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行令的玩法逐漸變得豐富起來,尤其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酒宴歡愉。只有投壺未免單調(diào),于是漸漸出現(xiàn)了許多新奇的花樣,每種玩法都有其獨特之處,在佐以美酒佳肴、妙舞靈聲,是以娛樂之至也。 ?
各類猜令??
藏鉤 ?
猜令中最早的當屬藏鉤了。據(jù)說此法是起源于漢武帝寵妃鉤弋夫人。 ?
鉤弋夫人本姓趙,漢武帝見到她后覺得氣質(zhì)很好,于是就召她入宮為妃。進宮之日,漢武帝見到她之后,托起玉手發(fā)現(xiàn)趙氏的手是握成拳頭的。于是漢武帝展開她的手,只見手心有一枚勾玉,所以后來趙氏就被成為鉤弋夫人、拳夫人。 ?
于是民間開始流行起藏鉤游戲,一般分為兩組,其中一組人將一小鉤藏到任何一人手中,讓對方猜,猜中為勝,否則為敗。勝者為敗者斟酒。 ?
庚闡《藏鉤賦》:“嘆近夜之藏鉤,復一時之戲望。” ?
李商隱《無題》也寫到:“隔座送鉤春酒暖”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禍?;剡€車輪轂,榮枯反覆手藏鉤?!??
可見彼時行藏鉤令飲酒已頗受喜愛了。 ?

喝酒劃拳的女子
猜枚??
猜枚比較好理解了,基本上就是藏鉤的另一種版本。同樣是猜,這個更適合人比較少的時候,用鉤也可,用別的小一點的東西也可以。握在手心讓對方才左右手有無以及數(shù)量等。猜不中即罰酒。 ?
這種酒令多流行于宋后,尤其在元明時期更為盛行。 ?
為何? ?
曹雪芹《紅樓夢》便說道:“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意?!??
猜點 ?
這個酒令就屬于博術之令了,一般由行令官搖骰子,席上的人去猜點數(shù),猜不中就喝酒,猜中令官喝大杯。 ?
《歷代酒令大觀》:“令官搖兩骰,合席猜點數(shù),不中自飲,中則令官飲巨杯?!??
當然既然是博猜之法,便可加多變通衍生出更多的玩法,只是都離不開骰子和酒。 ?
猜拳 ?
猜拳是最為常見的酒令,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見到的劃拳、石頭剪子布、十五二十等等。 ?
規(guī)則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我們就來說說其起源歷史吧。 ?
一般來說石頭剪子布起源于明朝。而劃拳起源于漢朝的豁拳。 ?
而十五二十的興起時間比較短,但由于簡單性也使得備其受歡迎。 ?
結章 ?
所謂猜令,多是以概率為基礎,運氣主導的游戲,雖然藏鉤這樣的游戲有些考較出令者的“pokerface”以及在團隊中的表現(xiàn)等等因素,不過終究還是要靠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