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dú)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此為蘇軾在定慧院居住時的作品,背后有一段凄美的故事。當(dāng)?shù)赜袀€富家千金,姿色出眾,十六歲尚未出嫁,父母多次為她相親,她卻寧死不嫁。得知蘇軾到來,她每天晚上悄悄來到蘇軾的住所,聽蘇軾吟誦詩詞:“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墻而去。”
此時的蘇軾已經(jīng)年過四十,雖然明白該女子對自己有愛慕之意,卻不想耽誤人家,畢竟年紀(jì)差距太大。出于好心,蘇軾親自給她介紹一位姓王的男子,為兩人做媒人,并真心希望他們幸福美滿:“當(dāng)呼王郎,與之子為姻?!迸舆@次沒有拒絕,只不過非常傷心,因?yàn)樗睦镏挥刑K軾一人。蘇軾離開不就,她就去世了,并葬在了沙洲。
“揀盡寒枝不肯棲”這一句,看似是寫大雁飛來飛去,從許多樹枝上飛過,卻不愿意棲息,找不到能讓自己棲息的樹枝,實(shí)則是暗指那位暗戀蘇軾的女子,只鐘情于蘇軾。該詞作最后5個字“寂寞沙洲冷”,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想著葬在沙洲的女子,蘇軾悲痛不已,她甘愿在沙洲孤寂寒冷,也不愿將就愛情。
2.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寫作時間
bǔ suàn zǐ
卜算子
sū shì
蘇軾
quē yuè guà shū tóng , lòu duàn rén chū jìng 。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shuí jiàn yōu rén dú wǎng lái ?piǎo miǎo gū hóng yǐng 。
誰見幽人獨(dú)往來?縹緲孤鴻影。
jīng qǐ què huí tóu , yǒu hèn wú rén shěng 。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jiǎn jìn hán zhī bù kěn qī , jì mò shā zhōu lěng 。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擴(kuò)展資料: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詞作。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dá)了詞人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大意大概是:彎彎月亮掛在梧桐樹梢,漏盡夜深人聲已靜。有時見到幽居人獨(dú)自往來,仿佛那縹緲的孤雁身影。突然驚起又回過頭來,心有怨恨卻無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棲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3.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
應(yīng)該不是高考題,是高考模擬。有題目: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②人初靜。誰見幽人③獨(dú)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注】①這首詞寫于蘇軾因“烏臺詩案”獲罪被貶黃州之時。②漏:指古人計(jì)時用的漏壺。漏斷:指夜深時。③幽人:幽居之人,這里指蘇軾自己。④?。好靼住?/p>
1.從全詞的內(nèi)容上來看,詞中的核心形象是什么?詞人是怎樣來描寫其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詞的主旨?xì)v來說法不一。有人認(rèn)為這是一首愛情詞,也有人認(rèn)為這是一首影射、刺時之作,還有人認(rèn)為這首詞是寫作者的寂寞之情的。對此,你是怎么看的?請自選一個角度,結(jié)合全詞具體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從內(nèi)容上看,核心形象是孤鴻。上片用缺月疏桐、漏斷人靜來烘托它的孤獨(dú)形象,下片用它不肯隨意棲息的行為來表現(xiàn)它孤傲又遭遇冷落的形象。(意對即可)
2.這首詞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dá)了作者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抒發(fā)了作者的寂寞之情。上片前兩句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后兩句,既是實(shí)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yīng),強(qiáng)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下片,作者以象征手法,通過鴻的孤獨(dú)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dá)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言之有理即可)
4.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拼音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dú)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首詞分上下闕,要求熟練背誦。
背誦時要求:
1.可先理解詞上下闕的基本內(nèi)容,抓詩歌最主要的意象。(意象是寄寓作者主觀情感的物象。)
2.注意句與句之間的連綴,體會作者的寫景順序及心理變化。(有助于背誦)
3.分上下闕背誦,再通篇聯(lián)系起來熟練成誦。
5.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創(chuàng)作背景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dú)往來,縹緲孤鴻影。(時見 一作:誰見)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賞析:1、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dá)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2、下闋,更是把鴻與人同寫,“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這是直寫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獨(dú)的時候,總會四顧,回頭的尋覓,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獨(dú),“有恨無人省”,有誰能理解自己孤獨(dú)的心呢?世無知音,孤苦難耐,情何以堪?“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寫孤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在寒枝間飛來飛去,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過這樣寒冷的夜晚。這里,詞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獨(dú)運(yùn)地通過鴻的孤獨(dú)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dá)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作者與孤鴻惺惺相惜,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孤鴻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加以對象化,顯示了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
