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上品官員中沒有出身貧窮的人員,有名望的世家貴族子弟不屑于擔任低級官員。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為九個等級,作為政府選用官吏的依據。中正:有名望的推薦官,人才的等級由他們評定。
司馬懿當政后,任世家豪門為各地中正,評定士人品級只論其門第而不論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為世族地主控制政權的工具
2.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意思
三國后期,曹丕采用了陳群的九品中正制所產生的一種現(xiàn)象,剛開始是為了選拔人才,根據推薦和評語來踏上仕途。但晉以后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3.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體現(xiàn)了什么特征
說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即人才選拔制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士族階級立場,不管這個人怎么樣,身為貴族一定不會落為官員中的下層,而庶民們不管怎么努力多么優(yōu)秀,都沒法得到士族的身份。
九品中正制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選官制度之一,它產生于曹魏,發(fā)展于晉朝,至南北朝時期已經徹底成型。這個選官制度一共存在四百多年,它承襲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科舉制,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體現(xiàn)了教育的什么特征
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到了東漢末年,已為門閥士族所操縱和利用,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xiāng)閭輿論,使察舉滋生了種種腐敗的現(xiàn)象,與要求參與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在如何選官的問題上斗爭激烈。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納陳群的創(chuàng)議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但當時察舉尚未完全廢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這種背景形勢下產生的。
基本內容
九品中正制從內容上說主要有三條。
設置中正
這是九品中正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謂中正,就是掌管對某一地區(qū)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設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數(shù)郡人物之品評,各郡則另設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長官推舉產生,晉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選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舉,但仍需經司徒任命。在一般情況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舉薦的現(xiàn)任中央官員兼任,有時,司徒或吏部尚書還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這是為了保證中央對選舉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對中正事務的干擾。大小中正官還都有名為“訪問”的屬員。
品第人物
這是中正官的主要職責。中正官負責品評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品評主要有三個內容: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輩的資歷仕宦情況和爵位高低等。這些材料被稱為簿世或簿閥,是中正官必須詳細掌握的。
2、行狀:即個人品行才能的總評,相當于品德評語。魏晉時的總評一般都很簡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優(yōu)能少”等。
3、定品:即確定品級。定品原則上依據的是行狀,家世只作參考。但晉以后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選拔依據
中正評議結果上交司徒府復核批準,然后送吏部作為選官的根據。中正評定的品第又稱“鄉(xiāng)品”,和被評者的仕途密切相關。任官者其官品必須與其鄉(xiāng)品相適應,鄉(xiāng)品高者做官的起點(又稱“起家官”)往往為“清官”,升遷也較快,受人尊重,鄉(xiāng)品卑者做官的起點往往為“濁官”,升遷也慢,受人輕視。
中正評議人物照例3年調整一次,但中正對所評議人物也可隨時予以升品或降品。一個人的鄉(xiāng)品升降后,官品及居官之清濁也往往隨之變動。為了提高中正的權威,政府還禁止被評者訴訟枉曲。但中正如定品違法,政府要追查其責任。
發(fā)展歷史
九品中正制創(chuàng)立之初,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梁朝史學家沈約甚至說它是蓋以論人才優(yōu)劣。后趙主石勒曾清定九品,石虎亦恢復雍秦二州望族免役特權,但似乎并未設中正之職。北魏初﹑中期,未行九品中正制。崔浩曾欲恢復分別族姓的做法,因而被殺。孝文帝改制,班定族姓,始立九品中正制。但自河陰之變后,此制亦流于形式。到了隋代,隨著門閥制度的衰落,此制終被廢除。
開始雛形
