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人所稱的沙指的是什么,醬香型白酒工藝中有重陽下沙一說其沙是指什么

本文目錄一覽

1,醬香型白酒工藝中有重陽下沙一說其沙是指什么

指的是糧,下沙就是投糧的意思

醬香型白酒工藝中有重陽下沙一說其沙是指什么

2,誰能詳細(xì)的和我說一說茅臺酒的下沙工藝和碎沙工藝的區(qū)別

所謂的沙指的是高粱。下沙就是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碎沙指的就是磨碎的高粱

誰能詳細(xì)的和我說一說茅臺酒的下沙工藝和碎沙工藝的區(qū)別

3,比荷指的是什么啊

即荷質(zhì)比,Q/M,電荷除以質(zhì)量。
建議去查字典 謝謝 希望采納

比荷指的是什么啊

4,副牌紗是什么

副牌紗是指利用次等原料紡成的紗,紗特較粗,一般為30 ~100tex,主要用作繩索、包布、袋布、棉毯、勞動手套、沙發(fā)套等,對紗線的強度和外觀要求都較低,可利用下腳回花作原料。為了考慮成紗強度和生產(chǎn)上的可紡性,可混用部分低級棉。

5,什么是淬砂什么是坤砂

應(yīng)該是碎砂吧。坤沙、碎沙、翻沙和竄沙,是指醬香酒白酒的四大種類,其他香型的白酒一般不存在這種說法。這里面的沙,不是說沙子的意思,釀造白酒里面和沙子沒一點關(guān)系。“沙”是代表高粱籽。碎砂和坤砂不同點在于:1.兩者的原材料不同 坤沙酒是指按照茅臺酒傳統(tǒng)工藝,采用完整顆粒的紅纓子高粱,在每年重陽節(jié)前后和酒曲按照1:1比例攪拌后制作。 碎沙酒為醬香型白酒生產(chǎn)把高粱原料稱為沙,用粉碎的高粱釀出的酒。2.兩者的特點不同 坤沙酒醬香(味)突出、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窖香濃郁、醇和、味干凈、醬香(味)明顯、醇和、味甜、干凈。碎沙酒入口醬香發(fā)悶,不響亮,無漆感,但是入口柔和不苦、略發(fā)甜、一般頭段無醬感或只有微微醬感、逐步到中段發(fā)力但還是綿軟無力。3.兩者的工藝不同 坤沙酒堆積(堆積發(fā)酵):出甑后的酒培首先進行攤涼,然后加入大曲(磨成粉狀),進行堆積發(fā)酵(視溫度而定,3-7天)。入窖發(fā)酵,堆積發(fā)酵完成后就該進入入窖發(fā)酵程序。碎沙酒生產(chǎn)周期短,出酒率較高,品質(zhì)一般;不需要嚴(yán)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為了讓酒帶醬香味,一般在發(fā)酵時加“圇沙酒”的酒糟在里。

