實際意義。我們依據武漢市東湖地區(qū)湖沉積物、周邊道路塵埃與近地表土壤的磁性變異特征與污染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提出近50年來東湖及周邊地區(qū)工業(yè)化過程的動態(tài)環(huán)境磁效應及機制,代表性成果發(fā)表于“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7),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07, 2009),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9),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0)”及劉慶生教授指導的兩篇博士研究生論文(其中楊濤獲得2008年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yōu)秀博士畢業(yè)生)。鑒于我們在該領域的學術影響力,我們曾應邀為國際專業(yè)刊物“Geoderma”,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評審論文,這個方向的成果已經開始被國際同行引用。主要資助項目: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武漢市東湖地區(qū)城市化過程與環(huán)境磁效應研究,40474025,2005-2007,主持。
5,李宗道之死
沒有記載具體的死因。
李宗道 (1913年- ),湖南農業(yè)大學教授,南京金陵大學畢業(yè)。曾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農業(yè)技正、國立南京臨時大學教授。1951年調任湖南農學院教授、苧麻研究所所長。60年代創(chuàng)建中國也是全球唯一的麻作專業(yè)。著有《麻作的理論與技術》等,有「當代麻神」之稱。
6,北京大學地質學類都有哪些專業(yè)
北大地質學專業(yè)介紹及方法指導1.專業(yè)情況介紹 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 礦物巖石礦床學研究所是在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博士點和碩士點基礎上組建而成。包括12個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學科方向:巖漿巖巖石學、沉積巖巖石學、變質巖巖石學、結構礦物學、成因礦物學、寶石礦物學、礦物巖石材料學、巖礦信息學、礦床學、礦產經濟學、油氣地質學、災害地質學等?,F有碩士研究生38名、博士研究生9名。多年來,在董申保院士和葉大年院士的領導下,經過不懈努力,不僅在教學上成績斐然,在科研上碩果累累,在應用開發(fā)研究中也獨具特色。研究所有關老師編寫的10余套教材和研究專著多數獲得省部級獎勵。高壓變質作用、華北麻粒巖、北方花崗巖、碳酸鹽巖中的油氣藏成因、儲層非均質性、催化生油、風化作用與邊坡穩(wěn)定關系、咔賓碳-石墨材料、礦物功能材料研究、環(huán)境礦物學與環(huán)境礦物材料學、鈣鈦礦系列研究、應用結晶學、粘土礦物、造山帶成礦作用理論、礦產資源經濟學理論等科研項目和方向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寶玉石的檢測與研究、沙漠筑路等應用開發(fā)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在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向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本所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博士生導師6名,副教授13名。在職教員共21名。所長:魏春景 副所長: 賴 勇 秦 善成員: 陳斌 陳衍景 傳秀云 董申保 關平 劉楚雄 魯安懷 馬瑞志 田偉 王長秋 吳朝東 葉大年 張立飛 張秀蓮構造地質學專業(yè)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是國家理科培養(yǎng)基地,現在擁有構造地質學、災害與環(huán)境地質學、資源工程地質學、巖石物理學、信息地質學等學科方向,其中構造地質學是全國重點學科。這里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完善的教學環(huán)境、先進的實驗設備、豐碩的科研成果、自由的學術氛圍,是人才成長的理想場所。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現已經形成以國內外著名學者為學術帶頭人、以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教學科研隊伍,目前有教授(包括博士生導師)11人,副教授4人。