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村酒中戰(zhàn)斗機(jī)----「透瓶香」和「青花甕酒」這兩種酒武松都喝過,都是村酒中最好的酒,老百姓能喝到的最好的酒?!杆疂G傳」中好漢們喝的酒品種,檔次其實各不相同,書中能叫出名字的酒至少有七八種。大家好,很高興回答“家鄉(xiāng)酒都有哪些品牌,品酒能品出什么境界?”這個問題。
梁山中真正算得上好漢的都有誰?
俗話說得好,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水滸傳乍一看各種好漢懲奸除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快活的背后,哪一個又沒有小人的陷害呢,如所說誰是真的好漢的話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魯達(dá)為金老漢所做的事算得上好漢了但是最后去出家最后圓寂潮信,武松拳打猛虎血洗無數(shù)奸佞算得上好漢了,最后斷臂病死。東京八十萬進(jìn)軍教頭身懷武藝卻三次吧自己害的家破人亡的兇手從面前放走,誰是好漢,誰都是,誰不是好漢,誰都不是。
家鄉(xiāng)酒都有哪些品牌,品酒能品出什么境界?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家鄉(xiāng)酒都有哪些品牌,品酒能品出什么境界?”這個問題。我是山西人,一說到山西酒的品牌,有一句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山西杏花村汾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藝精湛,源遠(yuǎn)流長,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后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zhì)大獎?wù)隆?/p>
關(guān)于“品酒能品出什么境界?”我的回答如下:1、喝酒是一種心情,品酒是一種境界,品酒的時候要觀色,搖杯,聞香,品味、最后是總結(jié)。2、一瓶好酒猶如一件藝術(shù)品,賞之不盡,常有詩意,是喝不出品味和境界的,只有品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優(yōu)雅。3、拿到一瓶好酒,先是觀【觀酒的年份,釀酒的工藝,生產(chǎn)產(chǎn)地,存儲時間,酒的顏色】,再是聞【聞香識酒,用香味判斷好壞的的標(biāo)準(zhǔn)是,糧食香,窖香帶來的愉悅感和留香的時間長短】最后才是慢慢喝品出它的口感和醇香。
《水滸傳》里酒量最大的是李逵,武松還是魯智深?
《水滸傳》里面,英雄需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講義氣,二是能砍人,三是能喝酒!“義”字是梁山立足之本,一百單八將能聚在一起,靠的就是一個“義”字,講義氣,重情義,為了兄弟義氣,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義”字是吸引天下英雄的一個招牌!“能砍人”是英雄立身之本,在梁山水泊,沒點砍人的本事恐怕難以立足,手里面不搞出點人命官司都感覺對不起社會。
豹子頭林沖曾火并王倫;武松曾血檢鴛鴦樓,手刃數(shù)十條人命;黑旋風(fēng)李逵更是殺人魔王,見人殺人,見神殺神,甚至連孩子都不放過;就連滿口仁義道德的及時雨宋公明哥哥,也曾怒殺閻婆惜!“能喝酒”是英雄必要條件。梁山英雄大多不近女色,他們深信,習(xí)武之人近女色易損傷精力,但他們都是熱血青年,滿滿的精力用來干嘛呢?梁山既沒有網(wǎng)吧,又沒有wifi,除了殺人放火就只有喝酒吃肉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正是英雄所為!《水滸傳》里面經(jīng)常有這樣的場景,尋到一家小酒館,落座之后,第一句話肯定是,“小二,拿酒來,要上等女兒紅,再切二斤熟牛肉!”每次看到這兒,都感覺好想吃牛肉!梁山好漢都能喝酒,魯智深好酒,李逵好酒,武松更好酒!三人誰更能喝酒呢?還真不好正面比較,只能側(cè)面對比一下!武松景陽岡打死猛虎的時候喝了十八碗酒,當(dāng)時店小二勸武松不要再喝了,武松這才止住,其實酒量還沒到位,后來醉打蔣門神,一路上喝了四十碗,愣是越喝越精神,絲毫沒影響干翻蔣門神,武松的酒量是超過四十碗的!魯智深來到五臺山當(dāng)和尚后,照樣吃肉喝酒,沒把清規(guī)戒律當(dāng)回事,最多的一次,一口氣喝了一壇子酒,醉的不省人事,后來被別的和尚綁起來了!一壇子酒換算成碗大概不會超過四十碗。
為什么《水滸傳》中喝酒都稱自己是灑家呢,灑家有什么含義?
