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建嚴子陵先生祠堂記現(xiàn)代文翻譯
翻譯: 重建嚴子陵先生祠堂記從杭州東南溯江往上走,過了富春洲,再到七里灘,兩山之間建有嚴子陵祠堂。清風高節(jié),照耀江水,以前經(jīng)常路過的,遠看它的外表,徘徊了很長時間才不忍心離開。宋朝的范仲淹守嚴格郡曾被子陵設置義田立祠祭祀,做歌來紀念他的功德。從此以后淳邑有賊人的作亂,富春有皮衣的亂賊,這是祭祀的有時荒廢有時興盛,年日錯雜不可考究。朝廷曾經(jīng)整飭過地方的官員,要他們每年按時修理舊祠,能夠完好的長久保留。自從廣東的賊匪擾亂,此郡首當其沖,祠堂于是不能得到保護。我在同治四年八月來此守衛(wèi)這里,過七里灘時心生彷徨的幾個月,聽說魏督查有意向捐造祠堂,前丁太守經(jīng)理這件事,但是半途荒廢了。我十分感慨,首先捐出二十萬錢,然后捐資,召集工匠收集材料,恢復廟宇的原貌,繼續(xù)建造客星樓、祠內(nèi)神像碑石、動用器具,大小都齊備,過了四個月才完成。于是進入山林去尋找子陵的后人,打聽到兩個人:一個名叫國祿,另一個名叫寶華山,兩人是從,父子倆相依為命,害怕沒有后人,但是又非常貧窮,大概用于喪祭的田地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失去很長時間了。我為了他們?nèi)ゴ蟾凶嗾?,在嚴郡的鹽稅項目內(nèi)每年提錢80千文,為目前開墾山田費,用嗣后修葺祠宇、奉祀香火,俾得永遠有資;仍勉國祿等砥節(jié)礪行,無墜先人遺緒。用于作為目前開墾山林田地費,用以后修葺祠堂廟宇、祭祀香火,愿我們永遠有資助;并鼓勵國家俸祿來補助這些行業(yè),沒有喪失先人遺留下來的事業(yè)。那么我將來有一天就公車順便訪問,好好瞻仰它的面貌,也許景仰的思念和是江是山。所有先生的道德事跡,前人說得很詳細了,我不過是為他再復述一遍。余前權簽(“簽”看不清,猜的)嚴郡捐建嚴祠,諭令嚴子陵先生后裔嚴國祿、嚴寶華叔侄二人看守祠堂,奉祀香火,又稟請在鹽耗項下每年提八十千文以為祠中之用當。諭嚴國祿等早為完娶,以繼絕祀。乃至八年夏余重守是郡,嚴國祿仍未聘娶,復又資助以成其事,至十里富春山。道光年間嚴國祥曾賣三股之二與方文芹,執(zhí)業(yè)現(xiàn)據(jù)。嚴國祿具囊到府,又斷歸嚴國祿,執(zhí)業(yè)永作嚴祠之用,不準再行買賣,并札飭桐廬縣立案又記。我以前代理總監(jiān),負責嚴格郡捐款建造嚴格祠,下令讓嚴子陵先生的后人嚴國祿、寶華山叔侄二人看守祠堂,祭祀香火,另外申請在鹽稅消耗項下每年提80千文給祠堂使用。督促嚴國祿等人早日完婚,以繼承香火守護祠堂。到八年之后的夏天我又來到這個郡,嚴國俸祿仍然未娶,我又資助他來完成他的工作,到十里之外的富春山。道光年間嚴國祥曾經(jīng)賣三分之二的股份給方文芹,交易田產(chǎn)立下字據(jù)。嚴國祿稟告到府衙,又斷絕歸還給了嚴國祿,執(zhí)業(yè)永作嚴肅祭祀之用,不允許再行買賣,同時讓桐廬縣建立檔案記錄下來。
English???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2,易的姓氏 從何而來
易姓 歷史來源 1、來自姜姓,以易為氏。武王伐紂時,姜尚擔任統(tǒng)兵的軍師,協(xié)助武王取得了勝利,贏得了武王的信任。封他于齊。后來又封他的子孫于易地,這一部分姜尚的后代于是以地名作為姓氏,為易姓。這就是河北易氏的由來。 2、出自齊大夫易牙之后,以先人的名字作為姓氏。春秋時有齊王的寵臣壅巫,字牙,因采食于易邑,也叫易牙。此人精于烹調技術,但性善逢迎,存有野心。管仲死時曾說易牙“殺子適君”,違反人情,不可重用,但齊王不聽。管仲死后,易牙與豎刁、開方共同專權,齊王病了以后,他們趁機作亂,殺掉大批官吏,并將太子趕出皇宮,立公子無虧為國君。后來被其他的大臣所殺。易牙的子孫以易為姓稱易氏。是為山東易氏。 3、出自姜太公后裔,以封邑名為氏。據(jù)《姓氏考略》所載,姜太公后裔有被封于易州(今河北省易縣一帶),且以封邑為氏,稱為易姓。是為河北易姓?! ?、出自以地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古有易州(今河北省易縣),州人以地為氏,稱為易姓。 5、出自少數(shù)民族源流有易姓。彝、水、苗、土家、納西等族均有易姓?! 〉眯帐甲妗 紊小紊?,字子牙,后人稱姜子牙,周朝初年,為姜姓部落族長。武王伐紂時,呂尚統(tǒng)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縣西南)之戰(zhàn)中大敗商紂,為滅商建周第一功臣,被武王尊為“尚父”,封于齊國,授以征討五侯九伯的特權,位列其他封國之上。呂尚后人有被封于易地,且以封邑為氏者,遂為易姓。呂尚因其德高望重,深受子孫敬仰而被視為易姓始祖
