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白酒怎么樣,千秋歲的常見問題是什么

1,千秋歲的常見問題是什么

標(biāo)題 千秋歲 作者 王之道 年代 宋 內(nèi)容 斜風(fēng)橫雨。咫尺高城路。紅蓼岸,蒼葭浦。滯留春色晚,棲泊郵亭暮。信杳杳,鵲聲近有無憑據(jù)。腸斷家何處。又見重陽度。多少恨,從誰訴。黃雞斟白酒,自促供搜句。歸去好,人生莫被浮名誤。 注釋 【注釋】:

千秋歲的常見問題是什么

2,古詩千秋歲

千秋歲(宋·秦觀)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ㄓ皝y,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卮穑呵八木涞囊馑际牵簻\淺的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消退了,天氣轉(zhuǎn)暖,花影搖曳,鶯聲盈耳,一派熱鬧的城郊暮春風(fēng)光這前四句寫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動的時令、地點。/同時,以樂景襯哀情:春色雖美,但詞人遠謫他鄉(xiāng),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對酒賞花的心情?/觸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對往昔的回憶。
描寫的是隨著氣候越來越暖,小溪邊花開鳥啼的黃面,交代了時間和地點。其中的亂和碎兩個字,說明了詩人心情卻完全沒有因為景色和天氣而變好。為下文“攜手處,今誰在”做鋪墊。我自己寫的。

古詩千秋歲

3,千秋歲詩的解釋

千秋歲【宋】秦觀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ㄓ皝y、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認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戲萬點愁如海。春日,處州。詞人到郊外春游。春寒退去,花影搖曳,鶯聲盈耳,大自然充滿盎然生意??墒琴H官到此的詞人依懷縈寞,意致頹唐。他酒也少飲了,腰圍也瘦了。盡管盤桓到傍晚,還是碰不到一個可與談心的朋友,他只得漸漸合攏的暮云默默相對。想起了元祜年間在汴京游金明池的一幕。那時他與館閣同人乘坐公車,像鹓鷺一樣排成長隊,好不榮光!可是新黨一上臺,他們便風(fēng)流云散,如今還有誰在朝呢?回京的夢想破滅了,青春也逝云。他心中憂愁像滿天飛舞落花,像浩淼無邊的大海。此詞以今日之飄零對比昔時之勝游游,層層鋪敘,煞尾一語點醒,全體皆振,堪稱名句。
微簾才卷 燈火已堆煙...

千秋歲詩的解釋

4,千秋歲 秦觀

千秋歲秦觀 相關(guān)連接 秦觀傳記與集評 詞牌:千秋歲 相關(guān)文章 《中國韻文史》 第十章 正宗詞派之建立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 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汲古本】題作“謫虔州日作?!薄尽锻S詩話》】少游“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詞,為張蕓叟作。有簡與蕓叟云:“古者以代勞歌,此真所謂勞歌?!鼻厣儆卧~云:“春去也,落紅萬點愁如海?!苯袢硕嗄芨璐嗽~。方少游作此詞時,傳至予家丞相(曾布),丞相曰:“秦七必不久于世,豈有愁如海而可存乎?”已而少游果下世。少游第七,故云秦七?!尽丢毿央s志》卷五】少游謫古藤,意忽忽不樂。過衡陽,孔毅甫為守,與之厚,延留,待遇有加。一日,飲于郡齋,少游作《千秋歲》詞。毅甫覽至“鏡里朱顏改”之句,遽驚曰:“少游盛年,何為言語悲愴如此!”遂賡其韻以解之。居數(shù)日,別去。毅甫送之于郊,復(fù)相語終日,歸謂所親曰:“秦少游氣貌大不類平時,殆不久于世矣!”未幾果卒。 謫:音哲,降職外放。 賡:音耕。酬答,應(yīng)和。 追問: 我要的是問題的答案!??!求采納

