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說黃酒,十幾塊錢的黃酒可以喝嗎

黃酒和白酒有什么區(qū)別?黃酒和白酒的成分是不一樣的。黃酒的釀造最早起源于家庭生產(chǎn)?,F(xiàn)在家里做的甜酒醅也有古代釀造黃酒的核心技術(shù)。這里不談工廠化生產(chǎn)。我們只說家庭是怎么做的。我們?yōu)橄矚g的朋友提供一個模板,我們可以在家里做出美味的黃酒。

黃酒是怎么釀制的?喝起來和白酒有什么區(qū)別?

黃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釀造酒,遠比白酒早。文獻記載有4000多年,其實遠遠不止,只是無法考證。黃酒的釀造,最早源于家庭制作,現(xiàn)今家里做的甜酒醪糟,還有著古代釀黃酒的核心工藝技術(shù)。當然還有很多的地方仍然保留著古老的黃酒釀造傳統(tǒng),普濟就在多地的朋友家喝過。這里不說工廠化生產(chǎn),只說家庭怎么做,給喜歡的友友們提供個模板,自己看了在家就能做出好喝的黃酒。

工藝大致與醪糟做法相同。流程糯米泡到飽滿雪白,手碾即粉時撈出瀝干水分,上蒸鍋大火半小時蒸熟,拿出攤涼到稍微燙手,大致三十幾度時,按101,十份米一份紅酒曲拌均勻后,裝進可以加蓋密封的容器里,然后按1015,十份米十五份的比例加進涼開水,然后加蓋密封放置不要動了。然后每十天開蓋攪拌一次,第三十天就成了。

剛出的新酒是紅色,然后在不斷沉淀中變黃。新酒可以喝,存放幾年就更好喝,三年以上就叫花雕了。家里做黃酒根據(jù)自身條件,決定做多少米的,不論幾斤米,上面的兩個比例不能變,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要注意的是,做酒全過程不能接觸油膩和生水,否則必壞。再說黃酒的喝法。黃酒和白酒喝法有所不同,一般的,黃酒都要溫熱喝,不喝涼的。

講究的,熱酒時放進一些鮮姜絲,更講究的還要放些紅棗枸杞,好看,味道也豐富些。再者,喝黃酒主要為的養(yǎng)生,輕咂淺酌,講究的是個情調(diào),所以沒有喝白酒那樣的劃拳猜枚的斗酒現(xiàn)象發(fā)生。再要往細里說黃酒喝起來和白酒有什么區(qū)別,那就是黃酒的成分和白酒不可同日而語。白酒是糧食精,黃酒更是營養(yǎng)豐富,俗名就叫液體面包,比啤酒葡萄酒還高。

而且黃酒的釀造技術(shù)最長久最精湛,酒類里價值最高。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藥食同源,黃酒才是名副其實的滋補飲品。又因為酒精含量低,微甜不辣,入口綿軟,老人婦孺都可以喝些,也都愛喝一點。當然可以適當多喝,有地方甚至一天三喝,每頓一小碗,那叫一個愜意。有詩贊道黃酒不傷身,微醉如酒神。品自香中來,天地皆入樽。這樣子就不是白酒多能達到的境界了。

十幾塊錢的黃酒可以喝嗎?如何理解黃酒的不同價位?

這個問題考慮都不用考慮,魔都市場上4.5元一瓶特加飯黃酒都能喝,十幾塊錢一瓶的紅酒已經(jīng)算是很好的黃酒了。只要你不是買的做菜的料酒!黃酒不同的價位,肯定是一分錢一分貨,這個也是不用考慮的。作為低度酒精飲品,黃酒的受眾范圍主要在江浙一帶。天下最優(yōu)質(zhì)的黃酒一定出產(chǎn)自浙江紹興,但是魔都是最大的黃酒消費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掏出的幾文錢,吃的茴香豆,就的就是黃酒。在黃酒市場上10元以下的黃酒,整體口感偏淡,特別是像特加飯這種黃酒,酒液品質(zhì)不高,倒出來之后甚至都能看到原材料沉淀現(xiàn)象。喝多了甚至會引發(fā)頭痛,一覺醒來口干舌燥。但是10元左右的價位你也能淘到性價比的黃酒,比如說紅鋁蓋的上海儂好黃酒,上海銀標黃酒,尤其是前者口感表現(xiàn)喜人。

加熱后丟進姜絲里,味道微甜,非常開胃。更何況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酒,包括黃酒,都是盡可能的醇厚。相應的,酒體越醇厚,價格也會越貴。簡單來說,喝在嘴里不會覺得稀。比如古越龍山扁瓶囤積黃金五年,零售價一般在20元左右。是中檔黃酒,在江浙一帶認可度很高。口感醇厚,色澤深沉均勻,具有標準的黃酒氣質(zhì),非常正統(tǒng)!古龍山黃酒的氣質(zhì)與江蘇張家港出產(chǎn)的沙洲黃游完全不同。古龍山的黃酒味道醇厚,而沙洲黃游的味道很淡,有點像清香型白酒。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