《水滸》中一些好漢象魯智深,楊志與別人說話時自稱:灑家。灑家是什么意思呢?各種回答見仁見智。有的說是關(guān)西俗語:咱,俺,喒等,有的解釋為社會上玩世不恭,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黑老大的自稱,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老子!且不論這類解釋是否準(zhǔn)確,我們不訪耐心讀一下原著。第三回: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史進(jìn)向茶博打聽王進(jìn),道猶未了,只見一個大漢踏步竟上來…是個軍官模樣。
史進(jìn)忙起身施禮,兩人坐下,史進(jìn)道:小人大膽,敢問官人高姓大名?那人道:灑人是經(jīng)略府提轄,姓魯,諱個達(dá)字…這段話說明,一,魯達(dá)是個提轄,下級軍官。級別不高。二,與朋友初次見面,就狂妄地稱自己為老子嗎?決不是。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林沖與魯初次見面:兩個就槐樹下相見了,一同坐地。林教頭便問道:師兄何處人士?法諱喚作什么?智深道:灑家是關(guān)西魯達(dá)的便是。
…試問:初次與八十萬禁軍教頭見面,就自以為是的自稱老子嗎?第五十九回:賀太守設(shè)計拿下魯智深。太守喝罵:幾曾見出家人自稱灑家?…可見這灑家兩字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誰可以稱灑家呢?再說另一個人,青面獸楊志。第十二回: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王倫說道:這個是俺的兄弟林沖,青面漢,你卻是誰?那漢道: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后,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
《水滸傳》里好漢們經(jīng)常吃酒,如今的52度白酒,他們能喝幾碗?
「水滸傳」中好漢們喝的酒品種,檔次其實各不相同,書中能叫出名字的酒至少有七八種。所以要準(zhǔn)確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給這些酒分分類,搞清楚好漢們究竟喝的是什么酒。(一)老百姓的家常酒----「茅柴白酒」這是一種統(tǒng)稱,泛指各類普通劣質(zhì)酒。一般人家或村酒店賣的酒,也是好漢們最常喝的酒。古代的酒都是「釀造酒」,度數(shù)可能十幾度甚至更低,比不得現(xiàn)在的「蒸餾酒」。
而「茅柴白酒」度數(shù)自然也很低,好漢們喝個五六碗七八碗甚至十幾碗都是有可能的。書中出現(xiàn)的村酒,白酒都是如此,和如今的米酒類似。(二)村酒中戰(zhàn)斗機(jī)----「透瓶香」和「青花甕酒」這兩種酒武松都喝過,都是村酒中最好的酒,老百姓能喝到的最好的酒。這些酒的釀造周期更長,儲存時間也比較長,所以度數(shù)比普通酒要高。「透瓶香」又叫「出門倒」,是武松打虎前喝的酒。
酒店老板說「這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三碗不過崗」倒也不是吹牛。如果普通酒幾度到十幾度,那這兩種酒我覺得應(yīng)該在二十至三十度之間。武松喝了十八碗,一碗三兩,就是六斤。那么喝現(xiàn)在的高度酒大概在三斤左右,有點夸張,但邏輯上還是說得過去的?!盖嗷óY酒」出現(xiàn)在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錦毛虎義釋宋江」。
總之這兩種酒武松喝了都醉了,一次打虎,一次打人。(三)五星級酒店高端酒----「藍(lán)橋風(fēng)月」和「玉壺春」看這兩種酒出現(xiàn)的地方,前者在「潯陽樓」,后者在「琵琶亭」。前者蘇東坡到過,后者白居易到過。當(dāng)然宋江兩個地方都到過,兩種酒都喝過。故事發(fā)生在第三十九回「潯陽樓宋江吟反詩,梁山泊戴宗傳假信」。特別是「藍(lán)橋風(fēng)月」,堪稱水滸酒勁最大的酒。
宋江喝了一尊就醉了,就開始胡說八道了,最終惹出大亂子。也就是一尊藍(lán)橋風(fēng)月,最終將宋江送上了梁山。(四)大宋朝的「國酒茅臺」----御酒皇帝喝的酒,也是梁山詔安時,朝廷必備的東西。雖是皇帝喝的好酒,但酒勁似乎不大。第七十五回「活閻羅倒船偷御酒,黑旋風(fēng)扯詔罵欽差」,阮小七一人一次性喝了四瓶,感覺還不錯。當(dāng)然好酒不一定度數(shù)高,不然皇帝一喝就上頭,怎么批奏章,怎么在三宮六院里玩耍?總之,好漢們喝著酒,唱著歌,一起走向梁山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