近5年,在SCIENCE、GEOLOGY、JGR和JSG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fā)表SCI收錄論文,在國內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和出版學術專著共278篇(部),獲得省部級獎勵14項。承辦了多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與10多所世界著名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美因茨大學、慕尼黑大學、早稻田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和莫斯科大學等開展合作研究,人員互訪,主持和參與IGCP國際合作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1項、國家863課題1項和國家973課題5項。 為保證高層次人才的培養(yǎng)和支持莘莘學子們對學業(yè)的追求,特別設有“地質獎學金”和“丁東獎學金”,各方面表現優(yōu)異者還可獲得學校多種類型獎學金的資助,強度從1000-5000元不等,最高可達10000元,獲獎比例一般在30%以上;對于希望進一步深造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可以采用免試推薦、連讀、提前攻讀等形式直接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人數一般為應屆畢業(yè)生人數的50%以上。 所 長: 張進江 副所長: 侯貴廷 張志誠成員: 郭召杰 韓寶福 何濤 侯建軍 季建青 李江海 梁海華 馬宗晉 潘懋 吳泰然 徐備 尹安 鄭文濤北京大學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http://iog.pku.edu.cn/姓名 職稱 專業(yè)賈承造 教授 石油地質學 構造地質學潘 懋 教授 石油地質學 儲層地質學 測井資料處理與解釋 信息地質學 數字油田劉 波 研究員 盆地-構造沉積演化 儲層沉積學 層序地層學 碳酸鹽巖成巖演化吳朝東 教授 層序地層學 地震沉積學陸相盆地沉積體系數值模擬 黏土礦物與沉積地層年代學李江海 教授 石油地質學 盆地構造演化郭召杰 教授 石油地質學 造山帶與盆地構造關 平 教授 沉積學及地球化學 成藏動力學與油氣運移 盆地分析及油氣資源綜合評價胡天躍 教授 儲層地球物理學 巖石物理學 測井技術張東曉 教授 石油及能源開采研究 水資源研究 二氧化碳處理相關研究侯貴廷 教授 油田構造的數值模擬 盆地構造分析構造應力場 低滲透油藏的裂縫定量預測 井間插值部署加密井技術師永民 研究員 油氣田開發(fā)地質 火山巖油氣藏描述 儲量計算及井位部署測井地質 地震解釋 巖石力學及構造應立場恢復模擬何 川 研究員 三維地震建模/偏移及油藏數值模擬 石油工程領域新型測試、測量、監(jiān)測、診斷王一博 副研究員 地震勘探采集設計 信號噪音去除 (隨機噪音、面波及多次波等相關噪聲) 多分辨率處理方法 波形反演 逆時偏移2.考試科目四門:英語、政治、高等數學與地質學基礎、巖石學 高等數學與地質學基礎:二合一的試卷。北大自命題。高等數學占75分,地質學基礎占75分。巖石學:三合一的試卷。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都涉及。兩種題型:名詞解釋與問答題。關于專業(yè)課考試范圍: 北大巖石學試卷中,變質巖部分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而大多數石油院校的學生在變質巖方面學得也不是很到位,所以這是個很大的漏洞需要彌補。目前,似乎只有北大、地大、中科院的巖石學考變質巖部分。南京大學的巖石學考試不考變質巖。我也看了各研招單位的試卷,變質巖部分考察最難的要算北大了。相比南京大學,北大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比南大相比多考了高等數學部分和變質巖部分,所以,北大的考察還是比較全面的。當然,南大的這個專業(yè)也不容易考,他們的專業(yè)課試題考察的很深入。 變質巖部分要記憶的東西很多,我覺得時間如果不夠,除了泥質系列要重點掌握外,其他系列的變質巖只記憶下名詞解釋就行了吧。我個人感覺:泥質系列最重要,其次是基性系列。區(qū)域變質巖最重要,其次是接觸變質巖,至于沖擊變質作用、汽成水熱變質作用什么的,我個人覺得一般了解下就行了,主要是警惕下名詞解釋,他們不可能出大題的。在記憶各個變質相的礦物組合、變質反應的時候,我感覺聯系變質帶記憶我覺得效果比較好!注意: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考 巖石學 科目,構造地質學專業(yè)、古生物與地層學專業(yè)也可以選考 巖石學 科目。3.參考書目介紹重點用書:《巖石學》路鳳香、桑隆康,地質出版社2002(中國地質大學編寫,目前也基本是各個重點大學地質系的學生教材。)重點參考書,我認為這些書也是應該備齊的:《巖石學》 樂昌碩 地質出版社 1984年1月(武漢地院編寫的)《巖石學簡明教程》衛(wèi)管一等編,地質出版社,2005(成都地院編寫的)《巖漿巖石學》邱家驤 地質出版社 (中國地質大學編寫的)《火成巖石學》孫鼐、彭亞鳴 地質出版社(南京大學編寫的)《變質巖石學》 王仁民等 地質出版社(北京大學編寫的)《變質巖石學》 賀同新 地質出版社(長春地院編寫的)《沉積巖石學》石油工業(yè)出版社(中國石油大學編寫的,一般也是石油院校的教材。)