姓氏起源: 出自齊大夫易牙之后,以先人的名字作為姓氏。春秋時有齊王的寵臣壅巫,字牙,因采食于易邑,也叫易牙。此人精于烹調技術, 但性善逢迎,存有野心。管仲死時曾說易牙“殺子適君”,違反人情,不可重用,但齊王不聽。管仲死后,易牙與豎刁、開方共同專權,齊王病了以后,他們趁機作亂,殺掉大批官吏,并將太子趕出皇宮,立公子無虧為國君。后來被其他的大臣所殺。易牙的子孫以易為姓稱易氏。是為山東易氏。 郡望: 太原郡:戰(zhàn)國時秦莊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晉陽。秦時相當于今山西五臺山、霍山以北等地區(qū)。 堂號: 主要有純孝堂、植栗堂:宋朝時,易延慶為奉禮郎,出任臨淮縣縣令。后因父喪守墓而辭官,服滿又任大理丞。后又因母喪回家葬母,他母親生前愛吃栗子,于是他守墓時在母親墓旁種了兩棵栗子樹,后來這兩棵樹竟然長在一起,成了連理。墓前又生出兩棵靈芝。人們都說這是他的孝行感動了上天,稱他為“純孝先生”。 遷徙分布 易氏的發(fā)源地主要是河北和山東。易氏的早期情況,缺乏史料, 直到三國時期才有了一些零星的記載:三國時期有雍州刺史,魏郡人;西晉有舂陵令易雄,瀏陽人;前涼有將軍易挺;唐代有大理評事易 重,并在當?shù)匕布?。由此可知,易氏三國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甘肅、江西的一些地方。從宋代開始,見于史冊的易姓逐漸增多。北宋有畫家易元吉,長沙人;宋太宗時有大理丞易延慶;元代時有易炳文,襄陽人。可見易 姓在宋元時期還分布于今山西、廣東、山東、湖北等地。明代有易節(jié),萬載人,永樂進士;學者易翼之,騰越人;易元貞,桂 林人,官至崇陽令;易時中,晉江人。這說明易氏在明代已有遷如今貴州、云南、廣西、福建者。清朝至現(xiàn)代,易氏主要是在江南發(fā)展繁衍。新加坡有易姓華僑
3,請問曾姓的祖先是那位出至于那里
據(jù)統(tǒng)計,按人口多少,曾姓為中國第38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 0.49%,人口大約有600多萬,尤以湖南、四川、廣東、江西、福建等省為多。
四川 什邡縣,曾姓為該縣44大姓的第8大姓;井研縣研城鎮(zhèn)2382戶,10117人中有曾姓族人57戶,275人;夾江縣 224姓有曾姓。
江西 德安縣,曾姓為人口聚居較多的村莊和人口較多的9大姓之一;崇義縣 155姓有曾姓;定南縣168姓有曾姓。
河南 商丘縣328姓、潢川縣494姓、西平縣302姓、虞城縣328姓、息縣340姓、太康縣467姓、淅川縣108姓、林州市321姓、淮濱縣207姓、登封縣337姓、光山縣 334姓、長葛縣206姓、長垣縣214姓、柘城縣235姓、鄢陵縣231姓、延津縣265姓、新縣272姓、夏邑縣292姓、扶溝縣 279姓、南陽市613姓、商水縣281姓、西華縣249姓、濮陽縣223姓中均有曾姓。
上海 川沙縣523姓、嘉定552姓、寶山404姓、金山395姓中均有曾姓。
湖北 紅安縣239姓有曾姓;漢川縣 210姓有曾姓。
海外分布
曾姓族人已在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日本、美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安家落戶了。
曾姓起源
天下一曾無二曾,現(xiàn)在曾姓的中國人,都是一脈傳自鄫(zeng 曾)國太子巫,系出自姒姓,是真正的上古圣君夏禹的后代,名副其實的四千年。
鄫國歷經(jīng)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時代才被莒國所滅。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魯國,其后代為紀念故國以“鄫”為氏,后去邑旁(即“阝”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
曾氏家族長久以來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記錄,是少有的幾個來源比較純正的姓氏之一,因曾姓先前是一家,所以對于同姓聯(lián)婚,曾氏家族一向嚴格禁止。
