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什么叫小熊,3副牌的叫什么名字

他是由兩位人物的故事糅合而成的,一個就是本尊哪吒,我們熟悉的哪吒故事中,“托塔天王之子”的身世、東海殺龍、箭射石磯之子、割骨父、蓮花化身的典故都處于這個版本的哪吒太子。只有皇室繼承人才可以叫做“太子”,以顯其獨(dú)一無二的尊貴身份,其他諸侯和藩王的兒子只能叫“世子”,是比“太子”低一級的身份。

哪吒的父親李靖明明不是皇帝,為什么別人還叫他“三太子”?

相信最近刷爆大家社交軟件的一定有一部動漫,那就是關(guān)于哪吒的動漫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筆者和大家一樣一路走來,見證過一代代哪吒的發(fā)展歷程,關(guān)于這一代哪吒到底如何,筆者在這兒就不多敘述了。今天我們探討的是另一個網(wǎng)友們非常關(guān)心的問題,是關(guān)于哪吒被稱為“三太子”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我們?nèi)A夏素來被稱為“禮儀之邦”,在我國古代,“禮”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小到最普通的稱謂,大到國家的祭祀等,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講究。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作為封建王朝中權(quán)力地位最高的人,皇帝所遵從的禮數(shù)更為嚴(yán)苛,在古代,皇帝所選定的皇位繼承人才有資格被稱為太子。而其他兒子只能被稱作皇子,更不用說王宮貴族和普通百姓了。那么李靖一個小小的陳塘關(guān)總兵,他的兒子哪吒為何敢稱作“三太子”呢?筆者經(jīng)過仔細(xì)查閱后發(fā)現(xiàn),這應(yīng)該還要先從他的父親李靖身上說起。

托塔天王李靖,是《封神演義》中虛構(gòu)出來的人物,但是其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有歷史原型的。一個為唐朝的李靖,另一個為毗沙門天王。在唐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君護(hù)法儀軌》中還記述說:天寶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軍圍困,毗沙門天王于城北門樓上出現(xiàn),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斷敵軍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擊鼓聲震三百里,地動山崩,蕃軍大潰,安西表奏,玄宗大悅,令諸道州府于城樓西北隅置天王像供養(yǎng)。

一時毗沙門天王聲威大震,香火極盛。所以在唐朝時,唐玄宗封毗沙門天王為戰(zhàn)神。而李靖,在《唐書》有傳,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官拜西本軍將奉祀,稱唐時名將第一,在歷代名將中能與韓信并提。而且李靖生前戰(zhàn)功無數(shù),特別以后期外戰(zhàn)尤為突出,長期鎮(zhèn)守唐王朝北門,他死后逐漸被軍中供奉成為戰(zhàn)神。所以經(jīng)過民間也一番加工藝術(shù)化之后,一代托塔天王李靖就此誕生。

哪吒作為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本來就是叫哪咤,在本土化之后就成為了李靖的兒子李哪吒了。大家可能會問,就算他父親是天王,可天王又不是皇帝,他憑什么稱為三太子?大家可不要忘了,《封神演義》的故事背景發(fā)生在商朝,在這個時期并沒有“皇帝”這個稱謂。在秦始皇以前,那時候的皇帝叫“天子”,天子的嫡長子做為儲君的人選,被稱為“太子”。

太,指大,年齡長者,“太子”即是嫡長子。諸侯和藩王的長子這時可以稱“太子”,也可以稱“世子”,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稱謂。這時“太子”又可以是嫡子的統(tǒng)稱,前面加序號以區(qū)分年齡大小,比如“大太子”、“二太子”等,依次類推。到了漢朝,稱謂才有了準(zhǔn)確區(qū)分,為了強(qiáng)調(diào)皇室的身份和尊貴,因此劃分出等級,與諸侯的嫡子區(qū)分開來。

只有皇室繼承人才可以叫做“太子”,以顯其獨(dú)一無二的尊貴身份,其他諸侯和藩王的兒子只能叫“世子”,是比“太子”低一級的身份。如果諸侯的兒子叫“太子”,則是冒犯了皇家尊嚴(yán),輕者治過失之罪,重者以謀反罪論處。階級在漢朝正式分化,等級制度正式明確。而哪吒的老爹是李靖,是手握兵權(quán)的陳塘關(guān)總兵,是有實權(quán)的一方諸侯,在商朝時其嫡子自然可以稱“太子”,因為這時“太子”就是嫡子的代稱,并沒有劃分等級之說,要與皇室繼承人區(qū)分開來以顯皇室獨(dú)有的尊貴和尊嚴(yán)。