九品中正制是沿襲了東漢鄉(xiāng)里評議的傳統(tǒng),在戰(zhàn)亂時期人士流移的條件下發(fā)展而來的,也是適應曹魏初期政治的特點而產生的。
東漢末年,代表中央政權的曹操有不少壓制豪族名門浮華風氣的舉動。曹操并非名門,其祖父是與名士對立的宦官集團中的一員。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操,與曹操政權對抗。因此曹操必須壓抑以清議名士為代表的地方豪族勢力,如:破壞朋黨交游便是其一舉措。但在戰(zhàn)亂時期,曹氏政權還須依靠地方名士,因為他們在鄉(xiāng)里有較高的聲望,完全廢除鄉(xiāng)里評議是不可能的。曹氏政權所能做到的,只是把清議納入政權軌道,使名士與政權合作。這樣以設立中正官專門執(zhí)掌品第人物以備仕進參考的方式,代表“國家利益”的政權便對地方名士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另一方面,地方名士的清議也便合法化,從而為其發(fā)展勢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
以品第之法選拔官吏,始于曹操,且已成一制度。如《三國志·吳志·魯肅傳》:“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牘車,從吏卒,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
但中正之名在史籍中是在曹丕任魏王之后出現(xiàn)的。《三國志·魏志·陳群傳》:“文帝在東宮,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為尚書。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p>
魏初之中正官,州為州都,郡國為中正。如《三國志·魏志·常林傳》注引《魏略》以吉茂、時苗等人為《清介傳》,傳曰:“……先時國家始制九品,各使諸郡選置中正……茂同郡護羌校尉王琰,前數(shù)為郡守,不名為清白。而琰子嘉仕歷諸縣,亦復為通人。嘉時還為散騎郎,馮翊郡移嘉為中正”。
由此可見,郡中正由各郡長官推選,而且是現(xiàn)任官兼。這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曹氏政權的目的,即把易以形成朋黨浮華之風的名士私家評議收歸政府統(tǒng)管,由郡長官推選現(xiàn)任官兼任中正,職掌人物的品第。中正品第人物,必須提供三個項目:一家世,一狀,一品?!短接[》卷214引《晉陽秋》:“陳群為吏部尚書,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贾臼?,然后授任?!北砻魑簳r已重家世,但還不是唯一標準。
曹操由于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多次頒布唯才是舉令。所以在品第人物上,雖然家世是不能忽略的,但在初期,恐怕更重才學。如《宋書·恩幸傳序》: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蓋以論人才優(yōu)劣,非謂世族高卑?!?/p>
漢代選舉已參考狀。狀是一個人道德才能的具體敘述。中正所作的狀往往止一二句,是為總的評語。品是根據家世和行狀綜合作出的評定。品分九等,而一品是虛位,二品實已為最,初期二、三品仍屬上品。這里的品是“中正品”,與官品是不同的。魏初,中正定品尚重鄉(xiāng)論。曹魏初期中正以郡為基層,郡中正是真正發(fā)揮品第人物作用的,它們尚為地方士族所???,而州都只不過總其議罷了。所以位居中央的豪門大族尚沒能很好地控制中正制為其服務。但在曹芳以后,情形發(fā)生了變化。
逐漸發(fā)展
九品中正制在這一時期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是州中正的設立。其設立是根據當時權重于朝的司馬懿的提議。《太平御覽》卷256引《晉宣帝集》有司馬懿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議:“案九品之狀,諸中正即未能料究人才,以為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又《通典》卷32有:“晉宣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小中正,其用人甚重?!倍荇耸遣煌獾摹:髞聿荇伺c兄曹爽皆為司馬懿所殺。
自州中正的設立以至兩晉,九品中正制逐漸完成門閥化的轉變,而最終成為門閥士族的選舉工具。
與先前由地方官推選郡中正不同,晉代的郡中正由州中正薦舉。如《晉書·傅玄附子咸傳》:“豫州大中正夏侯俊上言魯國小中正司空司馬孔毓,四移病所,不能接賓,求以尚書郎曹馥代毓。旬日,復上毓為中正,司徒三卻,俊固據正。”大小中正也已由司徒選任。
這種情況似乎是國家政權進一步把選舉中的品第人物權收歸中央,有利于打擊地方士族。此在一方面乃是正確的,但另一方面卻便利了掌權的中央豪門士族擴展其勢力,他們控制地方乃至中央的選官制度,而那些官居卑位或不居官的地方世家大族卻日趨衰落。與代表“國家利益”的政權有所威脅的,此時不是那些魏初的地方清議名士,而是新興的盤踞朝廷的世家官僚──門閥士族。
基本成型
魏晉之際,品第偏重門第已成事實?!稌x書·鄭袤傳子默附傳》曰:“初,(晉武)帝以貴公子當品,鄉(xiāng)里莫敢與為輩,求之州內,于是十二郡中正僉共舉默?!睍x以后批評選舉專重家世之弊者不斷。
高門士族子弟往往弱冠便由吏部直接從家里銓選入仕,而不必經過察舉。在此之前,均憑借門第而得中正高品。如傅暢,“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選入侍講東宮”。謝琰,“弱冠以貞干稱,美風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導諸子中最知名,與荀羨俱有美稱。弱冠,歷散騎、中書郎”??煽嫉奈鲿x入仕的192人中,直接入仕者占56人,到東晉則更有發(fā)展,入仕的209人中直接入仕者占118人。
而州辟佐吏和舉秀才則主要是中級士族與吳蜀士族的主要仕途。他們便是地位稍次的所謂地方“名族”、“鄉(xiāng)豪”的子弟。而郡辟佐吏和察孝廉這個在東漢和魏初頗受重視的入仕道路卻降為低級士族與寒庶人士的仕途了。這種變化充分表明了九品中正制此時已變?yōu)楦唛T大族的工具,只重門第而輕德才。當然這種變化是隨著門閥士族勢力的發(fā)展而變化的。