6,什么是坤沙酒

坤沙酒所謂茅臺渾(kún)沙酒是指按照茅臺酒傳統(tǒng)工藝,采用完整顆粒的紅纓子高粱,在每年重陽節(jié)前后和酒曲按照1:1比例攪拌后(俗稱下沙),九蒸八曬七出:九次蒸煮,第一次蒸餾的原酒不要參入原料中,晾曬,在釀造中,兩次投料,八次高溫堆積發(fā)酵(每次一周)八次下窖(每次一月),七次蒸餾取酒。取出的原酒窖藏三年,三年后勾兌調(diào)味,再窖藏一年,最后檢驗出廠。在遵義地區(qū),“沙”的意思就是指紅粱即高粱,最有名的即是當(dāng)?shù)禺a(chǎn)“紅纓子”高粱。因為本地產(chǎn)高粱細(xì)小而色紅,所以稱為“沙”。紅纓子高粱又稱糯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跋律场本褪侵竿斗胖凭频闹髁稀吡弧T谥凭浦?,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產(chǎn)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較完整的高粱,產(chǎn)的酒為“渾(kún當(dāng)?shù)胤窖砸簦┥尘啤?;用磨碎的高粱產(chǎn)出的酒名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后產(chǎn)出的酒為“翻沙酒”。渾沙酒在茅臺鎮(zhèn)也叫“渾沙酒”或“渾籽酒”,是傳統(tǒng)工藝的醬香型白酒,也就是常說的正宗醬香型白酒,它嚴(yán)格按照傳統(tǒng)的貴州茅臺酒工藝進行生產(chǎn),生產(chǎn)周期長達一年,出酒率低,品質(zhì)最好;其靈魂是“回沙”工藝,即是將原料經(jīng)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這就是常說的九八七生產(chǎn)工藝);并經(jīng)過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夠出廠,其高粱不能夠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傳統(tǒng)工藝的醬香型白酒光是糧食成本就已經(jīng)是幾十元了,所以銷售價格較高。渾沙酒按照香型典型體分成三類:(醬香、窖底香、醇甜)醬香:醬香(味)突出、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窖底:窖香濃郁、醇和、味干凈醇甜:醬香(味)明顯、醇和、味甜、干凈混合:兩種或三種香型兼而有之次品:A不符合輪次感觀標(biāo)準(zhǔn);B渾濁、有邪雜味、酸涉味過重;C低于輪次酒精度標(biāo)準(zhǔn)。
糯坤和君至尊就是大曲坤沙酒
坤沙酒就是茅臺渾沙酒,是指按照茅臺酒傳統(tǒng)工藝,采用完整顆粒的紅纓子高粱,在每年重陽節(jié)前后和酒曲按照1:1比例攪拌后(俗稱下沙),九蒸八曬七出:九次蒸煮,第一次蒸餾的原酒不要參入原料中,晾曬,在釀造中,兩次投料,八次高溫堆積發(fā)酵(每次一周)八次下窖(每次一月),七次蒸餾取酒。取出的原酒窖藏三年,三年后勾兌調(diào)味,再窖藏一年,最后檢驗出廠,就是坤沙酒。
所謂茅臺坤沙酒是指按照茅臺酒傳統(tǒng)工藝,采用原籽紅纓子高粱,在每年重陽節(jié)前后和酒曲按照1:1比例攪拌后(俗稱下沙),九蒸八曬七出:九次蒸煮,第一次蒸餾的原酒不要參入原料中,晾嗮,在釀造中,兩次投料,八次高溫堆積發(fā)酵(每次一周)八次下窖(每次一月),七次蒸餾取酒。取出的原酒窖藏三年,三年后勾兌調(diào)味,再窖藏一年,最后檢驗出廠。在遵義地區(qū),“沙”的意思就是指紅粱即高粱,最有名的即是當(dāng)?shù)禺a(chǎn)“紅纓子”高粱。因為本地產(chǎn)高粱細(xì)小而色紅,所以稱為“沙”。紅纓子高粱又稱糯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跋律场本褪侵竿斗胖凭频闹髁稀吡?。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產(chǎn)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較完整的高粱,產(chǎn)的酒為“坤(當(dāng)?shù)胤窖砸簦┥尘啤?;用磨碎的高粱產(chǎn)出的酒名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后產(chǎn)出的酒為“翻沙酒”。