關于曾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曾蒸音異意有同,喻作國門日日曾曾姓來源比較純正,據(jù)有關史料查證,主要出自姒姓,為夏禹的后裔。相傳帝舜時,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據(jù)《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載,相傳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于一個叫“鄫”的地方,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鄫國歷經(jīng)夏、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并在魯國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國名“鄫”為氏,后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曾氏家族長久以來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記錄,現(xiàn)在曾姓的中國人,都是一脈傳自太子巫,系出上古圣君夏禹,名副其實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對于同姓聯(lián)婚,曾氏家族一向嚴格禁止。家乘譜牒全國:武稱曾氏全國通譜七卷、武城曾氏重修族譜、武城曾氏族譜二卷江蘇:南京武城曾氏派衍金陵族譜(卷數(shù)不清)、常熟海虞曾氏家譜不分卷、常熟海虞曾氏家譜六卷、常熟曾氏家乘不分卷浙江:蘭溪石坑曾氏宗譜三十八卷、常山曾氏續(xù)修曾文定公族譜十二卷、常山曾氏族譜不分卷、常山定陽曾氏宗譜三卷、常山定陽桂巖曾氏宗譜九卷首一卷、常山定陽歸嚴曾氏宗譜(卷數(shù)不清)、常山曾氏宗譜(卷數(shù)不清)、常山前川曾氏宗譜(卷數(shù)不清)、常山武城重修族譜不分卷、松陽五嶺曾氏宗譜五卷安徽:黃山太平曾氏重修族譜二十九卷首一卷
4,三山國王的由來
三山國王是指潮州獨山、巾山、明山三位山神。據(jù)說,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山的神力幫助,后才將劉張之亂平息,遂封此三山神為國王,故有此稱。三山國王是發(fā)源于現(xiàn)廣東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zhèn),起源于隋朝,為粵東地區(qū)原住民,包含潮州人(潮汕人)、海陸豐人及粵東客家人等族群的精神信仰,隨著當?shù)匾泼裣蛲鈹U展,成為粵東、東南亞、香港及臺灣民間信仰之一。由來據(jù)清朝同治三年的《廣東通志》稱,獨山、巾山和明山三山對峙,“有神三人出巾山之石**,自稱昆季,受命于天鎮(zhèn)三山,托靈于王峰之界石,廟食一方”。鄉(xiāng)民遂于巾山之麓置祠合祭,水旱疾疫,有禱必應。宋太祖趙匡胤開基以后,劉拒命,王師南討,潮守侍監(jiān)王某訴于神,天果然雷電以風,助王師之討伐,劉備兵敗,南海以平。宋太宗征太原時,在城下見金甲神三人,操戈駛馬,沖鋒在前。凱旋后,觀三金甲神在城上。人以潮州三山神奏告太宗。宋太宗即詔封明山神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神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神為惠威宏應豐國王。賜廟額為“明貺”。歲時合祭。另據(jù)《潮州府志》,三山國王之事跡略異。府志稱,宋代末年,恭帝被北擄去。文天祥立端帝于福州,改元景炎。元兵壓境時,張世杰奉帝南奔潮州,至揭陽縣境,又被圍。情勢危急之中,忽見天氣驟變,風雷晝晦,有兵馬三支,從三面山中,由三位將軍率領,沖殺而出,驅退元兵,斯圍即解。帝與眾臣正欲向三支兵馬致謝,兵馬迅速按原路退去,頃刻間不見蹤影。風雷過后,細視周圍,三面環(huán)山,一為綠樹蒼蒼,一為白石峨峨,一為土色赭赭。于是封三山為三山國王。邑人立廟祀王,所塑神像則一為青面,一為白臉,一為赭顏。此三山即為獨山、巾山和明山。歷史沿革“三山國王神”肇跡于隋、顯靈于唐、受封于宋。隋初隋文帝時期,潮汕之三山(明山、巾山、獨山)出現(xiàn)神跡。當?shù)厝吮阍诮砩街唇◤R奉祀此三山之神,至今已具1400多年歷史。唐朝開始,三山神成為當?shù)厣缴瘢比藢θ缴衿毡轫敹Y膜拜,每年都要定期祭祀三山神,其職能在禳災納福,為一般民眾服務為主。相傳唐代中期,韓愈貶任潮州刺史,適逢潮州水患不斷,民不聊生,于是他便向“三山國王”祈求。