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然中國自古以來也釀葡萄酒為什么沒有形成像西餐一樣的葡萄酒佐餐文化
中國有葡萄酒佐餐文化嗎,是有的,只是相比于西方,再加上我們自己白酒文化的對比,葡萄酒佐餐的習慣相對是不那么普及的。其實對于佐餐酒這個概念,撇開飲食文化來說,葡萄酒的確是最合適的。高度烈酒配餐,高濃度酒精會麻痹味覺神經(jīng),喧賓奪主,讓人無法嘗得菜肴滋味,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國內(nèi)飯桌上喝白酒,喝著喝著就沒人吃菜了,剩下一大桌子菜。其實烈酒是應該餐后,也就是吃飽后再來喝的,作為餐后酒。葡萄酒就非常合適,首先就是葡萄酒酒精度數(shù)一般在8-14度之間,不會立刻麻痹味蕾,但幾杯下肚也可以提供那種微醺的美妙感覺。另外最重要的是,葡萄酒中有酸,尤其是白葡萄酒,這種酸在佐餐的時候,提供了刺激味蕾、開胃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分解蛋白質(zhì),釋放出 氨基酸,提供鮮味,使得菜肴越吃越有滋味。 一、這也是為何世界范圍內(nèi),基本都認可葡萄酒的佐餐地位。但既然中國自古以來也釀葡萄酒,為什么沒有形成像西餐一樣的葡萄酒佐餐文化從風味搭配來說,咸會加強苦的感受,酸味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掩蓋苦味,同時還可以加強甜味;甜味可以降低咸、苦、酸的強度;苦味可以降低酸度。食物中的甜味、食材本身的味道以及辛辣味,都可以加強酒的強勁感,食物中的酸味和咸味,可以讓酒更溫和。所以其實葡萄酒怎么佐餐,還是要具體到每一道菜的食材選擇、烹飪技法、調(diào)味等綜合考量。但中餐一直都是合餐制,就是涼菜會先上一桌,然后緊接著熱菜也會在差不多相同時間段一起上來了,食客要同時面對五花八門各種烹飪調(diào)味的菜肴,你很難去選擇1-3款的葡萄酒,去搭配餐桌上所有的菜肴。比如這款葡萄酒可能適合這道清蒸魚,但是面對烤鴨燒鵝,它又不適合了,再來面對毛血旺,也是不合適了。另外中餐的上餐速度也非常的快,熱菜一起上來,你很難像西餐那樣細細品味眼前這一道菜和搭配的葡萄酒,面對中餐,可能你在慢慢細品葡萄酒的時候,其他的熱菜也就涼了。二、在西餐的葡萄酒佐餐理念中,葡萄酒一直被用來彌補菜肴上一些風味的缺失,達到一種平衡和圓滿。比如西餐中常見的乳脂或者油脂含量高的菜品,就非常適合通過葡萄酒的酸達到解膩 的平衡感,另外紅葡萄酒中單寧 的澀也可以很好的中和油膩。同時兼具甜和酸的葡萄酒可以很好的中和西餐最后一道甜品的甜膩。另外,西餐中一些比較干的菜品,比如烤物和炸物,也非常適合通過葡萄酒的搭配,達到干濕口感結合,在這里,葡萄酒又可以作為飲品的存在。 但是再來看看我們中餐的烹飪理念中餐講究在食材、調(diào)味、烹飪技法本身的配合中就已經(jīng)達到各種風味、口感的平衡,尤其去看正式的中餐宴會的一整桌點菜,本身從涼菜、熱菜、湯品等,就會考慮到方方面面的相得益彰。而且單從一道菜來看,中餐比起西餐的調(diào)味,大多時候也是復雜的更多。比如川菜,很多時候,一道菜融合了酸、甜、咸、辣、麻、香等,而且它們自身已經(jīng)在中餐廚師的精妙設計中達到了平衡,不需要外界過多的干涉。中餐中占著一席之地的麻辣辛辣菜肴,更是很難和葡萄酒搭配。因為辛辣會遮蓋住好葡萄酒中豐富的層次感和細膩柔滑的口味。三、中國古代釀酒的歷史源遠流長。酒,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很特殊的一種東西。它早已經(jīng)超越了作為食物本身的意義,更是一種社交方式,甚至是最具中國特色的處事之道。中國的餐桌上流行用很小的杯子來喝高度的白酒,而且你是不能自己來決定喝酒的時間的,基本都是大家一起舉杯、碰杯、一輪輪的敬酒,你去敬酒別人,別人來給你敬酒,還有劃拳等才會喝酒,很多時候還要講究個一飲而盡方示敬意。但是葡萄酒在西餐中的禮儀卻是偏個人自由的,就是你可以自由的把控自己喝葡萄酒的頻率和量。 四、還有就是中餐的酒文化 ,是主人來點酒,作為賓客,當然是主人點了什么就喝什么,但西餐吃飯,大家不管是吃的菜品還是搭配的酒,都是各點個的。我以前的美國老板,還有一些國外的朋友,來中國出差或者旅行,最早學會的一個詞就是干杯,雖然西餐聚會中也會有cheers,但大多時候,你都可以自己隨意喝,而沒有太多的限制。雖然我也看過不少國內(nèi)優(yōu)秀的葡萄酒專家老師寫的為中餐搭配葡萄酒的書,還有很多美食品鑒會、行業(yè)協(xié)會等一直也在致力于推廣葡萄酒和中餐的適配度,畢竟,真的有太多國外的葡萄酒商想把葡萄酒賣到中國,誰也不想放棄這么大一個市場。
