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疆杏花溝杏樹傾斜生長
新疆杏花溝最佳游覽時間是什么時候? 新疆杏花溝最佳游覽時間,預計在4月初到5月初為宜。
新疆伊犁野杏花幾月開呢? 新疆杏花溝按往年的經驗最佳時間一般集中在4月20左右,此時新疆杏花溝春雨較多,所以請新疆杏花溝觀覽者注意天氣,同時6月的時候新疆杏花溝的果實也會成熟,是品嘗美果的好時機哦。
據了解,伊犁地區(qū)是我國野杏的重要分布地,主要分布于海拔950~1400m的低山帶。野杏林西起霍城縣的大西溝、小西溝、果子溝,伊寧縣的匹里情溝、吉里格朗溝,向東延伸至新源縣的吐爾根、鐵木爾勒克、交吾托海野果林,鞏留縣的吾都布拉克溝,察布查爾縣的蘇阿蘇溝等。因山地河谷的冬季逆溫氣候而遺存下來,整個半山腰均被野杏樹覆蓋。夏季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冬季處于逆溫層,十分有利于野杏成林生長。野杏的適應性比栽培杏強,尤其是能夠忍受鹽漬化的土壤。
每年春天杏花盛開時節(jié),新源縣吐爾根鄉(xiāng)北山坡在初綠的背景下,被鮮嫩的、淡淡的粉色所渲染,即有大氣磅礴的場面,又有形單影只的嫵媚,成為全國各地攝影人拍攝杏花的理想勝地,人們特別是攝影人趨之若鶩,紛紛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享受野杏花給游客帶來的的無窮魅力。
2. 新疆有杏樹嗎
伊犁河谷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得伊犁被稱為塞上江南。伊犁河谷兩側的野果林面積非常大,累計14萬畝,其中野杏林2.1萬畝,還有野蘋果、山楂等。
從那拉提草原開始自東向西,在河谷南北兩岸的山坡上,野杏林幾乎一直分布到伊寧。幾乎每一條溝谷里都有野杏樹。其實整個伊犁河谷可以被稱為一條巨大的“杏花溝”,它是一條斷續(xù)分布長達300KM的杏花景觀長廊。
聲名在外的新源縣吐爾根杏花溝,霍城大西溝野果林和庫爾德寧杏花溝,就分布在這條杏花景觀長廊中不同的溝谷里。
3. 新疆杏樹分布特點
任何植物生長都與環(huán)境密切相關,杏樹也是在自身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對環(huán)境條件的適應性。研究和掌握環(huán)境條件對杏樹生長結果的影響,對于科學管理杏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溫度它是環(huán)境條件中重要的生態(tài)因子。杏樹喜溫耐寒,對溫度的適應性極強。樹體在冬季休眠期,能抗-30℃的低溫;夏季,在新疆吐魯番盆地,氣溫高達40℃,杏樹仍然能夠正常地生長發(fā)育。而年平均溫度5~12℃為杏樹生長的適宜溫度,因此我國的黃河流域以及西北和華北地區(qū),是杏樹分布的主要地區(qū)。
氣溫對杏花期的影響較大,首先,開花的早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3月份氣溫回升的快慢,氣溫回升快且穩(wěn)定時,杏樹開花早。開花期平均氣溫一般在8℃以上,適宜的溫度為11~13℃。若開花期氣溫偏低,會延長開花天數,陰雨天氣還影響授粉受精,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其次,杏樹的花器和幼果對低溫很敏感,若在花期遇晚霜或寒潮,會造成花期凍害,一般表現為花瓣變色萎蔫,子房變褐脫落。受害的程度與低溫的強度和持續(xù)的時間成正相關,即低溫強度大、持續(xù)時間長,凍害嚴重;低溫強度小、持續(xù)時間短,凍害較輕。從花芽萌動到發(fā)育成幼果的每一個階段內,杏樹耐低溫的能力不一樣,一般花芽萌動期抵抗能力較強,盛花期次之,子房膨大和幼果期最弱。抵抗花期凍害的能力還與品種有關。據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yè)果樹研究所1982年在延慶縣某杏園觀察,4月14日至16日正值杏花期,連續(xù)3天大風降溫,4月15日0時至8時,氣溫持續(xù)0℃以下,其中-5℃溫度持續(xù)2小時,各品種出現不同程度的凍花,山杏凍花率為44.9%,北山大扁為7.3%,香白杏1.5%,蘭州大接杏4.3%??梢?,仁用杏受害重,鮮食用杏和仁肉兼用杏受害較輕。