果然,三天后雨過天晴,韓愈隨即尊奉三山為神。到了宋朝,這“三山神”協(xié)助宋太宗打天下,使得宋師太原大捷,受到太宗趙光義的褒封:封巾山“清化威德報國王”,封明山“助政明肅寧國王”,封獨山“惠威弘應豐國王”,并賜廟名曰“明貺”。至宋仁宗明道年間,“復加封廣靈二字”。至此,“三山國王” 經(jīng)皇封,提升為國家神,成為為國家皇權服務的神靈象征。當時,其地域影響大體局限于潮汕。而在元初,張世杰奉宋少帝南奔潮州,“三山神”再次顯靈救助少帝突圍。經(jīng)過歷代帝王的褒封,三山神由將軍、元帥、護國王等嬗變?yōu)椤叭絿酢保w現(xiàn)了封建王朝對忠義烈士的推崇和民眾對英雄豪杰的感佩。元朝,三山神的影響和地位,較唐、宋時期更加顯赫。潮州、梅州、惠州,都建有“三山國王廟”,祭拜者,除當?shù)孛癖娡?,還有“遠近士人”,“歲時”或“走集”都要前來拜祭。三山國王祖廟三山國王祖廟在揭西縣河婆鎮(zhèn)西南3公里處的玉峰(又稱大廟山)東北麓。由于河婆古屬霖田都,故又稱三山國王霖田古廟,隋朝時創(chuàng)建,至今香火延續(xù)了1400多年,影響深廣。祖廟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灰沙土夯墻蓋瓦建筑物,殿廊皆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極具民族特色。祖廟始建于隋,顯于詔,封于宋(宋太宗誥封明山、巾山、獨山三山神為“三山國王”),封賜額又謂“明貺廟”,因廟在古霖田郡,故又稱“霖田祖廟”,當?shù)厝罕姺Q之為“大廟”,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后代有修建,八十年代更是修葺一新,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廟前有石拱橋,入門兩側各置泥塑將軍像一座,其旁各有一匹泥塑白馬,廟正殿奉祀三山國王坐像,左偏殿祀開山祖師,魯班先師、北極玄武、出游神木坑公王,右偏殿祀文昌帝君,月下老人、南極仙翁、出游神指揮大使。后殿有花廳,祀三山國王夫人,左廂房祀七仙女,神農(nóng)大帝、文財神爺、天官賜福,右?guī)快肭Ю镅?、順風耳、黃帝武財神爺、土地神。前進殿塑把門將軍,左孟章,右監(jiān)名大將軍。所塑諸神共百余尊,皆塑得栩栩如生,巧奪天工,高大雄偉,女神清秀典雅,形態(tài)各異。劉希孟《明貺廟記》記載“潮之三邑(海陽、揭陽、潮陽),梅、惠二州,在在有祠,歲時走集,莫敢遑寧”。明、清以來,隨粵東移民所至,三山國王的香火被帶往鄰近省市,后來又漂洋過海,傳到臺灣及東南亞各地。三山國王廟移民從家鄉(xiāng)帶來的原有的信仰而建立起來,反映了移民們?yōu)榍笊?、求發(fā)展而團結起來的思想意志。建神廟奉祀三山國王,舉行游神賽會,正是利用它作為團結的形象。除單一籍祀神作為團聚的舊形式,在一些地方三山國王廟還起著地方性同鄉(xiāng)會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作用。奉祀每年農(nóng)歷2月25日“國王生”,民眾到當?shù)貜R宇隆重祭拜。春節(jié)游神時,三山國王也是被扛上街游慶者之一。潮汕各地民眾以往還視它為“地頭爺”,新生兒女或親人病故,都進廟向國王稟報,好比登記或注銷戶口。對于臺灣民眾來說,各王的封號及神誕日為:獨山惠威宏應豐國王是農(nóng)歷3月16日;巾山助政明肅寧國王是農(nóng)歷2月28日;明山清化盛德報國王是農(nóng)歷3月24日。
5,三山國王是什么
三山國王是潮汕及臺灣潮籍民眾所奉的地方守護神,指潮州獨山、巾山、明山三位山神。據(jù)說,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山的神力幫助,后才將劉張之亂平息,遂封此三山神為國王,故有此稱。三山國王是發(fā)源于現(xiàn)廣東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zhèn),起源于隋朝,為粵東地區(qū)原住民,包含潮州人(潮汕人)、海陸豐人及粵東客家人等族群的精神信仰,隨著當?shù)匾泼裣蛲鈹U展,成為粵東、東南亞、香港及臺灣民間信仰之一。由來據(jù)清朝同治三年的《廣東通志》稱,獨山、巾山和明山三山對峙,“有神三人出巾山之石**,自稱昆季,受命于天鎮(zhèn)三山,托靈于王峰之界石,廟食一方”。鄉(xiāng)民遂于巾山之麓置祠合祭,水旱疾疫,有禱必應。