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牧童遙指杏花村下一句怎么接
“此即牧童遙指處,何必再問杏花村”這副對聯(lián) 貼酒家門口。杜牧原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贝寺?lián)的意思是說:這地方就是牧童指的地方,不必再去打問杏花村了。詩人問的是酒家,此處就是酒家。
2. 牧童遙指杏花村下一句呢
春天。因為“清明節(jié)”在春天。
出自《清明》,是唐代文學(xué)家杜牧的詩作。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jīng)營造作之痕。音節(jié)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yōu)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
原文如下: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如下:
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dāng)?shù)刂撕翁庂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詞句注釋如下:
⑴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dāng)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dāng)天為秋千節(jié),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
⑵紛紛:形容多。
⑶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jié)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3. 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前面一句
【詩文解釋】
清明節(jié)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向人詢問酒家哪里有,牧童遠遠地指了指杏花村。
【詞語解釋】
紛紛:形容多。
斷魂:形容十分傷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本詩影響,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詩文賞析】
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代長久。在杏花村考古工作者發(fā)掘出許多漢代的制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測大約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時期就大規(guī)模地釀造白酒。到了唐代,村里酒店已經(jīng)有七十二家了。杏花村的酒聞名于世,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飲酒作詩,但杜牧的《清明》詩家喻戶曉。據(jù)說,到了清朝,杏花村的酒家已經(jīng)有了二百二十家。本詩大意是清明時節(jié),本該家人團聚,可是對于冒雨趕路的行人來講,不禁心情迷亂,難以平靜,好在找到了解脫的形式。全詩自然流暢、通俗易懂、余味無窮。
4. 搖問牧童遙指杏花村下一句
答:十里杏花誰來栽,路人??菔脑竵怼?/p>
孤影獨賞落花淚,惹出多愁自憐唉。
撫琴觀海 .出生在人杰地靈的江蘇沛縣,16歲時加入當(dāng)?shù)氐脑娫~協(xié)會,畢業(yè)于陜西中醫(yī)學(xué)院,熱愛祖國,從小就喜歡詩歌,愛好寫作,在詩詞協(xié)會時期發(fā)表很多的詩詞作品,又在本地區(qū)兩大論壇發(fā)表數(shù)十首詩詞,在中國詩歌網(wǎng)發(fā)表三百多首詩詞等作品。愛好彈琴,喜歡旅行,熱愛生活,喜歡做各種公益幫助更多的人和小生命。
5. 牧童遙指杏花村上半句
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
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白話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dāng)?shù)刂撕翁庂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首見于南宋初年《錦繡萬花谷》注明出唐詩,后依次見于《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明托名謝枋得《千家詩》、清康熙《御選唐詩》?!督贤ㄖ尽份d: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經(jīng)過金陵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
《清明》是唐代文學(xué)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凄冷,歷來廣為傳誦。第一句交代情景、環(huán)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韻邈然,耐人尋味。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zhuǎn)淮南節(jié)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多切經(jīng)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6. 牧童遙指杏花村上一句什么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人問酒家在哪里?牧童遙指杏花村。所以牧童回答了詩人的問題。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凹娂姟?,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種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路上行人欲斷魂”?!靶腥恕?,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斷魂”呢?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皵嗷辍保菢O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現(xiàn)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dāng)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是向誰問的路呢?詩人在第三句里并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復(fù),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