另外,溫度對果實的成熟期,著色度以及品質和風味等均有直接影響。溫度高而穩(wěn)定時,成熟期早,成熟度較一致,色澤鮮艷,果實含糖量高,風味濃;反之,氣溫低,果實風味和品質會相應降低,成熟期也會推遲。(2)水分杏樹是一種抗早、耐瘠薄的深根性樹種,一般年降雨量為400~600毫米的地區(qū),杏樹即可正常生長發(fā)育,開花結果。但是如果在旺盛生長期和果實發(fā)育期土壤中嚴重缺水,則會影響樹勢和果實的產量及品質。我國北方地區(qū),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早春干早,因此生產中應注意一年中杏樹生長前期水分的調節(jié)。
水分過多,對杏樹生長也不利。北京市熊兒寨鄉(xiāng)1990年定植的杏園,由于雨季積水2天,使成片的杏樹死亡。此外,花期陰雨天氣,對授粉受精極為不利,減少坐果;雨水多,果實著色差,產生裂果、落果。因此,杏園應注意雨季及時排水。(3)光照杏樹是極喜光的樹種。若光照充足,則新梢生長旺盛,葉片大而濃綠,花芽充實,結實率高,豐產、優(yōu)質。因此,樹冠頂部和外圍多表現為枝條充實,結果能力強;而內膛則因樹冠郁閉造成光照較不充足,枝條生長相對細弱,結果能力弱。因此,栽培管理過程中應注意適當的栽植密度,并輔以合理修剪的栽培措施,以利杏園獲得充足的光照,從而達到豐產優(yōu)質的目的。(4)土壤和地勢杏樹對土壤、地勢的適應能力很強。除在通氣性差的重黏土上,杏樹在各種類型的土壤條件下都能夠正常生長,但產量卻因土壤肥力的不同而有很大區(qū)別。在土層深厚、肥沃、通透性良好、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條件下,杏樹表現為樹體高大,樹勢強健,豐產優(yōu)質,連續(xù)結果能力強。杏樹對地勢的要求不嚴格,在35°以上的坡地、平地、河灘地,或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都能正常生長。
4. 新疆的杏花溝
杏樹溝位于新疆伊犁新源縣吐爾根鄉(xiāng),這是一片中世紀遺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集中分布于鞏及斯河北岸,占地有 3萬多畝,是新疆野杏林比較集中的地區(qū)之一。4月中旬,吐爾根鄉(xiāng)朝陽的山坡上杏花便已打苞和開花。伊犁河谷開始進入一個美麗浪漫的季節(jié),山上、草原上的果花、草花次第盛開,美不勝收,最先盛開的就是野杏花。
5. 新疆果子溝杏花
在新疆,不同的季節(jié)有不同的景致,于是在這里整理出來一份新疆旅游時間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月:賞花
三月到四月,新疆是鮮花的天下,吐魯番的杏花最先邁入春季,緊跟著伊犁的杏花猶如油畫一樣散落在初春的大草原上,美得奪目!
四月:沙漠
清明看沙漠,避開酷熱的夏季,吐魯番周邊、庫木塔格沙漠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離烏魯木齊、昌吉非常的近,一天便可來回,不用擔心住宿問題。
五月:南疆地區(qū)、東疆地區(qū)
新疆北疆的春天剛剛來到,但新疆的南疆地區(qū),早已經是春暖花開。而這時去新疆南疆旅游,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κ藏S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帕米爾高原的遼闊壯美;和田昆侖山下的巍峨秀麗、和田民風的淳樸自然;庫車、庫爾勒的沙漠風光、庫車神秘大峽谷……
東疆,也就是新疆的哈密、巴里坤地區(qū),近年來新開發(fā)的景區(qū)有:巴里坤草原、絲綢之路新北道、北亭都護府等等,在五月的東天山,都是景色最美的時候。尤其是巴里坤草原,草綠的要比伊犁草原早近一個月,東天山下的草原和天山雪峰,構成了一副精彩絕倫的美麗畫面。
六月:北疆地區(qū)
伊犁草原,已經是百花盛開、綠草盈盈了。先不說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唐不拉草原那美得讓人陶醉的綠,單就沿途那紅得似火的郁金香、黃得炫目的油菜花,就已經讓六月的伊犁的流光溢彩了。還有夏特古道的幽靜、喀喇峻草原的高遠、薰衣草的浪漫,整個六月,就是伊犁的六月,是無數向往伊犁那色彩斑斕世界游客的天堂!