7,五花茶指的是哪五花

在中國傳統(tǒng)藥典中都沒有固定驗方,大部份涼茶店或五花茶湯包都會用金銀花、菊花、槐花、木棉花和雞蛋花這五種花。先把5種花浸泡5~10分鐘,然后加適量的水與浸泡后的花、水一起大火煮,煮開后小火再煮20分鐘左右;煮好后的五花茶用濾網(wǎng)把花類濾走不要,只留湯;根據(jù)個人口味加適量白砂糖調(diào)勻放溫?zé)峒纯娠嬘?。功效:清熱解毒、消暑去濕,有助預(yù)防夏季風(fēng)熱感冒。擴展資料:菊花可以做成精美的佳肴。“菊花肉”是經(jīng)過長期摸索制作成的一種菊菜,它由一塊塊用蔗糖熬漿炮制的白嫩豬肉加工制成,玲瓏剔透,有如白玉。每塊之上黏上幾絲菊瓣,飽飲油脂糖甜,觀其金黃色澤,吃到口里葷中有素,素中有葷,香甜不膩,實為名菜。還有菊花魚球、油炸菊葉、菊花魚片粥、菊花羹、菊酒、菊茶等等,這些菊餐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營養(yǎng)豐富。北京有名的“菊花鍋子”(即在涮羊肉火鍋里放些菊花煮湯),清淡味美,更是別有風(fēng)味。參考資料:人民網(wǎng)-夏天消暑去濕 試試“五花茶”
五花茶由菊花、槐花、金銀花、雞蛋花和木棉花制作而成,有時候,以上五種成分會有所更改,這主要是根據(jù)飲用者的體質(zhì)來修改,有些人會把它改成玫瑰花、水翁花等。拓展資料:五花茶是一種中國民間傳統(tǒng)飲品,廣東人常飲的涼茶之一,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去濕、減低腸胃刺熱、利小便、涼血、預(yù)防夏季風(fēng)熱感冒及流行性感冒的功效,尤其適合夏天時飲用,其他功效則視乎所用的藥材而定。五花茶_百度百科
在中國傳統(tǒng)藥典中都沒有固定驗方,大部份涼茶店或五花茶湯包都會用金銀花、菊花、槐花、木棉花和雞蛋花這五種花,但也有個別方劑根據(jù)飲用者的體質(zhì)而略作修改,有時會換成款冬花、玫瑰花或 或辛夷花
提 及 消 暑 清 熱 去 濕 , 自 不 然 會 令 人 想 起 五 茶 花 。 何 謂 五 花 茶 , 即 利 用 五 種 不 同 植 物 的 花 蕾 或 花 朵 , 加 水 煎 煮 或 泡 成 茶 飲 用 , 以 達 到 預(yù) 防 或 治 療 疾 病 之 目 的 , 便 叫 做 五 花 茶 。 查 實 , 中 醫(yī) 藥 典 里 的 五 花 茶 是 沒 有 一 條 固 定 統(tǒng) 一 驗 方 的 , 市 面 上 常 見 的 五 花 茶 , 多 以 金 銀 花 、 野 菊 花 、 雞 蛋 花 、 木 棉 花 、 南 豆 花 或 水 翁 花 等 清 熱 、 解 毒 、 利 濕 的 花 類 組 成 , 所 以 的 確 具 有 清 熱 解 毒 、 消 暑 去 濕 、 預(yù) 防 夏 季 風(fēng) 熱 感 冒 及 流 行 性 感 冒 的 作 用 。 可 惜 , 若 遇 到 冬 季 流 行 性 感 冒 或 外 感 風(fēng) 寒 、 氣 管 敏 感 咳 嗽 , 又 或 胃 氣 痛 、 心 絞 痛 、 脅 肋 痛 、 月 經(jīng) 痛 等 其 他 常 見 疾 患 , 上 述 坊 間 之 五 花 茶 便 不 大 適 宜 了 。 不 過 , 五 花 茶 的 方 劑 組 合 是 可 以 十 分 靈 活 變 通 的 , 要 將 上 述 五 花 茶 的 配 伍 按 需 要 而 作 適 當(dāng) 的 調(diào) 整 改 變 , 例 如 將 金 銀 花 、 野 菊 花 、 水 翁 花 等 改 為 款 冬 花 、 旋 覆 花 、 素 馨 花 、 玫 瑰 花 等 , 便 一 樣 可 以 五 花 茶 預(yù) 防 及 治 療 各 種 疾 病 了 。 換 而 言 之 , 要 熟 悉 各 樣 花 的 藥 性 , 便 可 根 據(jù) 各 人 的 需 要 而 自 己 配 制 五 花 茶 了 。 為 了 方 便 各 位 自 制 五 花 茶 , 以 下 將 簡 單 地 介 紹 一 些 常 見 花 類 的 藥 性 、 功 用 、 主 治 疾 病 和 用 法 , 以 供 叁 考 。 金銀花: 味 甘 性 寒 。 有 清 熱 解 毒 、 涼 血 、 疏 風(fēng) 散 熱 的 作 用 。 主 治 瘡 瘍 腫 毒 、 濕 熱 痢 疾 、 外 感 風(fēng) 熱 、 咽 喉 腫 痛 。 用 量 約 三 至 五 錢 。 杭菊花: 味 甘 、 苦 , 性 微 寒 , 有 疏 風(fēng) 散 熱 、 解 毒 、 清 肝 明 目 的 作 用 , 亦 可 消 炎 、 利 尿 、 抗 菌 和 抑 制 皮 膚 真 菌 。 