《地球化學》 韓吟文、馬振東,地質出版社,2003(在闡述不同構造環(huán)境的巖漿作用產出的巖石的地化特征時應自學一下涉及到的相關內容。)參考書不用全看,主要是帶著問題去看!邊看邊總結抄錄關鍵點。關于這些書,可以在書店買或網上郵購買。比較老的書可以從圖書館借了自己把整本書復印了下來看。西南地區(qū)的考生可以去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圖書館借閱。北京地區(qū)的學生可以去學院路的 地質出版社 與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石油科技書店 購買。推薦參考文獻:極端條件下的變質作用——變質地質學研究的前沿,張立飛,2007可在中國知網CNKI下載。4.深造或就業(yè)情況介紹北大本科生考研的極少,基本想保研都可以保研。碩士畢業(yè)生中:直博或去其他科研院所讀博;出國留學;就業(yè)。就業(yè)的單位:石油方向的畢業(yè)生可以研究院、外企、油田,國企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外企主要是殼牌、斯倫貝謝等等。博士畢業(yè)生:高校任教、研究院、油田等。專業(yè)課復習指導1.復習資料使用說明:考試書目、真題通過看真題來找考點、重點,再回頭有針對性地看書!有條件的話可以找在北大的同學搜集下他們的課件。如果有時間,至少要精讀一遍考試書目。因為盡管每年的考試試題重復率很高,但基本上保持在150分的卷子里有100分左右是過去曾經考過的,但每年都會有50分左右的試題是新出的。所以,研究往年真題的目的在于保住已有的100分,而精讀的目的就在于爭取未知的50分!參考書不用全看,主要是帶著問題去看!邊看邊總結抄錄關鍵點。2.階段性復習方法指導:看真題→找考點→翻教材找答案→總結凝練→背誦記憶!先理解,后總結,再記憶!前期以理解總結為主,后期以強化記憶為主。不知道考點而盲目看書會導致低效率,無用功!3.導師介紹研究生院網站http://grs.pku.edu.cn/ 關注其考試專業(yè)目錄。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網站 http://sess.pku.edu.cn/ 瀏覽老師的主頁,尋找老師的聯系方式。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網站 http://iog.pku.edu.cn 石油地質學方向的學生重點關注。老師發(fā)表的論文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鉆研,大概明確老師的研究方向即可??梢越o打算報考的導師發(fā)郵件交流。礦物代號:普通角閃石Hb 綠泥石Ch 透輝石Di 鈉長石Ab鐵橄欖石Fo 柯石英Coe 藍晶石Ky 黝簾石Zo 正長石Or文石Ar 夕線石Sil 斜黝簾石Czo 陽起石Act 輝石Px硬綠泥石Cld 十字石St 鐵鋁榴石Alm 鈣鋁榴石Gro 白云石Dol方解石Cal 多硅白云母Phn 黑云母Bi 白云母Ms 堇青石Crd 紅柱石And 硅灰石Wo 滑石Tc 透閃石Tr 角閃石Am Al2SiO5 Als 綠簾石Ep 鈣長石An 橄欖石Ol 蛇紋石Ser 絹云母Se 石榴石Gt
7,北京 614 講座 教授簡介
哥們好不容易坐回沙發(fā),竟被接二連三的鄙視,深受刺激
喂,你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罰你去聽專家講座,好好記筆記,回來再轉告大家。[]
陣容不錯,遺憾自己估計要錯過。。。。頂一個
http://www.071566.com/forum/view ... &extra=page%3D1
8,衛(wèi)方正 聽過他一次講座很受益請問他的簡介
衛(wèi)方正,山西洪洞人,生于1976年,著名青年學者,山西文瀛書院院長,山西國學大講堂教授,山西儒學研究會理事,華夏成功心理培訓學校高級講師,山西古典文學研究會會員,山西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霍山文化研究會理事,張瑞璣研究會秘書長,中鎮(zhèn)詩社社員,誰園詩社副社長。
自1998年從業(yè)以來,一直在新聞界工作。曾先后在山西青年報、山西婦女報、健康周刊、現代消費導報、企業(yè)家周刊、《先鋒隊》雜志等單位擔任記者、編輯、記者部主任、主編、副總編等職務,作品多次獲省級、國家級各類新聞獎。
多年來一直堅持研究和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曾在多家大學、中學、小學、企業(yè)團體、社區(qū)講授國學。并曾逐字逐句講解《老子》、《論語》、《孟子》、《大學》等經典,受到聽眾熱烈歡迎。
衛(wèi)老師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weifang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