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和現(xiàn)在的白酒一樣嗎?唐朝喝的是什么酒?

  自古以來,酒和人都有深厚的淵源。它在人的生活中占據(jù)非常最要的地位。古人都喝什么酒?為何古人都是"千杯不醉",古人喝的酒和我們現(xiàn)在喝的酒一樣嗎?本文小編為大家解答。

Content u equals 263321792276812803...

  古代的酒和現(xiàn)代的一樣嗎?

  《說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詩人遇到它,激情涌蕩詩百篇。大家熟知的唐代兩位大詩人李白杜甫即是如此。

  民間對喝酒的俚語那也是五花八門,比如說:"酒是糧食做,不喝是罪過,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鐵喝吐血"等等。這都體現(xiàn)出酒在大眾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據(jù)記載,在宋代之前是沒有蒸餾酒的,只有發(fā)酵酒,這種釀酒的原理就是把米飯蒸熟,放涼,拌上酒曲發(fā)酵,發(fā)酵到一定程度,米飯就變成了酒糟,用酒篩過濾后,凡在壇子里密封起來一些時間,打開壇子,成品酒就完成了。

  這樣釀造的米酒比蒸餾白酒的度數(shù)要低很多,類似于現(xiàn)在低度米酒和黃酒,酒精度數(shù)非常低,很多只有七八度左右,度數(shù)高的也就是十幾度。因此我們在古代小說或者古裝劇中,通常見到豪爽之人行走江湖,碰到酒鋪歇腳,幾乎不吃菜也能喝上幾杯,就是因為喝的是度數(shù)很低的水酒,有解渴的作用。

  到了宋朝,出現(xiàn)了蒸餾酒,也就是燒酒,這種酒就是把酒曲發(fā)酵釀造的酒再蒸餾一次,得到度數(shù)很高的酒,大致酒精度在50度,基本與現(xiàn)代酒相似了。

  到了明朝時期,很多人不習慣和這么高度數(shù)的白酒,這種蒸餾酒并沒有延續(xù)下去,直到清朝,蒙古人后裔再次侵入中原,白酒才取代米酒和黃酒等發(fā)酵酒,漸漸成為了社會消費的主流。以前的酒和現(xiàn)在的并不是一樣的,所以古人就算喝太多的酒也很難醉倒,自然也就千杯不醉。

  唐朝的白酒是什么樣子呢?

  只見酒碗里的液體,略呈綠色,不但渾濁不清,而且上面還浮著一層細白螞蟻似的漂浮物。聞聞味道,略有酒味,但很可能也略有酸敗味??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新釀制的白酒便是這副樣子了,得益于詩魔的名句,“綠蟻酒”之名也廣為流傳。因其外觀渾濁,所以它另一個常見的名字叫濁酒,往往都是自家釀制自家喝,因此也無怪乎宋范仲淹“濁酒一杯”就能想到“家萬里”了。

  稍微高級一點點的就把濁酒過濾,這時的就是“清酒”,形貌上好看一點,可以上得了酒肆之中。但這還不是最終形態(tài),為了防止微生物進一步發(fā)酵,往往通過“煮酒”或者“燒酒”來殺菌,前者是高溫快煮,像故事里說曹劉對坐論天下英雄什么的,這段時間足夠完成了,但味道會變得厲害,唐人大多不喜歡。

  后者則是微火慢燒,六七十度的溫度,既殺菌又不至于變味,這樣處理的就稱作“燒春”,此酒以四川一帶出產(chǎn)的最負盛名,響當當?shù)拿志徒小皠δ蠠骸薄?/p>

  像這樣有名有號的好酒,在盛極一時的唐朝有十數(shù)種之多。

Content u equals 374452896229759846...

  古代的葡萄酒是什么樣的?

  “河東之干和、葡萄,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嶺南之靈溪,博羅、宜城之九醞,潯陽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蝦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漿類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謂摩勒,毗梨勒,訶梨勒。”——《唐國史補》唐·李肇

  這里面值得一提的,就是“河東乾和葡萄”,前面說把現(xiàn)代白酒給唐人,唐人只怕接受不了,可要是給他們點葡萄酒,他們應該很開心——畢竟他們也見過差不多的玩意——“河東乾和葡萄”就是這眾多名酒中唯一的葡萄酒。

  唐初唐軍開西域,把高昌國也就是現(xiàn)在的吐魯番地區(qū)設置成唐朝的一個州,同時,當?shù)氐奶禺a(chǎn)馬奶子葡萄和釀酒技術(shù),也就傳入了中原地區(qū)。唐朝工匠在內(nèi)地釀造葡萄酒成功,而且實現(xiàn)了較大規(guī)模的生產(chǎn)。當時的河東地區(qū)(今天山西省的中南部)成為內(nèi)地葡萄酒的集中產(chǎn)地,“河東乾和葡萄”從此名揚天下,而且是皇家貢酒。

  以上就是古代的酒的相關(guān)介紹,可以知道,古代的酒雜質(zhì)比較多,并且度數(shù)不高,因此古人看上去非常的能喝,其實是因為酒精度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白酒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