2,喪事擺酒酒席間到底應不應該敬酒
在我們鄂東北,幾乎所有的宴席都有敬酒的習慣,這也是一種地域禮儀文化的傳承。但近幾年也有一些演變。 過去敬酒是菜上到一半時出正肉。正肉是用碗蓋著的,在過去那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正肉就堆起一大碗的蒸肉,每塊最少1兩以上,人平三塊,裝肉的時候廚師要數(shù)數(shù)上碗,不可少放。正肉上席,先別動筷,要等主人來敬酒。這種敬酒是一種禮節(jié)性的,并不是主人來跟你推杯換盞。先在每個擺宴的廳前放一掛長編,然后給每席派一瓶好酒并兩包好煙。(喜事兩包,寓意喜事成雙,喪事一包)。由本家族中有威望的長輩帶領主人前來致敬。如結婚就讓新郎新娘敬個禮,小孩滿月周歲,就抱著孩子到席間走一圈。喪事就由孝子賢孫到席間跪拜叩首。家中長輩要說一通招待不周類的客氣話。敬酒的時候,所有的賓客都要自動起立,還有人向來敬酒的人說一些祝賀的語句。如:“百年好合,白頭偕老″,“長命百歲,大發(fā)大旺",“百子千孫,萬代富貴"之類。 后來慢慢演變成為酒席中間,由主人的家人并族人逐席舉杯敬酒。禮節(jié)性敬酒放到酒席快要收場時進行。 在我們這里,如果是家里老父老母去世。喪事也喜歡辦得熱鬧排場,讓逝者風風光光地下葬。但席間,孝眷人等只進行禮節(jié)性敬酒,僅到席間叩首,不會有人到各席舉杯邀請客人喝酒式的敬酒,因為白事畢竟是哀事,沒有人象在喜事酒宴上那么鬧騰。村夫夜話認為,這種方式還是可取的。既表達了主人對參加葬禮客人的感激之情,又顯出了主客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之意。一哥“俗眼看 社會 ”之―― 喪宴以喪為中心 喪事辦宴席,多叫喪宴、白宴,也有叫答謝宴的。既然是為喪事而辦,那就當以喪事為中心,大致介紹一些中原地區(qū)的規(guī)矩。 喪宴有哪些?有葬禮宴、五七宴、百天宴、一周年宴、二周年宴、三周年大宴等。這里只說葬禮宴。 家中老人死亡之后,首先通知家族中人及近鄰,然后是親友,一般是排三(死后第三天)葬埋,第一天起火,攛忙人員一般是大鍋燴菜加白米、饅頭,也有外加幾個涼熱菜的,不過不開桌,自助餐形式的多。第三天開桌,招待前來吊唁的親友,一般親友為流水席,隨吃隨走。葬禮完畢后,姥娘家人及貴賓落座,正席開始,本家陪同。 喪宴菜品一般十六個菜八熱八涼外加一雞蛋湯,涼菜一般四葷四素,避甜品、避紅色、避整只雞鴨等,熱菜多是六葷兩素,魚不用鯉魚,雞不用雞爪,肉不用醬油,不紅燒,避用內(nèi)臟雜碎,蝦,南瓜,青菜等。上菜順序先熱后涼,俗稱“倒拉牛”。 喪宴開始于孝子請飯,叩頭入席,入宴者不著紅衣,不大聲喧嘩,不高談闊論,不要酒斗酒,無酒實屬正常,即便主家備薄酒,亦無人敬讓,自己喝多少倒多少,少言速食,雞蛋湯一上,即時離席。 喪事本悲哀,喪宴也就是管飯,沒必要沖淡了這悲涼的氣氛,辦得不倫不類,讓人笑掉大牙。(婚宴上,新郎新娘向來賓敬酒的場景) 題主問這個問題,可能是受到其他酒席,如婚嫁喜事酒席上主人向客人敬酒引發(fā)出來的。 在我們這地方,只要是辦酒席,主家一般情況下都是要向來賓敬酒的。敬酒是在酒席快結束時開始,以上到某個菜為標志,我們這是在上肉丸子時開始,肉丸子我們不叫肉丸子,叫“滾蛋丸子”,意思是上了肉丸子,菜也上的差不多了,吃吃也就可以滾蛋了。當然,這只是一種玩笑,并不是真叫誰滾蛋。不過也確實這樣,當肉丸子上來的時候,菜也基本上上的差不多了,至多還有兩個湯。這時候大家也都吃好喝好了。剩下幾個酒量大的,或者關系特別好的,當然也可以接著喝。 敬酒的順序都是先敬姥姥家那一桌。如果是婚禮,新郎新娘有一個本家長輩領著,先來到男方姥姥家那一桌,長輩先介紹說,小孩子來敬酒啦!