七月-八月:全疆各地都很美
去新疆旅游最佳時間,這時天氣已經開始涼爽,瓜果也已經成熟。美麗的大草原、寧靜的賽里木湖,有多美不細說,來了你就能知道。
九月:五彩斑斕
新疆的秋天如同上帝打翻的調色板,五彩斑斕,這時的西北第一村白哈巴的5號界碑美極了,可可托海的紅樹溝在9月25號左右是黃透紅透交替的季節(jié),還有白沙湖,在這個季節(jié)里如同一副油畫。
十月:輝煌之秋
幾場秋雨,北疆白樺林的葉子陸續(xù)掉落,樹干在風中佇立著,透落著一種凄美廖落的油畫效果。去沙漠里看千年不死的胡楊林吧,碧空如洗、金黃的葉子、千姿百態(tài)的扭曲的樹干在荒漠中昭顯它的堅忍與壯美。10月初北疆的木壘胡楊林,10月下旬輪臺、尉犁的胡楊林、喀什5A級景區(qū)澤普金湖楊都等著你去欣賞它的滄桑、領略它的輝煌。
十一月-來年三月:冰雪
到了冬季,新疆就是冰雪的世界,禾木的冰雪童話、天山天池冰雪風情游、喀什民俗風情游等。另外漫長冬季中的新疆更是滑雪、溜冰、沙漠徒步穿越等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天堂。
6. 新疆杏花溝杏樹傾斜生長的原因
移栽杏樹,要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苗木進行移栽。
移栽杏樹要選恰當的季節(jié),一般在冬季或早春杏樹處于休眠期是最適的移栽時期,大多在早春時(3月中旬)進行移栽。
種植前要選擇土壤肥沃、疏松透氣、地勢高不積水或排水良好的地方種植杏樹。
移栽時要盡量多帶些根系, 移栽前根部帶一個土坨,可保護樹木的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在移栽前,要適當修剪,去掉一部分枝葉,可以減弱樹木的蒸騰作用,可以提高成活率。
移栽時,種植穴要深挖,并施些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做底肥,再回填土做底并澆透水,后再栽種杏樹,一定要澆透水,在種植后,要防止土壤干旱。
移栽后給樹木輸入營養(yǎng)液,可為根部提供營養(yǎng)物質。杏樹在移栽時要防止傾斜,可設立支架進行支撐固定。
7. 新疆杏花溝杏樹傾斜生長圖片
答:能。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杏樹只在江南才長得好,其實它們不僅能夠忍耐干旱和嚴寒,而且更適合生活在北方,新疆伊犁河谷就是全國野生杏樹保存和生長最多的地方。新源縣吐爾根杏花溝是新疆伊犁名氣最響的賞杏花勝地。這里保存著中世紀遺留下來的最大的原始野杏林,總占地面積三萬多畝,集中分布在鞏乃斯河岸。每年春季,杏花綻放,都能吸引數萬名國內外游客前來一睹盛景。
8. 新疆杏花溝杏樹主干傾斜生長
在帕米爾高原上,有一條神秘的路,它便是從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到莎車縣的塔莎古道,它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分支。
由于東自喀群起,因此最初習慣上被稱為“喀群古道”。據玄奘法師記載:“從此東下蔥嶺東岡,登危嶺越洞谷,溪徑險阻風雪相繼,行八百余里出蔥嶺至烏鎩國?!?(蔥嶺即帕米爾高原,烏鎩國就是今天的莎車)。