主 治 外 感 風(fēng) 熱 、 風(fēng) 熱 眼 痛 ( 結(jié) 膜 炎 ) 、 肝 陽 上 亢 吊 起 的 頭 痛 ( 相 當(dāng) 於 高 血 壓 早 期 的 頭 痛 ) 、 肝 腎 不 足 引 起 的 頭 暈 眼 花 、 口 腔 潰 瘍 等 。 用 量 約 一 至 六 錢 。 甘菊花或白菊花: 性 味 功 能 與 杭 菊 花 相 似 , 養(yǎng) 肝 明 目 的 功 效 較 好 , 常 用 於 肝 腎 陰 虛 引 起 的 目 暗 、 飛 蚊 癥 等 。 野菊花: 味 苦 辛 , 性 涼 。 清 熱 解 毒 的 功 能 較 其 他 菊 花 強 , 亦 具 有 對 抗 腎 上 腺 素 、 擴 張 外 周 血 管 、 降 低 血 壓 的 作 用 。 臨 床 上 多 用 於 治 療 疔 瘡 腫 毒 、 暗 瘡 痤 癤 及 肝 陽 上 亢 引 起 的 高 血 壓 。 辛夷花: 味 辛 、 性 平 。 可 通 鼻 塞 , 主 治 慢 性 鼻 炎 、 過 敏 鼻 炎 、 鼻 竇 炎 以 及 各 種 鼻 炎 引 起 的 頭 痛 , 此 外 對 急 性 鼻 炎 亦 有 一 定 療 效 , 是 治 鼻 病 常 用 藥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款冬花: 味 辛 、 性 溫 。 有 止 咳 下 氣 、 鎮(zhèn) 咳 的 作 用 , 但 痰 作 用 不 顯 著 , 是 臨 床 上 止 咳 的 常 用 藥 , 無 論 屬 於 寒 熱 虛 實 的 一 切 咳 嗽 , 要 與 肺 經(jīng) 有 關(guān) , 都 可 用 之 , 尤 其 是 傷 風(fēng) 感 冒 、 上 呼 吸 道 發(fā) 炎 而 致 的 咳 嗽 , 本 品 可 謂 不 可 缺 少 之 藥 物 , 因 此 , 治 療 咳 嗽 之 五 花 茶 , 亦 應(yīng) 以 此 為 主 。 用 量 錢 半 至 四 錢 。 旋覆花: 味 苦 、 辛 , 性 微 溫 , 有 鎮(zhèn) 吐 、 痰 、 軟 化 堅 頑 痰 的 作 用 。 臨 床 上 多 用 於 因 脾 胃 虛 寒 或 濕 重 引 起 的 嘔 吐 或 呃 逆 ; 消 化 不 良 而 致 的 噫 氣 、 噯 氣 等 胃 腸 神 經(jīng) 官 能 癥 ; 痰 壅 氣 送 , 頑 痰 膠 結(jié) , 咳 吐 不 爽 , 胸 中 痞 悶 , 如 慢 性 支 氣 管 支 等 病 。 若 與 款 冬 花 配 合 使 用 , 作 用 更 加 顯 著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素馨花: 味 辛 、 性 平 。 有 舒 肝 和 胃 、 消 脹 去 滯 的 作 用 。 主 治 脅 肋 痛 、 少 腹 痛 。 臨 床 上 多 以 之 治 療 肝 氣 郁 結(jié) 而 致 的 氣 痛 、 肋 間 神 經(jīng) 痛 、 胸 膈 不 舒 等 , 無 論 消 化 不 良 , 十 二 指 腸 球 部 潰 瘍 , 或 慢 性 肝 炎 、 肝 硬 化 等 所 引 起 的 腹 疼 痛 、 脅 痛 , 尤 其 偏 於 熱 癥 者 , 都 可 應(yīng) 用 。 至 於 瀉 泄 、 濕 滯 的 腹 痛 或 跌 打 損 傷 、 積 瘀 而 起 的 胸 脅 疼 痛 , 亦 可 用 之 。 此 外 , 婦 女 更 年 期 情 緒 郁 悶 者 , 用 本 品 亦 有 一 定 解 郁 結(jié) 的 效 果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因 本 品 含 揮 發(fā) 油 , 不 宜 久 煎 , 以 沸 開 水 服 較 好 , 解 痛 份 量 以 三 錢 較 佳 。 玫瑰花: 味 甘 、 微 苦 , 性 溫 。 含 揮 發(fā) 油 及 鞣 質(zhì) , 具 有 舒 肝 鎮(zhèn) 痛 , 收 斂 止 瀉 的 作 用 。 臨 床 上 用 於 治 療 肝 郁 脅 痛 、 胃 腕 痛 、 心 氣 痛 等 。 無 論 胃 神 經(jīng) 官 能 癥 或 慢 性 胃 炎 、 十 二 指 腸 病 、 慢 性 肝 炎 或 膽 囊 炎 , 凡 有 胃 部 或 脅 部 悶 痛 及 脹 滿 , 又 或 胸 翳 、 背 骨 疼 痛 等 , 都 可 用 本 品 。 此 外 , 婦 女 經(jīng) 痛 或 月 經(jīng) 過 多 而 病 情 較 輕 者 , 本 品 亦 有 相 當(dāng) 療 效 。 用 量 的 錢 半 至 三 錢 。 佛手花: 味 苦 、 酸 , 性 平 。 有 平 肝 理 氣 , 開 郁 和 胃 的 作 用 , 主 治 肝 胃 氣 痛 。 