大家忙起來招呼讓座。新郎新娘也忙著讓大家坐,自己是不會坐的。第一個敬的是坐在上座的人,往往是舅舅。帶路的長輩就說,要給你舅倒?jié)M,你舅能喝。當舅舅的急忙解釋:不能到這么多,還得回家來。大家笑著、讓著、推辭著,一桌人敬完了,開始到下一桌。又是一番如此??傊?,在這樣的酒席上敬酒大都差不多,變得只是敬酒的人。孩子滿月酒,敬酒的是孩子父親;老人做壽,敬酒的多是兄弟幾個組團。 但是,雖然說都是敬酒, 喪事酒席上的敬酒不叫敬酒,叫“謝客”,意思是孝子感謝各位前來吊唁的賓客。 孝子謝客不是一桌一桌的謝,而是大家都有。等酒席上的菜上到差不多時,由執(zhí)事的帶著孝子到大家面前,喊一聲“孝子謝客”。吃飯的人便一起站起來,孝子跪在地上磕三個頭,就算謝過大家了。執(zhí)事的便喊大家坐下,嘴里還讓道:大家該喝喝該吃吃,時間還早來。 這時候一般的也都不吃了,起身離席?,F(xiàn)在的人也不不太計較了,什么宴席都敬酒,一點三從四德都沒有了,原本喪事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現(xiàn)在居然被演變成了一種喜慶,推杯換盞,熱熱鬧鬧,孝子親自敬酒,怎么看都別扭,我不贊成。 從前喪事從來不敬酒,談笑風生的都沒有,大部分都是默默的吃完,各自回家,大家在看看現(xiàn)在的情況,你根本看不出來是辦什么事的,打牌的,開玩笑的、打鬧的、談笑風生的,五花八門,亂七八糟,干什么的都有,我感覺完全違背了喪事的初衷,對逝者沒有一點尊重,更談不上嚴肅,這種事情大家說應該怎么辦。 敬酒的初衷就是表示祝賀,給主人道喜,表示自己的美好心情,老人去世難道你特別開心嗎?你是祝賀老人去世,還是對老人的去世表示祝賀,是不是老人去世你特別開心呢?搞不明白,這種方式有損喪事的威嚴,原本這是一件特別莊嚴和肅穆的事情,今天居然被演變成了喜慶,悲哀??! 什么事情我們都應該尊重,結婚辦喜宴就是熱鬧的事情,你怎么玩都行,這個隨便,越熱鬧越好,但是絕對也不能出格,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素質(zhì),玩笑開大了就成悲劇了,大家說對嗎?特別是喪事,我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肅穆,更應該尊重逝者,全場都應該沉默和素顏,大家說對嗎? 喪事敬酒絕對有失傳統(tǒng)觀念,這么莊嚴嚴肅的事情怎么可以胡來呢?這種事情盡量保持沉默和穩(wěn)中,畢竟親人去世了,大家都沉浸在無比痛苦之中,還有這份心情嗎?尊敬逝者,保持傳統(tǒng)觀念我們義不容辭,希望大家發(fā)表你不同的看法,謝謝 分享一下我們這兒的風俗。 喪事擺酒酒桌上可以敬酒。 其中有兩種場合,第一,你給主家人敬酒,主家人可以選擇喝或者不喝,他喝多少沒有規(guī)矩,但是你喝必須至少三杯起,三杯、六杯、九杯,以此類推。 第二,酒席之間除主家之外的其他人互相敬酒,那就沒有什么規(guī)矩,可以按照慣有的酒場規(guī)矩來,不必特意遵守。 希望能幫助到您。 可以給長輩和客人敬酒,以表謝意,這種場合只適合意思一下,對方隨意,,不能勸酒,過多的飲酒…更不能鬧酒,或者大聲說話…表情要嚴肅,不要開玩笑,不要笑………以示對逝者的尊重和懷念… 一、喪事敬酒,只能由孝子(或者招親女婿、喪子孝熄、未出嫁女)向大家敬酒,敬酒時將酒放在木板上,雙膝跪下,雙手將木板舉過頭,敬酒的孝子自己不喝酒,由大家從木板上取酒。敬酒先敬收尸人、風水先生等;其次按照族中輩份大小依次敬酒。敬酒對象不局限于長輩,平輩和晚輩也要敬酒。一桌一桌地敬,每敬一桌,都要跪下行禮,并說出如下的話:有勞大家吊唁家考(妣)喪事。二、參加喪事酒席的人,必須要送喪禮:一個花圈,一匹綢緞或衣服,一刀草紙,無論老幼,必須向死者下跪行禮。三、孝子在喪酒進行中,當天晚上不能吃飯。除非身體特殊需要。必須在當夜穿孝衣進行守靈。四、出殯當天,所有參加過喪酒的死者同輩和晚輩,一般必須前往隨同送葬。五、喪事酒席不準使用白酒之外的酒,不準使用泡制綠茶之外的任何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