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彪的個人簡介
張彪【唐】?。s公元七四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詳,潁上(約今河南登封一帶)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玄宗天寶中前后在世。性高簡。與孟云卿為中表,俱工古調(diào),又善草書,好神仙長生之事,人稱“張十二山人”。應(yīng)舉不第,適逢安史之亂,天寶末,奉老母避地隱居嵩山,供養(yǎng)至謹。時與杜甫往還,甫頗推重,有詩《寄張十二山人》贊之,詩云:“獨臥嵩陽客,三違穎水春。艱難隨老母,慘淡向時人。謝氏登山屐,陶公漉酒巾。群兇彌宇宙,此物在風塵。歷下辭姜被,關(guān)西得孟鄰。旦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靜者心多妙,先生藝絕倫。草書何太古?詩興不無神。曹植休前輩,張芝更后身。數(shù)篇吟可老,一字買堪貧?!鼻?,元結(jié)編沈千運等七人詩為《篋中集》,彪詩入選,《全唐詩》亦錄有其詩,另《唐詩紀事》卷二三、《唐才子傳》卷三均錄有其生平散事。
2,張彪的人物經(jīng)歷
趙伯超兄子棱,為侯景山陰令,去職從彪。后懷異心,偽就彪計,請酒為盟,引刀子披心出血自歃,彪信之,亦取刀刺血報之。刀始至心,棱便以手案之,望入彪心,刀斜傷得不深。棱重取刀刺彪,頭面被傷頓絕。棱謂已死,因出外告彪諸將,言已殺訖,欲與求富貴。彪左右韓武入視,彪已蘇,細聲謂曰:“我尚活,可與手。”于是武遂誅棱。彪不死,復(fù)奉表元帝,帝甚嘉之。及侯景平,王僧辯遇之甚厚,引為爪牙,與杜龕相似,世謂之張、杜。貞陽侯踐位,為東揚州刺史,并給鼓吹。室富于財,晝夜樂聲不息。剡令王懷之不從,彪自征之。留長史謝岐居守。會僧辯見害,彪不自展拔。時陳文帝已據(jù)震澤,將及會稽,彪乃遣沈泰、吳寶真還州,助岐保城。彪后至,泰等反與岐迎陳文帝入城。彪因其未定,逾城而入。陳文帝遂走出,彪復(fù)城守。沈泰說陳文帝曰:“彪部曲家口并在香巖寺,可往收取?!彼焱M獲之。彪將申進,密與泰相知,因又叛彪,彪復(fù)敗走,不敢還城。據(jù)城之西山樓子,及暗得與弟昆侖、妻楊氏去。猶左右數(shù)人追隨,彪疑之皆發(fā)遣,唯常所養(yǎng)一犬名黃蒼在彪前后,未曾舍離。乃還入若邪山中。沈泰說陳文帝遣章昭達領(lǐng)千兵重購之,并圖其妻。彪眠未覺,黃蒼驚吠劫來,便嚙一人中喉即死。彪拔刀逐之,映火識之,曰:“何忍舉惡。卿須我者但可取頭,誓不生見陳蒨?!苯僭唬骸肮俨豢先?,請就平地。”彪知不免,謂妻楊呼為鄉(xiāng)里曰:“我不忍令鄉(xiāng)里落佗處,今當先殺鄉(xiāng)里然后就死?!睏钜i受刀,曾不辭憚。彪不下刀,便相隨下嶺到平處。謂劫曰:“卿須我頭,我身不去也。”呼妻與訣,曰:“生死從此而別,若見沈泰、申進等為語曰,功名未立,猶望鬼道相逢。”劫不能生得,遂殺彪并弟,致二首于昭達。黃蒼號叫彪尸側(cè),宛轉(zhuǎn)血中,若有哀狀。昭達進軍,迎彪妻便拜,稱陳文帝教迎為家主。楊便改啼為笑,欣然意悅,請昭達殯彪喪。墳冢既畢,黃蒼又俯伏冢間,號叫不肯離。楊還經(jīng)彪宅,謂昭達曰:“婦人本在容貌,辛苦日久,請暫過宅莊飾?!闭堰_許之。楊入屋,便以刀割發(fā)毀面,哀哭慟絕,誓不更行。陳文帝聞之,嘆息不已,遂許為尼。后陳武帝軍人求取之,楊投井決命。時寒,比出之垂死,積火溫燎乃蘇,復(fù)起投于火。彪始起于若邪,興于若邪,終于若邪。及妻犬皆為時所重異。楊氏,天水人,散騎常侍皦之女也。有容貌,先為河東裴仁林妻,因亂為彪所納。彪友人吳中陸山才嗟泰等翻背,刊吳昌門為詩一絕曰:“田橫感義士,韓王報主臣,若為留意氣,持寄禹川人?!?