直到1998年,當時已經76歲高齡的著名史學家馮其庸先生在考察帕米爾高原時發(fā)現這條玄奘取經回國的山口古道,此古道為玄奘回國以后1355年來的第一次發(fā)現。馮其庸的這一發(fā)現,轟動了中外學術界。馮其庸取塔什庫爾干和莎車的字首將其稱為“塔莎古道”,于是現在這個名字取代了喀群古道而傳播開來。
塔什庫爾干河一路撕開西昆侖山,匯入葉爾羌河。塔莎古道先是沿著塔什庫爾干河行走,然后沿著撕開昆侖山的葉爾羌河順流而下。無論是沿著塔什庫爾干河,還是葉爾羌河,塔莎古道都是在昆侖山腹地的山谷中迂回穿梭,然后進入葉爾羌河綠洲的莎車縣,這是極具趣味的穿越。這條古道深入昆侖山腹地,深入帕米爾高原,同時兼具雪山、峽谷、村莊、田園和塔吉克村民等諸多元素,還能飽覽帕米爾河谷的景色,集風景和歷史人文為一體。
在自駕游圈內,甚至有人把它視為比丙察察更高難度的自駕路線。我們此行的座駕是上汽大通G10,一輛底盤不算太高,不具備越野功能的七座商務車,所以到底能不能走通這條神秘的古道,我們一路都深感忐忑。
關于塔莎古道,無論是高德還是百度地圖,都沒法導航穿越這條神秘的古道,都得繞行喀什全程近五百公里才到達。網上能查到的資料也非常少,而且大都停留在幾年前資訊,沒有太大參考價值。直到出發(fā)前一天,我們都不確定這條神秘的塔莎古道是不是能走得通。但是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我們決定親自去一探究竟,畢竟百聞不如一見。
初入塔莎古道,峽深谷幽,沿著新鋪的柏油路在峽谷深處穿行著。難道接下來的二百公里都是這樣的景觀嗎?一想到這里,心里不免有些擔憂,這樣的路段,是不是很容易滑坡呢?
穿過蔥嶺1號隧道閃入眼簾的是一個大水庫。只見清澈蔚藍的水,遠方的雪山和湛藍的天空構成一幅迷人的圖畫,美不勝收!
這便是下板地水庫,雖然只是塔什庫爾干河上的一個水利樞紐工程,但由于海拔約三千米左右,在高原陽光的照射下展現出不同的色彩。
一邊碧綠如玉,平靜如鏡,另一邊又藍得像深邃的大海。
有些河段甚至可以媲美川西高原上那些彩色的鈣化池。
從塔縣的塔合曼鄉(xiāng)到下板地水庫這一段路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自從盤龍古道火了之后,很多人經過這一段路去瓦恰鄉(xiāng)看盤龍古道,下板地水庫就是個分道口,在水庫前拐彎就是去盤龍古道所在的瓦恰鄉(xiāng)而直走就是沿著塔莎古道去莎車方向。
塔莎古道一路沿著塔什庫爾干河穿越光禿禿的山谷。在經過幾個連續(xù)的急彎下坡之后,離河道更加近了。
河谷兩岸是挺拔的白楊樹,在深秋時節(jié)變成迷人的金黃。
路旁的塔什庫爾干河如同一條跳躍的藍絲帶,帶著我們穿過崇山峻嶺來到村莊。
大山中褐色的山石,腳下清澈的河水,茂密的杏樹,簡陋的泥草房,一切顯得那樣的與世隔絕,如果你沒親身到過那里,很難從文字中體會到那種與世隔絕的山水、人文美輪美奐的場景。這里在春天是杏花開放的杏花溝,吸引著無數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但到了秋天,雖然沒有花,但每片葉子似乎都變成了花,金黃、火紅……分外妖艷。
住在這昆侖山深處的是塔吉克族的老鄉(xiāng),屬于歐羅巴人種,是中國唯一純白種人民族。個個長的眉眼深邃,輪廓優(yōu)美。可是這里氣候惡劣,他們飽經風霜的面孔都呈現出一種粗糲的滄桑。他們不善言談,但從他們笑容中,我們看到的是真誠與熱情。如果你對這個民族不太熟悉,相信若干年前那部老片《冰山上的來客》能勾起你對他們的印象。
過了庫科西魯格鄉(xiāng)之后,塔沙古道變成了單車道雙向通行,我們每過一個彎道都要鳴喇叭,生怕對面來車。