梅花: 味 微 酸 、 澀 , 性 平 。 有 開 郁 和 中 , 化 痰 , 解 毒 之 作 用 。 主 治 郁 悶 心 煩 、 肝 胃 氣 痛 、 梅 核 氣 、 瘰 瘡 毒 等 癥 。 用 量 七 分 至 二 錢 。 蠟梅花: 味 辛 、 苦 , 性 平 。 作 用 為 涼 血 清 熱 解 毒 , 性 氣 活 血 生 肌 。 臨 床 多 用 於 麻 疹 復(fù) 期 時 馀 熱 未 清 、 咳 嗽 、 口 乾 、 便 燥 、 煙 燥 、 睡 不 寧 等 癥 ; 亦 可 治 風(fēng) 火 喉 痛 , 如 偏 桃 腺 炎 、 咽 喉 炎 、 咽 部 充 血 疼 痛 等 ; 又 可 治 風(fēng) 熱 眼 痛 ( 急 性 結(jié) 膜 炎 、 紅 眼 癥 )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密蒙花: 味 甘 , 性 微 寒 , 有 除 風(fēng) 熱 、 消 炎 明 目 的 作 用 。 多 用 於 眼 科 , 對 於 急 、 慢 性 結(jié) 膜 炎 , 凡 有 結(jié) 膜 充 血 、 多 淚 及 有 黏 液 樣 分 泌 物 、 目 、 怕 光 等 癥 狀 , 均 可 應(yīng) 用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豆蔻花: 味 辛 , 性 溫 。 有 健 胃 、 止 嘔 、 除 胃 氣 及 促 進 腸 蠕 動 的 作 用 。 可 治 胃 炎 ( 尤 其 是 受 寒 後 或 食 滯 後 引 起 者 ) 所 致 的 腹 部 脹 悶 、 心 嘔 吐 、 腹 痛 等 。 在 濕 溫 病 ( 如 腸 傷 寒 ) 初 起 時 , 癥 見 頭 重 胸 悶 、 體 倦 、 小 便 短 赤 、 大 便 溏 泄 、 舌 苔 白 膩 等 。 本 品 亦 有 緩 解 病 情 的 作 用 。 用 量 一 至 二 錢 。 扁豆花或南豆花: 味 甘 , 性 徵 溫 。 有 消 暑 化 燥 , 如 中健 脾 , 利 尿 的 作 用 。 臨 床 上 常 用 於 解 暑 , 治 療 夏 季 胃 腸 型 感 冒 , 急 性 腸 炎 , 暑 熱 頭 痛 , 飲 食 不 節(jié) , 濕 空 疲 乏 等 。 扁 豆 花 尤 以 清 熱 治 痢 為 佳 , 南 豆 花 則 以 降 暑 散 熱 去 濕 較 勝 。 用 量 一 至 五 錢 。 茅花: 味 甘 , 性 寒 。 有 利 止 血 的 作 用 。 多 用 於 治 療 咳 血 、 尿 血 而 屬 熱 癥 者 , 另 治 療 急 性 腎 炎 , 利 尿 消 腫 有 相 當(dāng) 效 果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槐花: 味 苦 , 性 微 寒 而 帶 散 。 有 涼 血 止 血 、 清 熱 之 作 用 , 另 降 低 血 壓 的 作 用 亦 十 分 顯 著 。 主 治 熱 癥 出 血 , 尤 其 是 便 血 , 如 痔 瘡 出 血 、 潰 瘍 性 結(jié) 腸 炎 便 血 等 。 對 於 屬 實 癥 如 有 出 血 傾 向 的 高 血 壓 病 , 本 品 因 具 降 壓 及 減 低 血 血 管 通 透 性 的 作 用 , 故 亦 頗 具 療 效 。 用 量 二 至 五 錢 。 凌霄花: 味 甘 、 酸 , 性 微 寒 。 有 涼 血 而 瀉 血 熱 , 去 瘀 通 經(jīng) , 并 有 利 尿 之 作 用 。 臨 床 上 主 要 用 於 婦 科 , 治 月 經(jīng) 不 調(diào) , 因 氣 滯 血 瘀 而 致 的 經(jīng) 閉 , 伴 有 低 熱 、 腹 痛 等 癥 候 者 較 宜 。 另 治 皮 膚 濕 疹 、 蕁 麻 疹 , 亦 有 顯 著 療 效 。 用 量 二 至 三 錢 。 月季花: 味 甘 , 性 溫 。 有 理 氣 、 活 血 、 調(diào) 經(jīng) 、 消 腫 之 作 用 。 主 要 用 於 婦 女 經(jīng) 閉 或 月 經(jīng) 稀 發(fā) 、 色 淡 而 量 少 , 小 腹 痛 , 兼 有 精 神 不 暢 , 大 便 燥 結(jié) 者 。 用 量 五 分 至 錢 半 。 川紅花: 味 辛 、 微 苦 , 性 溫 。 有 破 瘀 、 活 血 、 通 經(jīng) 的 作 用 。 