事實上,門閥制度的確立,已使九品中正制成為一個政治上的裝飾品。中正品第唯以血統(tǒng)為準,門第高即獲高品,此時只須分別士庶高下便已足矣,中正品第只不過是例行公事。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者也。(《晉書·劉毅傳》、《晉書·王沉傳》)
縱觀東漢、魏晉南北朝以至隋唐選舉制度的變化,其中顯然是貫串著皇權由盛而衰再盛的發(fā)展趨勢,而世家大族勢力則相反,其趨勢是在東漢末世家大族衰落,同時新出門戶開始興盛,魏晉成為士族,到東晉時成為門閥士族而達頂峰,南朝也轉衰而至隋唐。而選舉制度也由東漢的重鄉(xiāng)里評議、重孝廉才德到魏晉重家世門第、輕孝廉才德,而隋唐則又重才德――科舉制(中間有曹氏政權初期短暫的抑門第之舉)。
意義作用
積極意義
1、起到了選拔人才的作用,其選拔標準家世品德才能并重;
2、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剝奪了州郡長官自辟僚屬的權力,將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有利于加強中央的權力。
消極意義
九品中正制創(chuàng)立之初,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晉時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參預中正推舉之權,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故門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于是在中正品第過程中,才德標準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到西晉時終于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僅成為維護和鞏固門閥統(tǒng)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構成門閥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到南朝時期,在中正的評議中,所重視的只是魏晉間遠祖的名位,而辨別血統(tǒng)和姓族只須查譜牒,中正的品第反成無足輕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國和北朝時期,由于各政權具有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性質,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不能與兩晉南朝相提并論。北魏初、中期,未行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制,班定族姓,始立九品中正制。但自河陰之變后,此制亦流于形式。
到了隋代,隨著門閥制度的衰落,此制終被廢除。
史家爭論
稱謂問題
陳長琦對史學界習稱的“九品中正制”這一提法持有異議。他指出,現(xiàn)存的魏晉南朝史料,均無“九品中正制”的提法,最早的提法則是“九品官人法”。
實際上,無論是認為“九品中正制度”就是“九品官人法”,二者無需區(qū)別;或者認為九品中正制是對九品官人法的更準確的表述,都是錯誤的。這種錯誤認識產生的根源,在于誤解了魏晉時人對九品官人法的評價。
魏晉人集中攻擊的是中正制度,攻擊中正對人才的不公平評價。由于中正制度是九品官人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一些學者產生誤解,將中正九品之制誤認為就是九品官人法。其實,中正九品制或者我們所常說的九品中正制,只是九品官人法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
評定品級
陳長琦指出,九品官人法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對現(xiàn)職官員進行品評,一是對官吏的候補人進行品評。前者完善、發(fā)展為九品官制,后者形成為中正九品制,習慣稱之為九品中正制。對于九品官制的品第,人們習慣稱之為“官品”,而對由中正給予官吏侯補人品評出的品第,有稱之為“中正的品第”,也有稱之為“鄉(xiāng)品”的。
他認為,九品中正制下,評品權力握于中正之手,品第之高低,常常系之于門第世資,一個人的宗族地位及父兄官爵,即“資”,在品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故此,使用“資品”的概念來稱謂九官人法中中正綜合給予官吏侯補人的“品”,既合乎習慣,又切合事實,中正給予官吏侯補人的品第,實質上正是一種基于被品評者門資家格的任官“資格品第”。
關系問題
官品制度對官員職位所采取的等級區(qū)分形式,易使人們產生誤解,并將其與官階制度混同。
實際上,官階制度最主要的特征,是以等級高低區(qū)分官員職位,并據此規(guī)定官員地位的貴賤、權力的大小以及相應的秩俸待遇。
而官品制度則從官才的需要出發(fā),也對官員職位采取等級區(qū)分。就這一點而言,二者形式相同,然而,本質卻不相同。但是,九品官人法所帶來的官品制度及其以官才標準對官員職位的等級區(qū)分,必然產生官階化傾向。到南梁初年,正式以九品官制取代傳統(tǒng)的官秩制度而確定為官階制度,使官品與官階制度二者實現(xiàn)了結合,官品制度始正式演化為官階制度。
區(qū)分問題
張旭華認為,曹魏創(chuàng)立九品中正制,中正品第雖有九等,然其類別卻只有二,即上品與下品。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于把中正品第中的上品和下品同屬于辨別人才優(yōu)劣的等級評定序列,并依此考察魏晉任官及其與鄉(xiāng)品、
5.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是等級還是階級
三種寫法:
1·“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2·“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3·“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世族:是世代作官的家族.