5,古代詩歌閱讀9分千秋歲 秦觀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

小題1:“亂”字寫出花的紛繁、搖曳;“碎”寫出鶯聲的間關(guān)、雜亂。形象生動,描寫精當(dāng)。(2分) 眼前“花影亂”,耳邊“鶯聲碎”,“亂”、“碎”實際是寫失意飄零的詞人內(nèi)心的煩亂,以樂景寫哀情,給人凄迷之感。(2分)小題2:虛實結(jié)合,回憶過去,感慨今天的遭遇坎坷,詞人兩次被貶,遭受了沉重的挫折和打擊,他自覺再也沒有伸展抱負的機會了。 “日邊清夢斷”,可見他對朝廷不敢抱有幻想了;朱顏改,指青春年華消逝,寓政治理想破滅,飄泊憔悴之嘆。(3分)運用比喻的修辭,將飛紅比喻成海,不滿當(dāng)前流離生活又深知前途無望的雙重感情,使詞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而憔悴愁苦??滓愀斫膺@種感傷所以要驚呼。(2分) 小題1:試題分析:水邊沙灘外面,城外的寒意已經(jīng)消逝。春天真正到了,陽光下花影在搖曳,鶯兒的啼聲不斷。我飄零在外,酒也沒興致再喝,與親友們離別后,憂愁使我日漸消瘦。過去的友人們不能再見,傍晚天邊的陰云四合,只剩下一片迷茫黯淡。 想起當(dāng)年和朋友們同游開封金明池的歡樂情景,我們像鷺鳥一樣,無憂無慮地乘車飛馳??涩F(xiàn)在,當(dāng)年我們攜手同游的地方,還有誰在呢?伴隨君王的日子,已經(jīng)像夢一樣消失了,鏡子里看見自己的容顏,已日漸衰老了。往昔的一切,像春天一樣地消逝了,滿樹的繁花已化作飛紅萬點,我的悲愁真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 淺淺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悄悄退去了。枝葉繁茂,花隨風(fēng)動,黃鶯輕啼,聲聲縈繞。遠謫他鄉(xiāng),無心飲酒,離別親人,日漸憔悴。所待之人,遲遲未到。 回想當(dāng)年西池盛會,同僚成行,車輛列隊??扇缃?,四方流散,又有誰在?歲月流逝,紅顏白發(fā),還期無期。春光將逝,那紛紛落紅,引出憂愁如海。 “飛紅萬點”,是一種蕩人心魄的美,可對這種美的離去,詞人卻回天無力。政治理想破滅,人也衰老憔悴了,這慢慢飛去的,不僅僅是春紅,還有詞人的生命。這首詞和著詞人血淚的悲嘆,字字都在啼血,句句都在流淚,讀著傷徹人心。小題2:試題分析:鑒賞時可先指出其用得出色的修辭,再寫其作用。手法2分,雙關(guān)、借代、比喻答出任意兩個即可;結(jié)合內(nèi)容進行分析各2分,意思對即可。附譯文:想起了元祜年間在汴京游金明池的一幕。那時他與館閣同人乘坐公車,像鹓鷺一樣排成長隊,好不榮光!可是新黨一上臺,他們便風(fēng)流云散,如今還有誰在朝呢?回京的夢想破滅了,青春也逝云。他心中憂愁像滿天飛舞落花,像浩淼無邊的大海。此詞以今日之飄零對比昔時之勝游游,層層鋪敘,煞尾一語點醒,全體皆振,堪稱名句。