主 治 婦 女 血 瘀 經(jīng) 痛 、 經(jīng) 閉 、 產(chǎn) 後 瘀 血 積 滯 、 惡 露 未 盡 、 小 腹 脹 痛 , 冠 心 病 之 心 絞 痛 , 跌 打 損 傷 、 瘀 血 積 滯 及 急 性 結(jié) 膜 炎 , 麥 粒 腫 而 致 之 眼 腫 等 病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藏紅花: 味 甘 , 性 寒 。 作 用 較 川 紅 花 強 , 尤 以 清 熱 解 毒 效 力 較 好 。 主 治 麻 疹 , 或 合 并 肺 炎 、 久 熱 不 退 等 。 用 量 三 分 至 一 錢 。 厚樸花: 味 苦 , 微 溫 。 有 理 氣 化 濕 的 作 用 。 主 治 胸 痞 悶 脹 滯 , 納 谷 不 香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木棉花: 味 甘 , 性 涼 。 有 清 熱 利 濕 的 作 用 。 主 治 腸 炎 、 菌 痢 , 慢 性 胃 炎 、 潰 瘍 病 。 用 量 三 至 五 錢 。 雞蛋花: 味 甘 , 性 平 , 氣 香 。 有 清 熱 利 濕 的 作 用 。 主 治 痢 疾 、 夏 季 腹 瀉 、 濕 熱 。 用 量 三 至 五 錢 。 茉莉花: 味 甘 , 性 涼 微 寒 。 有 清 熱 、 利 濕 的 作 用 。 主 治 菌 痢 、 腸 炎 、 濕 熱 下 注 、 小 便 欠 暢 , 外 感 風(fēng) 熱 咳 嗽 甘 癥 。 用 量 一 至 二 錢 。 葛花: 味 甘 辛 , 性 平 。 具 解 表 清 熱 , 透 疹 , 升 清 止 渴 、 止 瀉 及 解 酒 的 作 用 。 主 治 表 熱 證 ; 麻 疹 初 期 疹 出 不 透 ; 泄 瀉 便 溏 ; 前 額 頭 痛 ; 項 背 強 直 ; 醉 酒 或 宿 酒 頭 重 體 倦 等 。 用 量 錢 半 至 三 錢 。 除 了 上 述 各 種 花 外 , 常 見 鮮 花 真 可 謂 數(shù) 不 勝 數(shù) , 其 中 有 許 多 均 有 藥 用 價 值 的 , 例 如 檳 榔 花 、 向 日 葵 花 等 亦 有 治 療 胃 病 、 經(jīng) 痛 的 作 用 。 因 篇 幅 關(guān) 系 , 不 能 盡 數(shù) 。]
何 謂 五 花 茶 , 即 利 用 五 種 不 同 植 物 的 花 蕾 或 花 朵 , 加 水 煎 煮 或 泡 成 茶 飲 用 , 以 達 到 預(yù) 防 或 治 療 疾 病 之 目 的 , 便 叫 做 五 花 茶 。 查 實 , 中 醫(yī) 藥 典 里 的 五 花 茶 是 沒 有 一 條 固 定 統(tǒng) 一 驗 方 的 , 市 面 上 常 見 的 五 花 茶 , 多 以 金 銀 花 、 野 菊 花 、 雞 蛋 花 、 木 棉 花 、 南 豆 花 或 水 翁 花 等 清 熱 、 解 毒 、 利 濕 的 花 類 組 成 , 所 以 的 確 具 有 清 熱 解 毒 、 消 暑 去 濕 、 預(yù) 防 夏 季 風(fēng) 熱 感 冒 及 流 行 性 感 冒 的 作 用 。 可 惜 , 若 遇 到 冬 季 流 行 性 感 冒 或 外 感 風(fēng) 寒 、 氣 管 敏 感 咳 嗽 , 又 或 胃 氣 痛 、 心 絞 痛 、 脅 肋 痛 、 月 經(jīng) 痛 等 其 他 常 見 疾 患 , 上 述 坊 間 之 五 花 茶 便 不 大 適 宜 了 。 不 過 , 五 花 茶 的 方 劑 組 合 是 可 以 十 分 靈 活 變 通 的 , 要 將 上 述 五 花 茶 的 配 伍 按 需 要 而 作 適 當(dāng) 的 調(diào) 整 改 變 , 例 如 將 金 銀 花 、 野 菊 花 、 水 翁 花 等 改 為 款 冬 花 、 旋 覆 花 、 素 馨 花 、 玫 瑰 花 等 , 便 一 樣 可 以 五 花 茶 預(yù) 防 及 治 療 各 種 疾 病 了 。 換 而 言 之 , 要 熟 悉 各 樣 花 的 藥 性 , 便 可 根 據(jù) 各 人 的 需 要 而 自 己 配 制 五 花 茶 了 。 為 了 方 便 各 位 自 制 五 花 茶 , 以 下 將 簡 單 地 介 紹 一 些 常 見 花 類 的 藥 性 、 功 用 、 主 治 疾 病 和 用 法 , 以 供 叁 考 。 金銀花: 味 甘 性 寒 。 有 清 熱 解 毒 、 涼 血 、 疏 風(fēng) 散 熱 的 作 用 。 主 治 瘡 瘍 腫 毒 、 濕 熱 痢 疾 、 外 感 風(fēng) 熱 、 咽 喉 腫 痛 。 用 量 約 三 至 五 錢 。 杭菊花: 味 甘 、 苦 , 性 微 寒 , 有 疏 風(fēng) 散 熱 、 解 毒 、 清 肝 明 目 的 作 用 , 亦 可 消 炎 、 利 尿 、 抗 菌 和 抑 制 皮 膚 真 菌 。 