3,張彪的人物簡介
張彪從小喪父,家境十分貧寒,以推車運煤掙錢糊口。母親亡故后,于光緒六年(1880年)投補太原撫標兵額。后因武功超群,又應(yīng)童子試。山西巡撫張之洞發(fā)現(xiàn)其身體健壯,人才出眾,辦事踏實可靠,甚是喜愛,提拔為隨身侍衛(wèi),視為心腹,連連擢拔。 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之洞升任湖廣總督,時值漢口水患成災(zāi),張彪受委督修湖西大堤。其間,精心設(shè)計,嚴格施工監(jiān)督,工程順利完成,水患根除。當?shù)胤Q大堤為“張公堤”。隨后,負責監(jiān)修武泰、武豐兩閘,工程同樣科學堅固。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張彪受清政府委派,赴日本考察軍政、營陣以及槍炮諸事,軍事才能大有增長。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后,在湖創(chuàng)練鄂軍,被清政府授予“壯勇巴圖魯”稱號,同時受命負責管理將校學堂,精心為學員“改編制,易章服,選擇器械”,升授湖廣督標中軍副將。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升任四川松潘鎮(zhèn)總兵。是年秋,南北兩師在河南彰德府會操,任南軍總統(tǒng)制官。加提督銜任督練公所總參議,總辦湖北的制皮、制氈、制呢諸廠事宜。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南北兩師在安徽太湖縣會操后,賞“奇穆欽巴圖魯”稱號,補授湖北提督,總辦湖北講武學堂。 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張彪任第八鎮(zhèn)統(tǒng)制并兼統(tǒng)巡防營。農(nóng)歷八月十九日辛亥革命爆發(fā),率部下三千人堅守總督衙門,與變軍巷戰(zhàn)二日。之后,率隊先行奪得龜山炮臺,重新占領(lǐng)漢陽。山西榆次張彪與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重大關(guān)系:南北議和后,卸職東渡日本。民國元年(1912年)回國,被政府聘為高等顧問,授予陸軍中將銜。從此居住天津,并在日租界地置田二十畝,修建花園住宅,取名“張園”。民國13年(1924年)孫中山北上和談,偕夫人宋慶齡曾住張園。翌年2月,被逐出北京的末代皇帝溥儀及皇后婉蓉等也住在張園。每日清晨,親自灑掃庭院,以盡所謂“事君”之道。1927年9月13日,張彪病危,在臨終前十來分鐘,回光返照,顯得格外清醒。清遜帝溥儀聞訊急忙趕來看望,使他垂死的身軀激動起來。他雖然口不能言,并且已經(jīng)無力舉手表示致敬,面部悲哀的表情依稀可見,只能微微作一下告別狀的姿態(tài);但是他的眼睛目光灼灼地向著這位昔日的皇上,死死地盯著他終身維護的清朝末代皇帝,一直到斷氣。溥儀為痛念這位清朝的忠臣遺老,揮淚不已。成殮之際,溥儀親書“心如金石”匾額,又賜陀羅經(jīng)被,為他送行。黎元洪雖然未見到他最后一面,但在祭奠時也嚎啕大哭,表現(xiàn)得異常地悲哀、異常地人情世故。經(jīng)張彪家眷苦苦相勸,才依依不舍地含淚登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