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李白能一天喝300杯,關鍵詞

(二)村酒中戰(zhàn)斗機----「透瓶香」和「青花甕酒」這兩種酒武松都喝過,都是村酒中最好的酒,老百姓能喝到的最好的酒。了解一下古代白酒的普遍度數(shù),就會明白喝幾壇子酒根本不是事兒。一般人家或村酒店賣的酒,也是好漢們最常喝的酒。古代的酒都是「釀造酒」,度數(shù)可能十幾度甚至更低,比不得現(xiàn)在的「蒸餾酒」。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喝多少才能醉?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對于酒的生產(chǎn)記載了八例制曲法,四十余例釀酒法,所收錄的實際上是漢代以來的釀酒法。用曲釀酒師我國古代的特色,在古代,曲被用來看作發(fā)酵的引物,釀酒的關鍵步驟之一就是先將酒曲制作成這種引物。古代用曲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先將酒曲泡在水中,當曲中的酶制劑溶解出來并活化后過濾酒曲,再投入米飯開始發(fā)酵,這種方法被稱作浸曲法;另一種是將酒曲,搗碎成細粉后直接與米飯混合。

第一種方法使用時間比較早,漢代至北魏時期是最常用的用曲方法,大概是從谷芽浸泡糖化發(fā)酵轉化而來。古代浸曲之水根據(jù)不同的時節(jié)分別處理,冬季釀酒取水可以直接浸曲;春天要將水煮沸,冷卻后浸曲。根據(jù)時節(jié),水溫,確定浸曲時間,以保證浸曲效果。由于古代大多會選擇這種曲釀法,所以釀造出來的酒度數(shù)比較低,一般也就是9~10度左右的樣子,所以千杯不醉還是有可能的。

中國的白酒什么時候到五十度的,古代不都是幾度嗎?

首先,中國古代沒有酒精刻度的概念,判斷酒精度的主要方法是搖晃酒液看酒花,分為大清花、小清花、云酒花、二酒花、油酒花。古時白酒的酒精刻度究竟有多高,只能通過現(xiàn)代技術檢測的酒花大小與酒精度對應關系來推斷。大清花大如黃豆,消失極快,酒精含量為60~75°;小清花大如綠豆,消失稍慢,酒精度在50~60°;云酒花大如大米粒,重疊二至三層,散失時間為20″左右,酒精度在40~50°之間;二花是大如大米和小米大小不等重疊,形狀似云花,酒花散失時間更長,酒精度在15~40°;油花則大小如破碎的小米粒,酒液表面布滿油珠,是高級脂肪酸,酒精度在5°。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何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古人動不動喝幾壇酒還不醉,這樣的情況多見于史書記載和文學作品,說明可信度還是比較高得。實際上,這點不值得奇怪,且不說元代之前,酒的酒精含量普遍較低,就在今天,好酒量的人也不算稀奇。比如之前我喝酒的時候,多的時候喝過大概有七八斤啤酒加半斤二鍋頭,當然中間少不了幾次廁所。而我見過能喝的反而是一個女孩,可以說天賦異稟,有次喝酒喝了那種青啤十多瓶,這個量算不了什么,奇的是人家喝的氣定神閑,廁所都不用上,只能說個人代謝功能異于常人。

而能喝的人有次在一個節(jié)目上介紹一個酒神,是魯豫主持的一個節(jié)目,那人可以一頓喝七斤白酒,這可是貨真價實的白酒,平均度數(shù)怎么也要四十度以上,古人喝酒小壇子也就兩三斤的量,加起來也可以算是幾壇子了。像名人里面,能喝酒的也屢見不鮮,比如最喜歡寫酒的古龍大俠,他的作品里幾乎每個大俠都愛酒,更有諸多酒量驚人的奇人異士。

古龍大俠自身那個酒量也是駭人聽聞,當年古龍大俠多數(shù)作品都拍成電影,他自己也是個編劇,他的酒量武行的壯漢見了都怕,據(jù)洪金寶回憶說古龍喝威士忌都是一杯一杯的灌,就算他們有功夫在身也不是古龍的對手。也許正因為古龍喝酒太甚,所以英年早逝,讓人可惜。再一個能喝酒的比如俄羅斯人,他們的酒量是普遍較高,高度難喝的伏特加,他們可以面不改色的喝下一大瓶,而且是空口喝,什么下酒菜什么的是不需要的。

說了現(xiàn)代喝酒的眾生相,其實是想說明一個道理,就算在今天這個人的體質(zhì),加上現(xiàn)在普遍較高的白酒度數(shù),一次喝個幾壇子酒都不算回事,何況是在一貫喜歡夸張的歷史記載和文學作品里呢,這事不值得稱奇。在元明清時代已經(jīng)有了蒸餾酒,但是民間普遍流行的還是一般家庭式作坊釀造的釀造酒,比如大名鼎鼎的二鍋頭成形于清中期,已經(jīng)接近于近現(xiàn)代了。