6.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和定風(fēng)波誰先
兩首詞篇章結(jié)構(gòu)上相似,都是上片在寫環(huán)境、氛圍、時間的基礎(chǔ)上引出見孤雁之事,下片集中寫孤雁。兩篇寫作背景有相似之處,都是借孤雁抒寫主人公孤寂、幽冷的情感,所寫孤雁都是人格化的存在。
7.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拼音版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dú)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譯文
彎彎的勾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人獨(dú)自往來,仿佛天邊孤雁般飄渺的身影。
突然驚起又回過頭來,心有怨恨卻無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棲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這是蘇軾的一首名詞《卜算子》?,F(xiàn)在通行的各個版本的詞選中都有一個小序:“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睋?jù)史料記載,此詞為公元1083年(神宗元豐六年)初作于黃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岡縣東南,蘇軾另有《游定惠院記》一文。由上可知這首詞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被貶黃州后,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蘇軾是樂觀曠達(dá)的,能率領(lǐng)全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guān)。但內(nèi)心深處的幽獨(dú)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dá)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p>
上闋寫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見的景色?!叭痹聮焓柰?,漏斷人初靜?!睜I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奥敝腹湃擞?jì)時用的漏壺:“漏斷”即指深夜。在漏壺水盡,更深人靜的時候,蘇軾步出庭院,抬頭望月,又是一個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兒似乎也知趣,從稀疏的桐樹間透出清暉,像是掛在枝椏間。這兩句出筆不凡,渲染出一種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來的兩句,“時見幽人獨(dú)往來,縹緲孤鴻影?!敝車悄敲磳庫o幽寂,在萬物入夢的此刻,又有誰像自己這樣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單飛過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點(diǎn)出一位獨(dú)來獨(dú)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隨即輕靈飛動地由“幽人”而孤鴻,使這兩個意象產(chǎn)生對應(yīng)和契合,讓人聯(lián)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縹緲若仙的孤鴻之影嗎?這兩句,既是實(shí)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yīng)、嫁接,極富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qiáng)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物我同一,互為補(bǔ)充,使孤獨(dú)的形象更具體感人。
下闋,更是把鴻與人同寫,“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边@是直寫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獨(dú)的時候,總會四顧,回頭的尋覓,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獨(dú),“有恨無人省”,有誰能理解自己孤獨(dú)的心呢?世無知音,孤苦難耐,情何以堪?“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睂懝馒櫾庥霾恍遥膽延暮?,驚恐不已,在寒枝間飛來飛去,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過這樣寒冷的夜晚。這里,詞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獨(dú)運(yùn)地通過鴻的孤獨(dú)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dá)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作者與孤鴻惺惺相惜,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孤鴻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加以對象化,顯示了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
這首詞的境界,確如黃庭堅(jiān)所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diǎn)塵俗氣,孰能至此!”這種高曠灑脫、絕去塵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藝術(shù)技巧。作者“以性靈詠物語”,取神題外,意中設(shè)境,托物寓人;對孤鴻和月夜環(huán)境背景的描寫中,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空靈飛動,含蓄蘊(yùn)藉,生動傳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現(xiàn)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釋為準(zhǔn),他認(rèn)為此詞上片寫鴻見人,下片寫人見鴻。此詞借物比興。人似飛鴻,飛鴻似人,非鴻非人,亦鴻亦人,人不掩鴻,鴻不掩人,人與鴻凝為一體,托鴻以見人。東坡又有詩云:“人似秋鴻來有信,去如春夢了無痕?!保ā墩露张c潘郭二生出郊游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并韻》)比喻人生來去如鴻雁,代代往復(fù),生生不已。但一個人的經(jīng)歷又像春夢一樣,去而無蹤,難以追懷??梢宰鳛閷φ?。這首詞應(yīng)該是有政治寄托的,周濟(jì)論詞主“有寄托”與“無寄托”之說,以為“非寄托不入”,而“專寄托則不出”。東坡此詞能臻此境,在于“非因寄托而為是詞”,乃“觸發(fā)于弗克自己,流露于不自知”。這正是蘇軾的才學(xué),氣度,思想的體現(xiàn)。
8.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思維導(dǎo)圖
寓居:寄居。
全詞如下: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dú)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