主 治 外 感 風(fēng) 熱 、 風(fēng) 熱 眼 痛 ( 結(jié) 膜 炎 ) 、 肝 陽 上 亢 吊 起 的 頭 痛 ( 相 當(dāng) 於 高 血 壓 早 期 的 頭 痛 ) 、 肝 腎 不 足 引 起 的 頭 暈 眼 花 、 口 腔 潰 瘍 等 。 用 量 約 一 至 六 錢 。 甘菊花或白菊花: 性 味 功 能 與 杭 菊 花 相 似 , 養(yǎng) 肝 明 目 的 功 效 較 好 , 常 用 於 肝 腎 陰 虛 引 起 的 目 暗 、 飛 蚊 癥 等 。 野菊花: 味 苦 辛 , 性 涼 。 清 熱 解 毒 的 功 能 較 其 他 菊 花 強 , 亦 具 有 對 抗 腎 上 腺 素 、 擴 張 外 周 血 管 、 降 低 血 壓 的 作 用 。 臨 床 上 多 用 於 治 療 疔 瘡 腫 毒 、 暗 瘡 痤 癤 及 肝 陽 上 亢 引 起 的 高 血 壓 。 辛夷花: 味 辛 、 性 平 。 可 通 鼻 塞 , 主 治 慢 性 鼻 炎 、 過 敏 鼻 炎 、 鼻 竇 炎 以 及 各 種 鼻 炎 引 起 的 頭 痛 , 此 外 對 急 性 鼻 炎 亦 有 一 定 療 效 , 是 治 鼻 病 常 用 藥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款冬花: 味 辛 、 性 溫 。 有 止 咳 下 氣 、 鎮(zhèn) 咳 的 作 用 , 但 痰 作 用 不 顯 著 , 是 臨 床 上 止 咳 的 常 用 藥 , 無 論 屬 於 寒 熱 虛 實 的 一 切 咳 嗽 , 要 與 肺 經(jīng) 有 關(guān) , 都 可 用 之 , 尤 其 是 傷 風(fēng) 感 冒 、 上 呼 吸 道 發(fā) 炎 而 致 的 咳 嗽 , 本 品 可 謂 不 可 缺 少 之 藥 物 , 因 此 , 治 療 咳 嗽 之 五 花 茶 , 亦 應(yīng) 以 此 為 主 。 用 量 錢 半 至 四 錢 。 旋覆花: 味 苦 、 辛 , 性 微 溫 , 有 鎮(zhèn) 吐 、 痰 、 軟 化 堅 頑 痰 的 作 用 。 臨 床 上 多 用 於 因 脾 胃 虛 寒 或 濕 重 引 起 的 嘔 吐 或 呃 逆 ; 消 化 不 良 而 致 的 噫 氣 、 噯 氣 等 胃 腸 神 經(jīng) 官 能 癥 ; 痰 壅 氣 送 , 頑 痰 膠 結(jié) , 咳 吐 不 爽 , 胸 中 痞 悶 , 如 慢 性 支 氣 管 支 等 病 。 若 與 款 冬 花 配 合 使 用 , 作 用 更 加 顯 著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素馨花: 味 辛 、 性 平 。 有 舒 肝 和 胃 、 消 脹 去 滯 的 作 用 。 主 治 脅 肋 痛 、 少 腹 痛 。 臨 床 上 多 以 之 治 療 肝 氣 郁 結(jié) 而 致 的 氣 痛 、 肋 間 神 經(jīng) 痛 、 胸 膈 不 舒 等 , 無 論 消 化 不 良 , 十 二 指 腸 球 部 潰 瘍 , 或 慢 性 肝 炎 、 肝 硬 化 等 所 引 起 的 腹 疼 痛 、 脅 痛 , 尤 其 偏 於 熱 癥 者 , 都 可 應(yīng) 用 。 至 於 瀉 泄 、 濕 滯 的 腹 痛 或 跌 打 損 傷 、 積 瘀 而 起 的 胸 脅 疼 痛 , 亦 可 用 之 。 此 外 , 婦 女 更 年 期 情 緒 郁 悶 者 , 用 本 品 亦 有 一 定 解 郁 結(jié) 的 效 果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因 本 品 含 揮 發(fā) 油 , 不 宜 久 煎 , 以 沸 開 水 服 較 好 , 解 痛 份 量 以 三 錢 較 佳 。 玫瑰花: 味 甘 、 微 苦 , 性 溫 。 含 揮 發(fā) 油 及 鞣 質(zhì) , 具 有 舒 肝 鎮(zhèn) 痛 , 收 斂 止 瀉 的 作 用 。 臨 床 上 用 於 治 療 肝 郁 脅 痛 、 胃 腕 痛 、 心 氣 痛 等 。 無 論 胃 神 經(jīng) 官 能 癥 或 慢 性 胃 炎 、 十 二 指 腸 病 、 慢 性 肝 炎 或 膽 囊 炎 , 凡 有 胃 部 或 脅 部 悶 痛 及 脹 滿 , 又 或 胸 翳 、 背 骨 疼 痛 等 , 都 可 用 本 品 。 此 外 , 婦 女 經(jīng) 痛 或 月 經(jīng) 過 多 而 病 情 較 輕 者 , 本 品 亦 有 相 當(dāng) 療 效 。 用 量 的 錢 半 至 三 錢 。 佛手花: 味 苦 、 酸 , 性 平 。 