6,誰能介紹下千秋歲

詞牌名
千秋歲 【宋】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 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認帶。 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 春去也,飛戲萬點愁如海。 春日,處州。詞人到郊外春游。春寒退去,花影搖曳,鶯聲盈耳,大自然充滿盎然生意??墒琴H官到此的詞人依懷縈寞,意致頹唐。他酒也少飲了,腰圍也瘦了。盡管盤桓到傍晚,還是碰不到一個可與談心的朋友,他只得漸漸合攏的暮云默默相對。想起了元祜年間在汴京游金明池的一幕。那時他與館閣同人乘坐公車,像鹓鷺一樣排成長隊,好不榮光!可是新黨一上臺,他們便風(fēng)流云散,如今還有誰在朝呢?回京的夢想破滅了,青春也逝云。他心中憂愁像滿天飛舞落花,像浩淼無邊的大海。此詞以今日之飄零對比昔時之勝游游,層層鋪敘,煞尾一語點醒,全體皆振,堪稱名句。 千秋歲 張先 數(shù)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選殘紅折,雨輕風(fēng)色暴,梅子青時節(jié)。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譯文] 幾聲鳥叫告知人們,春天的美景已經(jīng)過去。我惋惜逝去的春光,在花叢中流連,選好的一枝來折。一片細雨,一陣暴風(fēng),正是梅子剛熟的時候。如永豐坊中的那棵柳樹,盡管無人觀看,也終日飄飛著柳絮,就象下著一場大雪。不要撥弦彈琴,那種幽怨的曲調(diào)更令人愁腸百結(jié)。天因無情天不老,人緣有情情難絕。我的心似雙絲結(jié)成的網(wǎng),其中有無數(shù)的結(jié),天色漸亮?xí)r才把那盞如豆的孤燈吹滅,又是一個孤獨難熬的長夜。宋 謝無逸 千秋歲?詠夏景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 梅雨過,萍風(fēng)起。 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 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 修竹畔,疏簾里。 歌余塵拂扇,舞罷風(fēng)掀袂。 人散后,一鉤淡月天如水。 不知有沒你需要的,在下不才,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千秋歲,唐教坊大曲有《千秋樂》調(diào)。   據(jù)郭茂倩《樂府詩集》本曲題解,是唐玄宗生日,大宴群臣,百宮上表請定此日為千秋節(jié),可能由此產(chǎn)生《千秋樂》調(diào)。   宋人根據(jù)舊曲另制新曲。又名《千秋節(jié)》、《千秋萬歲》。仄韻雙調(diào),七十一字,十六句,上下片各八句,五仄韻。上片起句比下片起句少一字,其余句式全同。   另有游仲文詞名《千秋歲》,即《念權(quán)嬌》。 代表作品 北宋 張 先 千秋歲   數(shù)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選殘紅折。雨輕風(fēng)色暴,梅子青時節(jié)。   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北宋 謝 逸 千秋歲 夏景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梅雨過,蘋風(fēng)起。   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里。   歌余塵拂扇,舞罷風(fēng)掀袂。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 北宋 黃庭堅 千秋歲   少游得謫,嘗夢中作詞云:“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本挂栽剿烙谔僦莨馊A亭上。崇寧甲申,庭堅竄宜州,道過衡陽。覽其遺,始追和其《千秋歲》詞。       苑邊花外,記得同朝退。飛騎軋,鳴珂碎。齊歌云繞扇,趙舞風(fēng)回帶。   嚴鼓斷,杯盤狼藉猶相對。灑淚誰能會?醉臥藤陰蓋。   人已去,詞空。兔園高宴悄,虎觀英游改。重感慨,波濤萬頃珠沉海。 北宋 秦 觀 千秋歲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ㄓ皝y,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億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千秋歲】上下兩闕三三、五五的句式,在謝逸的詞例中是對仗的,出題依了白香詞譜,詞譜中沒有特別標(biāo)注,所以就沒做嚴格限定。 《千秋歲》是從仄韻的 從格律講,“怨極弦能‘說’”中的“說”應(yīng)當(dāng)發(fā)仄聲 “說”在《廣韻》中是從屑音的,個人認為可讀xue從去聲,可參考河南方言中“說”的今音