宋太祖趙匡胤開基以后,劉拒命,王師南討,潮守侍監(jiān)王某訴于神,天果然雷電以風,助王師之討伐,劉備兵敗,南海以平。宋太宗征太原時,在城下見金甲神三人,操戈駛馬,沖鋒在前。凱旋后,觀三金甲神在城上。人以潮州三山神奏告太宗。宋太宗即詔封明山神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神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神為惠威宏應豐國王。賜廟額為“明貺”。歲時合祭。另據(jù)《潮州府志》,三山國王之事跡略異。府志稱,宋代末年,恭帝被北擄去。文天祥立端帝于福州,改元景炎。元兵壓境時,張世杰奉帝南奔潮州,至揭陽縣境,又被圍。情勢危急之中,忽見天氣驟變,風雷晝晦,有兵馬三支,從三面山中,由三位將軍率領,沖殺而出,驅退元兵,斯圍即解。帝與眾臣正欲向三支兵馬致謝,兵馬迅速按原路退去,頃刻間不見蹤影。風雷過后,細視周圍,三面環(huán)山,一為綠樹蒼蒼,一為白石峨峨,一為土色赭赭。于是封三山為三山國王。邑人立廟祀王,所塑神像則一為青面,一為白臉,一為赭顏。此三山即為獨山、巾山和明山。歷史沿革“三山國王神”肇跡于隋、顯靈于唐、受封于宋。隋初隋文帝時期,潮汕之三山(明山、巾山、獨山)出現(xiàn)神跡。當?shù)厝吮阍诮砩街唇◤R奉祀此三山之神,至今已具1400多年歷史。唐朝開始,三山神成為當?shù)厣缴瘢比藢θ缴衿毡轫敹Y膜拜,每年都要定期祭祀三山神,其職能在禳災納福,為一般民眾服務為主。相傳唐代中期,韓愈貶任潮州刺史,適逢潮州水患不斷,民不聊生,于是他便向“三山國王”祈求。果然,三天后雨過天晴,韓愈隨即尊奉三山為神。到了宋朝,這“三山神”協(xié)助宋太宗打天下,使得宋師太原大捷,受到太宗趙光義的褒封:封巾山“清化威德報國王”,封明山“助政明肅寧國王”,封獨山“惠威弘應豐國王”,并賜廟名曰“明貺”。至宋仁宗明道年間,“復加封廣靈二字”。至此,“三山國王” 經(jīng)皇封,提升為國家神,成為為國家皇權服務的神靈象征。當時,其地域影響大體局限于潮汕。而在元初,張世杰奉宋少帝南奔潮州,“三山神”再次顯靈救助少帝突圍。經(jīng)過歷代帝王的褒封,三山神由將軍、元帥、護國王等嬗變?yōu)椤叭絿酢?,體現(xiàn)了封建王朝對忠義烈士的推崇和民眾對英雄豪杰的感佩。元朝,三山神的影響和地位,較唐、宋時期更加顯赫。潮州、梅州、惠州,都建有“三山國王廟”,祭拜者,除當?shù)孛癖娡猓€有“遠近士人”,“歲時”或“走集”都要前來拜祭。三山國王祖廟三山國王祖廟在揭西縣河婆鎮(zhèn)西南3公里處的玉峰(又稱大廟山)東北麓。由于河婆古屬霖田都,故又稱三山國王霖田古廟,隋朝時創(chuàng)建,至今香火延續(xù)了1400多年,影響深廣。祖廟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灰沙土夯墻蓋瓦建筑物,殿廊皆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極具民族特色。祖廟始建于隋,顯于詔,封于宋(宋太宗誥封明山、巾山、獨山三山神為“三山國王”),封賜額又謂“明貺廟”,因廟在古霖田郡,故又稱“霖田祖廟”,當?shù)厝罕姺Q之為“大廟”,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后代有修建,八十年代更是修葺一新,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廟前有石拱橋,入門兩側各置泥塑將軍像一座,其旁各有一匹泥塑白馬,廟正殿奉祀三山國王坐像,左偏殿祀開山祖師,魯班先師、北極玄武、出游神木坑公王,右偏殿祀文昌帝君,月下老人、南極仙翁、出游神指揮大使。后殿有花廳,祀三山國王夫人,左廂房祀七仙女,神農(nóng)大帝、文財神爺、天官賜福,右?guī)快肭Ю镅邸㈨橈L耳、黃帝武財神爺、土地神。前進殿塑把門將軍,左孟章,右監(jiān)名大將軍。所塑諸神共百余尊,皆塑得栩栩如生,巧奪天工,高大雄偉,女神清秀典雅,形態(tài)各異。劉希孟《明貺廟記》記載“潮之三邑(海陽、揭陽、潮陽),梅、惠二州,在在有祠,歲時走集,莫敢遑寧”。明、清以來,隨粵東移民所至,三山國王的香火被帶往鄰近省市,后來又漂洋過海,傳到臺灣及東南亞各地。三山國王廟移民從家鄉(xiāng)帶來的原有的信仰而建立起來,反映了移民們?yōu)榍笊?、求發(fā)展而團結起來的思想意志。建神廟奉祀三山國王,舉行游神賽會,正是利用它作為團結的形象。除單一籍祀神作為團聚的舊形式,在一些地方三山國王廟還起著地方性同鄉(xiāng)會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作用。奉祀每年農(nóng)歷2月25日“國王生”,民眾到當?shù)貜R宇隆重祭拜。春節(jié)游神時,三山國王也是被扛上街游慶者之一。潮汕各地民眾以往還視它為“地頭爺”,新生兒女或親人病故,都進廟向國王稟報,好比登記或注銷戶口。對于臺灣民眾來說,各王的封號及神誕日為:獨山惠威宏應豐國王是農(nóng)歷3月16日;巾山助政明肅寧國王是農(nóng)歷2月28日;明山清化盛德報國王是農(nóng)歷3月24日。