勢族:是權勢極大的家族.
士族:是在南北朝時期重門閥,別於庶民,自成一特殊階級的縉紳之家的等級.
下品是古代官品制的“九品中正”制度的下三品,即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是屬于低官品的官員.
出處:《晉書卷四十五劉毅傳》:“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西晉,已發(fā)生相當大的變化.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職多為世族門閥出身的官僚所把持,這一制度變成為他們培植門閥們私家勢力的重要工具.殷灼曾對晉武帝說:“令臺閣選舉,徒塞耳目.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據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則當涂(途)之昆弟也.二者茍然,則蓽門蓬戶之俊,安得不有陸沉者哉!」(《晉書·段灼傳》).這樣,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選拔人才的途徑,因而出現(xiàn)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晉書·劉毅傳》)的情況,這一情況的出現(xiàn),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晉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個重要原因.
6.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出現(xiàn)在哪個時期
寒門,指貧寒微賤的家庭。語出《晉書·劉毅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庶族又稱“寒門”、“寒族”。魏、晉、南北朝時不屬于士族的家族,大多為普通中小地主。
解釋:
1、古代傳說中北方極寒冷的地方。
2、即谷口。古代地名。在今陜西禮泉縣東北。
3、寒微的門第,專指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并非指貧民階級。
4、 謙稱自己的家。
5、江西廣昌縣方言。
7.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體現(xiàn)教育的
九品中正制負責評價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品評主要有三個內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輩的資歷仕宦情況和爵位高低等。這些材料被稱為簿世或簿閥,是中正官必須詳細掌握的。2、行狀:即個人品行才能的總評,相當于現(xiàn)在的品德評語。當時的總評一般都很簡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優(yōu)能少”等。3、定品:即確定品級。定品原則上依據的是行狀,家世只作參考。但晉以后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確實起到了選拔人才的作用,其選拔標準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同時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剝奪了州郡長官自辟僚屬的權力,將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有利于加強中央的權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選拔標準開始發(fā)生變化,僅僅重視門第出身。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選拔人才的意義。首先,選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擔任,而被選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同時他們也往往出任高級官吏。久而久之,官吏的選拔權就被世家大族所壟斷,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情形。
8.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是哪個時期
九品中正制的品級劃分:
曹魏時期,九品官人法創(chuàng)置之初,某個既定資品的起家官品,與其對應是相差三個品級。資品雖有九級,而被中正評為下等人才,獲下品七、八、九品級者,是沒有希望入仕為官的。因一品被視為圣人之品,不輕易授人,成為虛品。實際上能夠起家入仕的資品,只有上品與中品的六個品級。所以,這個對應關系可以列示如下:
起家官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資 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西晉以后,資品二、三、四品與起家官品由相差三品變?yōu)橄嗖钏钠?,資品五品的起家官品在與資品相差三品到四品間浮動,而資品六品的起家官品則仍然保持著相差三品的距離。這種對應關系可以列示如下:
起家官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
資品:一、二、三、四、 五、 六、七、八、九
從內容上分析九品中正制:
①先在各郡、各州設置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當,且多由現(xiàn)任中央官員兼任。
②中正的職權主要是評議人物,其標準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③中正評議結果上交司徒府復核批準,然后送吏部作為選官的根據。
④ 中正評議人物照例3年調整一次,但中正對所評議人物也可隨時予以升品或降品。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影響: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確實起到了選拔人才的作用,其選拔標準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同時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剝奪了州郡長官自辟僚屬的權力,將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有利于加強中央的權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選拔標準開始發(fā)生變化,僅僅重視門第出身。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選拔人才的意義。首先,選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擔任,而被選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同時他們也往往出任高級官吏。久而久之,官吏的選拔權就被世家大族所壟斷,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制度,九品中正制成為世族地主操縱政權的工具。
9.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原因
體現(xiàn)了等級制。
這說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即人才選拔制度。門閥士族壟斷官場成為社會主流。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士族階級立場,不管這個人怎么樣,身為貴族一定不會落為官員中的下層,而庶民們不管怎么努力多么優(yōu)秀,都沒法得到士族的身份。
10.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出自
寒門弟子是指家境不好的孩子。
寒門,指貧寒微賤的家庭。
語出《晉書·劉毅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譯文:如果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順利做大官;如果出生在下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沒辦法做大官。
庶族亦稱“寒門”、“寒族”。魏、晉、南北朝時不屬于士族的家族,大多為普通中小地主。魏晉之后由于出現(xiàn)了科舉考試,士族衰落,寒門泛指家境貧寒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