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喝葡萄酒加冰塊的習慣,不管是炎炎烈日的夏天,還是白雪皚皚的冬天,喝葡萄酒的時候都喜歡往酒杯里加點冰塊。那么,葡萄酒加冰喝真的好嗎?
喝葡萄酒加冰好嗎?
從專業(yè)的角度來說,這種做法并不可取。首先,加冰后的葡萄酒不適合胃酸過多和胃潰瘍的病人飲用。其次,加冰的葡萄酒,其純正的香氣和濃郁的口感都會被稀釋。這讓我想起我以前看過的一句話:“西方人花了幾千年時間是為了將葡萄酒中的水分提取出去,你這一加冰倒好,冰一化全給還回來了。”
還有就是葡萄酒的酒質(zhì)很容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不同形態(tài)的葡萄酒皆有其最佳飲用溫度。無論是儲存還是飲酒,溫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溫度會對酒液里的酒精、單寧酸和酒酸等物質(zhì)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酒質(zhì)發(fā)生變化。
對于紅葡萄酒而言,理想的侍酒溫度是15-18℃,冰塊會迅速降低酒液的溫度。如果溫度低于8℃,其香氣會變得非常的薄弱,甚至會聞不到。此外,低溫條件還會強化紅葡萄酒的收斂性,凸顯單寧的澀味。相信大家也不愿意花錢買來的葡萄酒只是一瓶又澀又單調(diào)的酒精液體吧。而對于白葡萄酒而言,理想的侍酒溫度則是8-12℃,當侍酒溫度過低時,會導致葡萄酒的氣味收縮,封閉。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葡萄酒加冰喝,這種做法并不可取。
想喝冰葡萄酒應該怎么辦?
我們可以采用冰桶冰鎮(zhèn)葡萄酒,既可以達到冰鎮(zhèn)的效果,又不會稀釋葡萄酒。具體的做法如下:在裝有三分之一冰塊的桶中加水至桶的三分之二處,把酒放進去,時不時用手感受一下瓶身,感覺和桶中的水的溫度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想冰鎮(zhèn)速度更快,那就往桶中再加點鹽吧。
關于喝葡萄酒的誤區(qū)有哪些?
誤區(qū)一:熏制食品搭配葡萄酒
不少地方的居民喜好將雞肉、牛肉、豬肉等各種肉類煙熏或腌制成香腸、臘肉等熏制食品,更喜好將這些食物當做下酒菜。
其實,將這些熏制食品作為下酒菜并不科學,因為它們所含的亞硝胺和色素較高,在與葡萄酒同食后,會與酒精發(fā)生作用,不僅會刺激口腔與食道內(nèi)的黏膜,而且可能導致肝臟受到損害,甚至引發(fā)癌癥等惡性病變。
所以,建議還是以新鮮肉類作為葡萄酒的“配偶”。
誤區(qū)二:直接往葡萄酒里加冰塊
這樣的做法會因冰塊的加入而沖淡了葡萄酒的口感和香味,不利于品嘗葡萄酒的風味和品質(zhì),更可能引起胃寒脾虛者身體的不適,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想喝到冰爽的葡萄酒,可以將冰塊倒入桶中,然后將整瓶葡萄酒放入冰桶里進行降溫。
白葡萄酒冰鎮(zhèn)至8-12攝氏度飲用最佳,紅葡萄酒冰鎮(zhèn)至14-18攝氏度飲用最佳。
誤區(qū)三:葡萄酒與濃烈咖啡同飲
一些朋友認為葡萄酒與咖啡都是富含情調(diào)的優(yōu)雅之物,所以喜歡在飲用葡萄酒后,來上一杯熱咖啡。其實,二者同飲并不利于健康。
眾所周知,咖啡含有咖啡因,適量飲用可以帶來提神醒腦的功效,但如果與葡萄酒等酒類同飲,則會加速血液循環(huán),刺激心血管和大腦,對心臟、大腦帶來較大傷害,因此“美酒加咖啡”并不科學。
如何健康地飲用紅酒?
1、最佳飲用量
除非對酒精過敏的人,滴酒不沾并不意味著健康。因為我們的機體具有一定的解酒能力,只要是不超過這個量,酒精并不會給身體造成損傷。那么,飲多少是適量呢?醫(yī)生與釀酒師建議葡萄酒的飲用量為男性每人每天:300-400ml,女性每人每天:200-300ml最為合適。
2、喝紅酒的最佳時間
喝酒的最佳時間是在晚上7點到9點半,這段時間人體肝臟乙醇脫氫酶的活性升高,酒精更容易被代謝掉,但9點半之后,越往深夜,肝臟的解酒能力越低,因此美酒雖好,卻不宜用來它陪伴良宵,不如早一點品嘗,在微醺之中漸入夜色佳境。
小編提醒大家,很多人喜歡在飯前或睡覺前喝一點紅酒,但如果完全空腹喝紅酒是不可取的,大家在喝紅酒之前最好適量吃一點食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