6,三山國王是邪教嗎
不是三山國王不是邪教也不是宗教,而是潮汕及臺灣潮籍民眾所奉的地方守護神,指潮州獨山、巾山、明山三位山神,有避災納福保平安的說法。據(jù)說,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山的神力幫助,后才將劉張之亂平息,遂封此三山神為國王,故有此稱。三山國王是發(fā)源于現(xiàn)廣東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zhèn),起源于隋朝,為粵東地區(qū)原住民,包含潮州人(潮汕人)、海陸豐人及粵東客家人等族群的精神信仰,隨著當?shù)匾泼裣蛲鈹U展,成為粵東、東南亞、香港及臺灣民間信仰之一。由來據(jù)清朝同治三年的《廣東通志》稱,獨山、巾山和明山三山對峙,“有神三人出巾山之石**,自稱昆季,受命于天鎮(zhèn)三山,托靈于王峰之界石,廟食一方”。鄉(xiāng)民遂于巾山之麓置祠合祭,水旱疾疫,有禱必應。宋太祖趙匡胤開基以后,劉拒命,王師南討,潮守侍監(jiān)王某訴于神,天果然雷電以風,助王師之討伐,劉備兵敗,南海以平。宋太宗征太原時,在城下見金甲神三人,操戈駛馬,沖鋒在前。凱旋后,觀三金甲神在城上。人以潮州三山神奏告太宗。宋太宗即詔封明山神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神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神為惠威宏應豐國王。賜廟額為“明貺”。歲時合祭。另據(jù)《潮州府志》,三山國王之事跡略異。府志稱,宋代末年,恭帝被北擄去。文天祥立端帝于福州,改元景炎。元兵壓境時,張世杰奉帝南奔潮州,至揭陽縣境,又被圍。情勢危急之中,忽見天氣驟變,風雷晝晦,有兵馬三支,從三面山中,由三位將軍率領,沖殺而出,驅退元兵,斯圍即解。帝與眾臣正欲向三支兵馬致謝,兵馬迅速按原路退去,頃刻間不見蹤影。風雷過后,細視周圍,三面環(huán)山,一為綠樹蒼蒼,一為白石峨峨,一為土色赭赭。于是封三山為三山國王。邑人立廟祀王,所塑神像則一為青面,一為白臉,一為赭顏。此三山即為獨山、巾山和明山。歷史沿革“三山國王神”肇跡于隋、顯靈于唐、受封于宋。隋初隋文帝時期,潮汕之三山(明山、巾山、獨山)出現(xiàn)神跡。當?shù)厝吮阍诮砩街唇◤R奉祀此三山之神,至今已具1400多年歷史。唐朝開始,三山神成為當?shù)厣缴?,潮人對三山神普遍頂禮膜拜,每年都要定期祭祀三山神,其職能在禳災納福,為一般民眾服務為主。相傳唐代中期,韓愈貶任潮州刺史,適逢潮州水患不斷,民不聊生,于是他便向“三山國王”祈求。果然,三天后雨過天晴,韓愈隨即尊奉三山為神。到了宋朝,這“三山神”協(xié)助宋太宗打天下,使得宋師太原大捷,受到太宗趙光義的褒封:封巾山“清化威德報國王”,封明山“助政明肅寧國王”,封獨山“惠威弘應豐國王”,并賜廟名曰“明貺”。至宋仁宗明道年間,“復加封廣靈二字”。至此,“三山國王” 經(jīng)皇封,提升為國家神,成為為國家皇權服務的神靈象征。當時,其地域影響大體局限于潮汕。而在元初,張世杰奉宋少帝南奔潮州,“三山神”再次顯靈救助少帝突圍。經(jīng)過歷代帝王的褒封,三山神由將軍、元帥、護國王等嬗變?yōu)椤叭絿酢保w現(xiàn)了封建王朝對忠義烈士的推崇和民眾對英雄豪杰的感佩。元朝,三山神的影響和地位,較唐、宋時期更加顯赫。潮州、梅州、惠州,都建有“三山國王廟”,祭拜者,除當?shù)孛癖娡猓€有“遠近士人”,“歲時”或“走集”都要前來拜祭。三山國王祖廟三山國王祖廟在揭西縣河婆鎮(zhèn)西南3公里處的玉峰(又稱大廟山)東北麓。由于河婆古屬霖田都,故又稱三山國王霖田古廟,隋朝時創(chuàng)建,至今香火延續(xù)了1400多年,影響深廣。祖廟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灰沙土夯墻蓋瓦建筑物,殿廊皆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極具民族特色。