7,千秋歲的創(chuàng)作背景

《千秋歲·數(shù)聲鶗鴂》是宋代詞人張先的作品,這首詞是寫愛情橫遭阻抑的幽怨情懷和堅決不移的信念,聲調(diào)激越,極盡曲折幽怨之能事。這首詞韻高而情深,含蓄又發(fā)越,可以說,兼有婉約與豪放兩派之妙處。作者張先以“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fēng)”及“云破月來花弄影”諸名句蜚聲北宋詞壇。在現(xiàn)存一百八十二首詞中,內(nèi)容涉及愛情、友誼、風(fēng)土等多方面。尤其擅長寫悲歡離合之情,能曲盡其妙。此詞就是其中之一。詞調(diào)“千秋歲”聲情激越,宜于抒發(fā)抑郁的情懷。秦觀的一首(水邊沙外)也是如此。上闋寫暮春景色:雨輕風(fēng)緊,催落繁花;杜鵑啼血,呼喚著春天完結(jié),造成濃重的感傷氣氛。惜春的詞人,在花叢中尋找并采摘著殘花,傳神地刻畫出詞人傷春惜花的拳拳真情。接著以飄零的楊花,寫春之落寞及心之寒冷。下闋抒情:“不老”的“天”與“難絕”的“情”相對比,再以“千千結(jié)”的“雙絲網(wǎng)”比憂思百結(jié)的愁心,將愁情怨懷表達得淋漓盡致。最后以夜將盡的孤燈景象作結(jié),讓整個的抒情氛圍籠罩在漆黑的深淵中,很富抒情效果。全詞含蓄發(fā)越,體現(xiàn)了張先的詞風(fēng)。擴展資料:張先,宋代詞人。字子野,湖州烏程人。公元1030年(天圣八年)進士。晏殊知永興軍,辟為通判。歷官都官郎中。晚歲退居鄉(xiāng)里。其詞內(nèi)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曾以三處善用“影”字,人稱張三影。喜作慢詞,對詞的形式發(fā)展起過一定的作用。有《張子野詞》。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千秋歲
這首詞是寫愛情橫遭阻抑的幽怨情懷和堅決不移的信念。 作者張先以“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fēng)”及“云破月來花弄影”諸名句蜚聲北宋詞壇。在現(xiàn)存一百八二首詞中,內(nèi)容涉及愛情、友誼、風(fēng)土等多方面。尤其擅長寫悲歡離合之情,能曲盡其妙。此詞就是其中之一。詞調(diào)“千秋歲”聲情激越,宜于抒發(fā)抑郁的情懷。春觀的一首(水邊沙外)也是如此。 本篇上片沉痛地回顧愛情遭到破壞,但無一語明說。完全運用描寫景物來烘托,暗示,讓讀者自己去尋繹、領(lǐng)會。一起就把鳴聲悲切的鶗鴂提出來,說它向人們報道美好的春光又過去了。語源于《離騷》“恐鶗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贝伺c辛棄疾的“綠樹聽鶗鴂,......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詞句很相似,而子野寫的更為簡練。從“又”字看,他們間融融泄泄的愛情己不止一年了。可是由于遭到阻力,正和春天一樣,來也匆匆,去出匆匆。春去,誰不惋惜呢?惜的想法做法卻各有不同。有人“惜春常怕花開早”(辛棄疾《摸魚兒》),子野筆下這位多情者卻是“惜春更把殘紅折”。所謂殘紅,可發(fā)說是受破壞而又堅持的愛情。一個折字更能表達出對于經(jīng)過風(fēng)雨摧殘的愛情多么珍惜。緊接著寫出“雨輕風(fēng)色暴,梅子青時節(jié)”。這是上片最為重要而又精彩的兩句。表面是寫時令,寫景物,但細心的讀者會理解語意的雙關(guān),說的是愛情遭受破壞?!懊妨它S時雨”(賀鑄《青玉案》),這是正常的。誰料梅子青時,便被無情的風(fēng)暴突襲。青春初戀遭此打擊,其何以甚!經(jīng)過這場災(zāi)難,美好的春光便雙在鶗鴂的聲中歸去。白居易有詠楊柳句說:“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詮?”被 冷落的受害者這時也就和永豐坊的柳樹一樣,愛情卻如柳絮,“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保ㄌK軾《水龍吟》)。 一首詞的上下片間,意脈是相通的。此詞如僅從上片看,未嘗不可理解為“刻意傷春復(fù)傷別”(李商隱《杜司勛》)。讀到下片則全詞寫的什么就很清楚了。換頭說:“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這兩句來得很突然。在換頭處發(fā)起新意,向來認為只有高手能之。幺弦,琵琶第四弦。弦幺怨極,就必然發(fā)出傾訴不平的最強音。在這“鐵騎突出刀槍鳴”(白居易《琵琶行》)的氣勢下,受害者接著表示其反抗的決心,“天不老,情難絕”?;美钯R“天若有情天亦老”而含意卻不完全一樣。這里肯定地說天是不會老的,那么愛情也就永無斷絕的時候。這比作者常說的“無物似情濃”(《一叢花》),“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木蘭花》)等等,更為深刻有力。這愛情是怎樣把雙方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呢?“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敖z”諧“思”。在這個情網(wǎng)里,他們是通過千萬個結(jié),把彼此牢牢實實地系住,誰想破壞都是徒勞的。這是全詞表達思想感情的高峰,也就是《文賦》所謂“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情思未了,不覺春宵已經(jīng)過去,這時東窗未白,殘月猶明。如此作結(jié),可謂恰到好處。 前人評子野詞,最早有晁無咎。他說:“子野韻高,是耆卿所乏處。近世以來,作者皆不及?!保ā赌芨凝S漫錄》十六引)清陳廷焯說子野詞里“有含蓄處,亦有發(fā)越處;但含蓄不似溫韋,發(fā)越亦不似豪蘇膩柳”(《白雨齋詞話》)。這些評論都很中肯?!昂睢焙汀鞍l(fā)越”,此詞可以說兼而有之。至于韻高之說,亦可通過此詞體味,略見一斑。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