了解一下古代白酒的普遍度數(shù),就會明白喝幾壇子酒根本不是事兒。我們古人善于發(fā)展技術,不注重理論研究,所以沒有確切記錄酒精含量的記載,對于酒的描述多是老陳醇香等不牽涉量化的詞,根據(jù)古人釀酒方式的記載和相關遺址的挖掘,可以推演出古代人相當一部分釀酒跟今天家庭釀米酒的基本方式和理論是完全一致的。我們今天釀酒度數(shù)最低的可以算是酒釀了,算是一種米水混合物,超市里冷藏區(qū)經(jīng)常有賣,有些小孩子也喜歡買來吃,過濾掉大米,可以算是一種酒了。

有些地方再深度發(fā)酵過濾一下,可以做成度數(shù)更高的酒,我某次在一個人家吃過一次家庭釀的米酒,已經(jīng)進行了深度過濾,清亮剔透,甘甜中隱隱有絲絲辣口,論度數(shù)比不上黃酒,甚是甘醇,我懷疑《水滸傳》里武松景陽岡喝的透瓶香就與此類似。度數(shù)再高一些的就是花雕女兒紅這樣黃酒了,按照今天觀點來看,一般十四度左右。再高一點的就是類似清酒這樣的酒了,今天的度量來看也不會超過二十度。

這幾種酒涵蓋了大部分都古代釀酒,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低度,酒的酒精度數(shù)一旦下降,其猛烈程度也會成倍下降。就好像今天有人可以喝十多瓶啤酒若無其事,但是二兩高度白酒就會歇菜。史書里記載的事情,肯定是要有代表性的,喝酒的人多了去了,不可能喝次酒就給記錄下來,只有那些天賦異稟有海量的人,才有記載他喝酒的必要。至于文學作品里,一個人如果嗜酒如命又一喝就醉,這樣的人設簡直就是個廢物啊,根本沒必要浪費筆墨。

《水滸傳》里好漢們經(jīng)常吃酒,如今的52度白酒,他們能喝幾碗?

「水滸傳」中好漢們喝的酒品種,檔次其實各不相同,書中能叫出名字的酒至少有七八種。所以要準確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給這些酒分分類,搞清楚好漢們究竟喝的是什么酒。(一)老百姓的家常酒----「茅柴白酒」這是一種統(tǒng)稱,泛指各類普通劣質(zhì)酒。一般人家或村酒店賣的酒,也是好漢們最常喝的酒。古代的酒都是「釀造酒」,度數(shù)可能十幾度甚至更低,比不得現(xiàn)在的「蒸餾酒」。

而「茅柴白酒」度數(shù)自然也很低,好漢們喝個五六碗七八碗甚至十幾碗都是有可能的。書中出現(xiàn)的村酒,白酒都是如此,和如今的米酒類似。(二)村酒中戰(zhàn)斗機----「透瓶香」和「青花甕酒」這兩種酒武松都喝過,都是村酒中最好的酒,老百姓能喝到的最好的酒。這些酒的釀造周期更長,儲存時間也比較長,所以度數(shù)比普通酒要高?!竿钙肯恪褂纸小赋鲩T倒」,是武松打虎前喝的酒。

酒店老板說「這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三碗不過崗」倒也不是吹牛。如果普通酒幾度到十幾度,那這兩種酒我覺得應該在二十至三十度之間。武松喝了十八碗,一碗三兩,就是六斤。那么喝現(xiàn)在的高度酒大概在三斤左右,有點夸張,但邏輯上還是說得過去的?!盖嗷óY酒」出現(xiàn)在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錦毛虎義釋宋江」。

總之這兩種酒武松喝了都醉了,一次打虎,一次打人。(三)五星級酒店高端酒----「藍橋風月」和「玉壺春」看這兩種酒出現(xiàn)的地方,前者在「潯陽樓」,后者在「琵琶亭」。前者蘇東坡到過,后者白居易到過。當然宋江兩個地方都到過,兩種酒都喝過。故事發(fā)生在第三十九回「潯陽樓宋江吟反詩,梁山泊戴宗傳假信」。特別是「藍橋風月」,堪稱水滸酒勁最大的酒。

宋江喝了一尊就醉了,就開始胡說八道了,最終惹出大亂子。也就是一尊藍橋風月,最終將宋江送上了梁山。(四)大宋朝的「國酒茅臺」----御酒皇帝喝的酒,也是梁山詔安時,朝廷必備的東西。雖是皇帝喝的好酒,但酒勁似乎不大。第七十五回「活閻羅倒船偷御酒,黑旋風扯詔罵欽差」,阮小七一人一次性喝了四瓶,感覺還不錯。當然好酒不一定度數(shù)高,不然皇帝一喝就上頭,怎么批奏章,怎么在三宮六院里玩耍?總之,好漢們喝著酒,唱著歌,一起走向梁山泊。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