祖廟始建于隋,顯于詔,封于宋(宋太宗誥封明山、巾山、獨山三山神為“三山國王”),封賜額又謂“明貺廟”,因廟在古霖田郡,故又稱“霖田祖廟”,當?shù)厝罕姺Q之為“大廟”,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后代有修建,八十年代更是修葺一新,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廟前有石拱橋,入門兩側各置泥塑將軍像一座,其旁各有一匹泥塑白馬,廟正殿奉祀三山國王坐像,左偏殿祀開山祖師,魯班先師、北極玄武、出游神木坑公王,右偏殿祀文昌帝君,月下老人、南極仙翁、出游神指揮大使。后殿有花廳,祀三山國王夫人,左廂房祀七仙女,神農(nóng)大帝、文財神爺、天官賜福,右?guī)快肭Ю镅邸㈨橈L耳、黃帝武財神爺、土地神。前進殿塑把門將軍,左孟章,右監(jiān)名大將軍。所塑諸神共百余尊,皆塑得栩栩如生,巧奪天工,高大雄偉,女神清秀典雅,形態(tài)各異。劉希孟《明貺廟記》記載“潮之三邑(海陽、揭陽、潮陽),梅、惠二州,在在有祠,歲時走集,莫敢遑寧”。明、清以來,隨粵東移民所至,三山國王的香火被帶往鄰近省市,后來又漂洋過海,傳到臺灣及東南亞各地。三山國王廟移民從家鄉(xiāng)帶來的原有的信仰而建立起來,反映了移民們?yōu)榍笊?、求發(fā)展而團結起來的思想意志。建神廟奉祀三山國王,舉行游神賽會,正是利用它作為團結的形象。除單一籍祀神作為團聚的舊形式,在一些地方三山國王廟還起著地方性同鄉(xiāng)會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作用。奉祀每年農(nóng)歷2月25日“國王生”,民眾到當?shù)貜R宇隆重祭拜。春節(jié)游神時,三山國王也是被扛上街游慶者之一。潮汕各地民眾以往還視它為“地頭爺”,新生兒女或親人病故,都進廟向國王稟報,好比登記或注銷戶口。對于臺灣民眾來說,各王的封號及神誕日為:獨山惠威宏應豐國王是農(nóng)歷3月16日;巾山助政明肅寧國王是農(nóng)歷2月28日;明山清化盛德報國王是農(nóng)歷3月24日。
7,聊齋志異 巧娘譯文
廣東有搢紳傅氏,年六十余。生一子,名廉。甚慧,而天閹,十七歲,陰才如蠶。遐邇聞知,無以女女者。自分宗緒已絕,晝夜憂怛,而無如何。廉從師讀。師偶他出,適門外有猴戲者,廉觀之,廢學焉。度師將至而懼,遂亡去。離家數(shù)里,見一白衣女郎,偕小婢出其前。女一回首,妖麗無比。蓮步蹇緩,廉趨過之。女回顧婢曰:「試問郎君,得毋欲如瓊乎?」婢果呼問。廉詰其何為。女曰:「倘之瓊也,有尺一書,煩便道寄里門。老母在家,亦可為東道主?!沽霰緹o定向,念浮海亦得,因諾之。女出書付婢,婢轉付生。問其姓名居里,云:「華姓,居秦女村,去北郭三四里?!股街郾闳ァV镰傊荼惫?,日已曛暮。問秦女村,迄無知者。望北行四五里,星月已燦,芳草迷目,曠無逆旅,窘甚。見道側墓,思欲傍墳棲止,大懼虎狼。因攀樹猱升,蹲踞其上。聽松聲謖謖,宵蟲哀奏,中心忐忑,悔至如燒。忽聞人聲在下,俯瞰之,庭院宛然;一麗人坐石上,雙鬟挑畫燭,分侍左右。麗人左顧曰:「今夜月白星疏,華姑所贈團茶,可烹一琖,賞此良夜。」生意其鬼魅,毛發(fā)直豎,不敢少息。
忽婢子仰視曰:「樹上有人!」女驚起曰:「何處大膽兒,暗來窺人!」生大懼,無所逃隱,遂盤旋下,伏地乞宥。女近臨一睇,反恚為喜,曳與并坐。睨之,年可十七八,姿態(tài)艷絕。聽其言,亦土音。問:「郎何之?」答云:「為人作寄書郵?!古唬骸敢岸啾┛停端蘅捎?。不嫌蓬蓽,愿就稅駕。」邀生入。室惟一榻,命婢展兩被其上。生自慚形穢,愿在下牀。女笑曰:「佳客相逢,女元龍何敢高臥?」生不得已,遂與共榻,而惶恐不敢自舒。未幾,女暗中以纖手探入,輕捻脛股,生偽寐,若不覺知。又未幾,啟衾入,搖生,迄不動。女便下探隱處。乃停手悵然,悄悄出衾去。俄聞哭聲。生惶愧無以自容,恨天公之缺陷而已。女呼婢篝燈。婢見啼痕,驚問所苦。女搖首曰:「我嘆吾命耳?!规玖㈤角?,耽望顏色。女曰:「可喚郎醒,遣放去?!股勚?,倍益慚怍;且懼宵半,茫茫無所復之?;I念間,一婦人排闥入。婢白:「華姑來?!刮⒏Q之,年約五十余,猶風格。見女未睡,便致詰問。女未答。又視榻上有臥者,遂問:「共榻何人?」婢代答:「夜一少年郎,寄此宿?!箣D笑曰:「不知巧娘諧花燭?!挂娕錅I未乾,驚曰:「合巹之夕,悲啼不倫;將勿郎君粗暴也?」女不言,益悲。婦欲捋衣視生,一振衣,書落榻上。婦取視,駭曰:「我女筆意也!」拆讀嘆咤。女問之。婦云:「是三姐家報,言吳郎已死,煢無所依,且為奈何?」女曰:「彼固云為人寄書,幸未遣之去?!箣D呼生起,究詢書所自來。生備述之。婦曰:「遠煩寄書,當何以報?」又熟視生,笑問:「何迕巧娘?」生言:「不自知罪?!褂衷懪?。女嘆曰:「自憐生適閹寺,歿奔椓人,是以悲耳?!箣D顧生曰:「慧黠兒,固雄而雌者耶?是我之客,不可久溷他人。」遂導生入東廂,探手於袴而驗之。笑曰:「無怪巧娘零涕;然幸有根蒂,猶可為力。」挑燈遍翻箱簏,得黑丸,授生,令即吞下,秘囑勿吪,乃出。生獨臥籌思,不知藥醫(yī)何癥。
