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沒有問寫作時間,問的是寫作背景。這個答案在《飲酒》詩的小序是中,全文如下: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當然,并不排除這二十首詩都是在隱居之后所作,一個秋天寫了20首飲酒詩,也未為不可。謝謝邀請:我喜歡的秋天的詩句很多,我最喜歡的是毛主席作品《沁園春·長沙》。
你最喜歡的秋天的唯美詩句是什么?
謝謝邀請:我喜歡的秋天的詩句很多,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毛主席作品《沁園春·長沙》。毛澤東于1925年晚秋,32歲時,離開故鄉(xiāng)韶山,去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途經(jīng)長沙,重游橘子洲,感慨萬千,這首詞大概是離長沙時所作。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陶淵明的詩《飲酒》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飲酒》共20首,作于不同時期。題主沒有問寫作時間,問的是寫作背景。這個答案在《飲酒》詩的小序是中,全文如下: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從這段話來看,不難得出結論。閑居,夜已長,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
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秋季獨居,酒后所作。關鍵這個“閑居”二字,可以指隱居之后的生活,也可以指做幕僚不被重用時的生活,所以無法斷定是不是所有的詩都在隱居之后所作。當然,并不排除這二十首詩都是在隱居之后所作,一個秋天寫了20首飲酒詩,也未為不可。因為陶淵明在序中明確說了“辭無詮次”,也就是說不記得順序了。那么大體上的順序還是可以看出來的。
其一有“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其二有“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其五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其七有“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其八有“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其九有“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其十三有“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其十四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其十九有“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里”,這幾首都有怡然寧靜之氣,所以必然是已經(jīng)安然隱居時的作品。
其三有“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其四有“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其六有“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其十有“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其十一有“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其十二有“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其十五有“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其十六有“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其十七有“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其十八有“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區(qū)區(qū)諸老翁,為事誠殷勤”這幾首偶有不平之氣,甚至還有金鐵之聲,應是決定歸隱之時或者剛剛回家歸隱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