所以哪吒被稱為“三太子”是合情合理的。而在神話故事中,陳塘關(guān)總兵李靖的殷夫人懷胎三年六個月后,生下一個肉球。忽然光芒四射,李靖大驚之下用寶劍劈砍,卻從中跳出一個男孩。李靖悶悶不樂,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長卻來賀喜,為孩兒取名哪吒,收為徒弟,當(dāng)場贈他兩件寶物:乾坤圈和渾天綾。七年后的一天,七歲的哪吒來到東海游玩,天旱地裂,東海龍王滴水不降,還命夜叉去海邊強(qiáng)搶童男童女 。

這時,哪吒見義勇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 ,又殺了前來增援的龍王之子敖丙。 龍王去天宮告狀,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東海龍王請來三位兄弟 ,共商報復(fù)之計。第二天,四海龍王帶領(lǐng)水兵水將興風(fēng)作浪,水淹陳塘關(guān) ,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擊,遭到李靖的阻攔,并收去哪吒的兩件法寶。哪吒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憤自刎。

事后, 太乙真人借蓮花與鮮藕為身軀,使哪吒還魂再世。復(fù)生后的哪吒手持火尖槍、腳踏風(fēng)火輪,大鬧龍宮,戰(zhàn)敗龍王,為民除害。而敖丙被稱為“龍宮三太子”,傳說太乙真人為哪吒塑身時曾把敖丙的靈魂加了進(jìn)去,所以哪吒也被稱為“三太子”。而且筆者在多方查閱后,《封神演義》中的哪吒也是非常復(fù)雜的。他是由兩位人物的故事糅合而成的,一個就是本尊哪吒,我們熟悉的哪吒故事中,“托塔天王之子”的身世、東海殺龍、箭射石磯之子、割骨還父、蓮花化身的典故都處于這個版本的哪吒太子。

而另一個原型為《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太歲殷元帥”。“正名金哪吒,又名殷郊”——這位太歲殷元帥的大名,也叫哪吒!而生為肉球,被一劍劈開而降生、拜師真人、后助武王伐紂、拜為元帥等故事,卻是出自這位金哪吒的事跡。而這位金哪吒的父親,就是商紂王,其母即是正宮姜皇后,所以這位哪吒才是根正苗紅如假包換的“太子”啊。

一般認(rèn)為,許仲琳在寫《封神演義》時有意將李哪吒與殷郊兩個人物進(jìn)行了融合與再分割。而實際上,早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之前,這兩個形象就很可能已經(jīng)融合過一輪了,一個李哪吒,一個金哪吒的重名,應(yīng)該不是巧合。許仲琳有意地避免了以子伐父的劇情,而把殷郊大部分的故事情節(jié)都安給了李哪吒,把殷郊的人設(shè)拉出來重寫了一遍,而把武王帳下元帥改寫成了托塔天王李靖之子李哪吒——這也就是現(xiàn)在大部分群眾眼中的完整的“哪吒”形象。

至于毗沙門天王第三子的故事,究竟是如何和商紂王之子殷郊的形象攪合到一起去的,何時最開始融合的,恐怕已不可考。從這個角度上,換一個思路,也許“哪吒太子”的稱號本就是因為——人家就是紂王之子,本來就是太子呢?或許是在之后人物形象的不斷演化、變遷中,這個“太子”名號才轉(zhuǎn)落到了同名哪吒的托塔天王三子身上呢?這也僅僅為筆者的一種猜測。

最后筆者看來,這可能是戲曲、小說、演義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寫法。縱觀我國文學(xué)史,這種手法也是層出不窮,如《三國演義》中關(guān)羽的義子關(guān)平(住:史料記載中為親生兒子)也被稱太子;泰山神的兒子泰山三郎,代入小說《封神演義》里是黃天化的封號,炳靈公,也叫炳靈太子;清末戲劇大家也稱呼二郎神為金花太子。此外太子很可能是只是一種稱謂,泛指年輕的仙二代。

還有就是老百姓對神仙樸素的敬畏崇拜之情,認(rèn)為男神仙厲害的就是“大帝”,女神仙厲害的就是“娘娘”,年輕的神仙厲害的就是“太子”,小孩子厲害的就是“童子”,之所以這樣稱呼,可能是因為古代百姓認(rèn)為神仙非常厲害,所以就用凡人中最厲害的稱呼來叫神仙了吧。綜合上述的歷史因素和小說特有的寫作手法,我們不難推斷出哪吒被稱作為三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