將比五更,初醒,覺臍下熱氣一縷,直沖隱處,蠕蠕然似有物垂股際;自探之,身已偉男。心驚喜,如乍膺九錫。欞色才分,婦入,以炊餅納生室,叮囑耐坐,反關其戶。出語巧娘曰:「郎有寄書勞,將留招三娘來,與訂姊妹交。且復閉置,免人厭惱?!鼓顺鲩T去。生回旋無聊,時近門隙,如鳥窺籠。望見巧娘,輒欲招呼自呈,慚訥而止。延及夜分,婦始攜女歸。發(fā)扉曰:「悶煞郎君矣!三娘可來拜謝?!雇局腥隋已踩?,向生斂衽。婦命相呼以兄妹。巧娘笑曰:「姊妹亦可?!共⒊鎏弥?,團坐置飲。飲次,巧娘戲問:「寺人亦動心佳麗否?」生曰:「跛者不忘履,盲者不忘視?!瓜嗯c粲然。巧娘以三娘勞頓,迫令安置。婦顧三娘,俾與生俱。三娘羞暈不行。婦曰:「此丈夫而巾幗者,何畏之?」敦促偕去。私囑生曰:「陰為吾婿,陽為吾子,可也?!股?,捉臂登牀,發(fā)硎新試,其快可知。既於枕上問女:「巧娘何人?」曰:「鬼也。才色無匹,而時命蹇落。適毛家小郎子,病閹,十八歲而不能人,因邑邑不暢,齎恨如冥?!股@,疑三娘亦鬼。女曰:「實告君,妾非鬼,狐耳。巧娘獨居無耦,我母子無家,借廬棲止?!股筱?。女云:「無懼,雖故鬼狐,非相禍者?!褂纱巳展舱勛?。雖知巧娘非人,而心愛其娟好,獨恨自獻無隙。生蘊藉,善諛噱,頗得巧娘憐。
一日,華氏母子將他往,復閉生室中。生悶氣,繞屋隔扉呼巧娘。巧娘命婢,歷試數(shù)鑰,乃得啟。生附耳請間。巧娘遣婢去。生挽就寢榻,偎向之。女戲掬臍下,曰:「惜可兒此處闕然?!拐Z未竟,觸手盈握。驚曰:「何前之渺渺,而遽累然!」生笑曰:「前羞見客,故縮;今以誚謗難堪,聊作蛙怒耳?!顾煜嗑I繆。已而恚曰:「今乃知閉戶有因。昔母子流蕩棲無所,假廬居之。三娘從學刺繡,妾曾不少秘惜;乃妒忌如此!」生勸慰之,且以情告。巧娘終銜之。生曰:「密之,華姑囑我嚴?!拐Z未及已,華姑掩入。二人皇遽方起。華姑瞋目,問:「誰啟扉?」巧娘笑逆自承。華姑益怒,聒絮不已。巧娘故哂曰:「阿姥亦大笑人!是丈夫而巾幗者,何能為?」三娘見母與巧娘苦相抵,意不自安,以一身調停兩間,始各拗怒為喜。巧娘言雖憤烈,然自是屈意事三娘。但華姑晝夜閑防,兩情不得自展,眉目含情而已。
一日,華姑謂生曰:「吾兒姊妹皆已奉事君。念居此非計,君宜歸告父母,早訂永約?!辜粗窝b促生行。二女相向,容顏悲惻;而巧娘尤不可堪,淚滾滾如斷貫珠,殊無已時。華姑排止之。便曳生出。至門外,則院宇無存,但見荒冢。華姑送至舟上,曰:「君行后,老身攜兩女僦屋於貴邑。倘不忘夙好,李氏廢園中,可待親迎?!股藲w。時傅父覓子不得,正切焦慮,見子歸,喜出非望。生略述崖末,兼致華氏之訂。父曰:「妖言何足聽信?汝尚能生還者,徒以閹廢故;不然,死矣!」生曰:「彼雖異物,情亦猶人;況又慧麗,娶之亦不為戚黨笑?!垢覆谎?,但嗤之。生乃退而技癢,不安其分,輒私婢;漸至白晝宣淫,意欲駭聞翁媼。
一日,為小婢所窺,奔告母。母不信,薄觀之,始駭。呼婢研究,盡得其狀。喜極,逢人宣暴,以示子不閹,將論婚於世族。生私白母:「非華氏不娶?!鼓冈唬骸甘啦环γ缷D人,何必鬼物?」生曰:「兒非華姑,無以知人道,背之不祥?!垢蹈笍闹?,遣一仆一嫗往覘之。出東郭四五里,尋李氏園。見敗垣竹樹中,縷縷有炊煙。嫗下乘,直造其闥,則母子拭幾濯溉,似有所伺。嫗拜致主命。見三娘,驚曰:「此即吾家小主婦耶?我見猶憐,何怪公子魂思而夢繞之。」便問阿姊。華姑嘆曰:「是我假女。三日前,忽殂謝去?!挂蛞跃剖仇A嫗及仆。嫗歸,備道三娘容止,父母皆喜。末陳巧娘死耗,生惻惻欲涕。至親迎之夜,見華姑親問之。答云:「已投生北地矣。」生欷歔久之。迎三娘歸,而終不能忘情巧娘,凡有自瓊來者,必召見問之?;蜓郧嘏挂孤劰砜?。生詫其異,入告三娘。三娘沉吟良久,泣下曰:「妾負姊矣!」詰之,答云:「妾母子來時,實未使聞。茲之怨啼,將無是姊?向欲相告,恐彰母過。」生聞之,悲已而喜。即命輿,宵晝兼程,馳詣其墓。叩墓木而呼曰:「巧娘,巧娘!某在斯。」俄見女郎繃嬰兒,自穴中出,舉首酸嘶,怨望無已。生亦涕下。探懷問誰氏子,巧娘曰:「是君之遺孽也,誕三月矣?!股鷩@曰:「誤聽華姑言,使母子埋憂地下,罪將安辭!」乃與同輿,航海而歸。抱子告母。母視之,體貌豐偉,不類鬼物,益喜。二女諧和,事姑孝。后傅父病,延醫(yī)來。巧娘曰:「疾不可為,魂已離舍?!苟街乌ぞ撸瓤⒍?。兒長,絕肖父;尤慧,十四游泮。高郵翁紫霞,客於廣而聞之。地名遺脫,亦未知所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