離開風水田美的居住區(qū),就進入了一條近似絕壁上開鑿出來的盤山路,而后就是沒有人煙的無人區(qū),再加上一路上手機完全沒有信號,為未知的旅程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莫測。
偶爾也會在山崖下開鑿出一處較寬的臨時讓行區(qū),萬一對面有來車,靠邊讓行一下也很快過去??上覀円宦飞蠋缀鯖]有遇見對面有車過來。實際上除了偶爾遇見一些修路的工程車輛,沿路幾乎沒有見到游客的車。
塔什庫爾干河匯入葉爾羌河后變得洶涌澎湃,河水完全沒了之前的碧綠恬靜的樣子,好在零散分布在河谷里的金色胡楊為這里增添一點生命氣息。
沿著巨大的山體行進,路僅僅能通過一輛汽車的寬度,很多路都是鑿開山體而成形的,巨大的巖石懸在頭頂,車子行駛在起伏不定的山路上,這才是名負其實的過山車,而右方下邊就是流動的葉爾羌河。
新修的柏油路還算十分平整,可以說是任何車子通行都沒有壓力。除了人為設置的減速帶,有時高得像個臺階,減速不及時就會拖底,但畢竟這是單車道通行的窄路,作為防止車速過快產生危險的減速帶比路牌上的減速提示來得更加實際。
越往前走,越是荒無人煙,寸草不生,連鳥都不尋不見蹤跡了。險峻的山峰怪石嶙峋,
太陽開始西斜,山谷深處的道路已經開始昏暗,想著在天黑前走離開大山,可是開了好久一看里程,不過才走了幾十公里。我們哀嚎:這路何時到頭??!畢竟彎道太多,車子時速根本超不過40公里。
在這樣的山路上行駛,后座的乘客其實比司機更緊張,路上沒有路牌,也不知到底我們走了多遠,還有多久能到頭,一車人有點忐忑不安。
看著天色漸暗,我們還在大山深處盤旋,一車人把車上的干糧都拿出來啃,馕放太久了,硬得估計能打死狗,實在難以下咽。可是這段路別說商店,連戶人家都沒有。再難吃的食物,也硬著頭皮吃下去了。心里的擔心早已經超過了身體的勞累,祈禱車子不要在半路出任何問題,否則在這不見人煙,一天都遇不上一兩臺車的古道上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想想千年之前,玄奘大師走這條古道回長安的時候條件必定比我們現在艱苦百倍,一想到這里,似乎又沒什么可擔憂了。
其實那條千年前的古道有很大一部分被淹沒在水庫底下,我們現在開車在新修的柏油路上早已沒太多驚險,除了人跡罕至,彎道較多,要注意控制車速,其實沒有太大難度了。
這里是塔莎古道一處有潛力成為網紅拍照點的地方,但眼看天色漸暗,我也只是停車隨手拍兩張便繼續(xù)上路。也許成為網紅的前提是有更多的人走過這一條路,我們全程見到的車子不過十來輛,而且都不是游客開的車。
翻過最后一個小山口,手機有了信號,遠方山壁上尚有一絲夕照的余光。這道山口也是塔吉克族人與維吾爾族人的分界線,幸運的我們也在天黑前有驚無險地走完了這條塔莎古道。雖然出了山之后開了兩小時的夜路才到縣城,但我們的手機導航也終于定位到路上了,我們那懸著的心也安定下來。啊~美好的煙火世界,我們又回來啦。
穿越塔莎古道的游客有的開著四驅越野車,有的開著摩托車,但像我們這樣開著一臺平時只在城市行走的商務車穿越的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但是我們做到了。應了自駕圈那句老話,沒有慫車,只有慫人。路途也許充滿未知,但未必不是出乎意料地容易?不親身走一趟,只聽網上一些夸大其詞的言論就退縮是不是有點太可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