有 平 肝 理 氣 , 開 郁 和 胃 的 作 用 , 主 治 肝 胃 氣 痛 。 梅花: 味 微 酸 、 澀 , 性 平 。 有 開 郁 和 中 , 化 痰 , 解 毒 之 作 用 。 主 治 郁 悶 心 煩 、 肝 胃 氣 痛 、 梅 核 氣 、 瘰 瘡 毒 等 癥 。 用 量 七 分 至 二 錢 。 蠟梅花: 味 辛 、 苦 , 性 平 。 作 用 為 涼 血 清 熱 解 毒 , 性 氣 活 血 生 肌 。 臨 床 多 用 於 麻 疹 復(fù) 期 時 馀 熱 未 清 、 咳 嗽 、 口 乾 、 便 燥 、 煙 燥 、 睡 不 寧 等 癥 ; 亦 可 治 風(fēng) 火 喉 痛 , 如 偏 桃 腺 炎 、 咽 喉 炎 、 咽 部 充 血 疼 痛 等 ; 又 可 治 風(fēng) 熱 眼 痛 ( 急 性 結(jié) 膜 炎 、 紅 眼 癥 )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密蒙花: 味 甘 , 性 微 寒 , 有 除 風(fēng) 熱 、 消 炎 明 目 的 作 用 。 多 用 於 眼 科 , 對 於 急 、 慢 性 結(jié) 膜 炎 , 凡 有 結(jié) 膜 充 血 、 多 淚 及 有 黏 液 樣 分 泌 物 、 目 、 怕 光 等 癥 狀 , 均 可 應(yīng) 用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豆蔻花: 味 辛 , 性 溫 。 有 健 胃 、 止 嘔 、 除 胃 氣 及 促 進 腸 蠕 動 的 作 用 。 可 治 胃 炎 ( 尤 其 是 受 寒 后 或 食 滯 后 引 起 者 ) 所 致 的 腹 部 脹 悶 、 心 嘔 吐 、 腹 痛 等 。 在 濕 溫 病 ( 如 腸 傷 寒 ) 初 起 時 , 癥 見 頭 重 胸 悶 、 體 倦 、 小 便 短 赤 、 大 便 溏 泄 、 舌 苔 白 膩 等 。 本 品 亦 有 緩 解 病 情 的 作 用 。 用 量 一 至 二 錢 。 扁豆花或南豆花: 味 甘 , 性 徵 溫 。 有 消 暑 化 燥 , 如 中健 脾 , 利 尿 的 作 用 。 臨 床 上 常 用 於 解 暑 , 治 療 夏 季 胃 腸 型 感 冒 , 急 性 腸 炎 , 暑 熱 頭 痛 , 飲 食 不 節(jié) , 濕 空 疲 乏 等 。 扁 豆 花 尤 以 清 熱 治 痢 為 佳 , 南 豆 花 則 以 降 暑 散 熱 去 濕 較 勝 。 用 量 一 至 五 錢 。 茅花: 味 甘 , 性 寒 。 有 利 止 血 的 作 用 。 多 用 於 治 療 咳 血 、 尿 血 而 屬 熱 癥 者 , 另 治 療 急 性 腎 炎 , 利 尿 消 腫 有 相 當(dāng) 效 果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槐花: 味 苦 , 性 微 寒 而 帶 散 。 有 涼 血 止 血 、 清 熱 之 作 用 , 另 降 低 血 壓 的 作 用 亦 十 分 顯 著 。 主 治 熱 癥 出 血 , 尤 其 是 便 血 , 如 痔 瘡 出 血 、 潰 瘍 性 結(jié) 腸 炎 便 血 等 。 對 於 屬 實 癥 如 有 出 血 傾 向 的 高 血 壓 病 , 本 品 因 具 降 壓 及 減 低 血 血 管 通 透 性 的 作 用 , 故 亦 頗 具 療 效 。 用 量 二 至 五 錢 。 凌霄花: 味 甘 、 酸 , 性 微 寒 。 有 涼 血 而 瀉 血 熱 , 去 瘀 通 經(jīng) , 并 有 利 尿 之 作 用 。 臨 床 上 主 要 用 於 婦 科 , 治 月 經(jīng) 不 調(diào) , 因 氣 滯 血 瘀 而 致 的 經(jīng) 閉 , 伴 有 低 熱 、 腹 痛 等 癥 候 者 較 宜 。 另 治 皮 膚 濕 疹 、 蕁 麻 疹 , 亦 有 顯 著 療 效 。 用 量 二 至 三 錢 。 月季花: 味 甘 , 性 溫 。 有 理 氣 、 活 血 、 調(diào) 經(jīng) 、 消 腫 之 作 用 。 主 要 用 於 婦 女 經(jīng) 閉 或 月 經(jīng) 稀 發(fā) 、 色 淡 而 量 少 , 小 腹 痛 , 兼 有 精 神 不 暢 , 大 便 燥 結(jié) 者 。 用 量 五 分 至 錢 半 。 川紅花: 味 辛 、 微 苦 , 性 溫 。 有 破 瘀 、 活 血 、 通 經(jīng) 的 作 用 。 主 治 婦 女 血 瘀 經(jīng) 痛 、 經(jīng) 閉 、 產(chǎn) 后 瘀 血 積 滯 、 惡 露 未 盡 、 小 腹 脹 痛 , 冠 心 病 之 心 絞 痛 , 跌 打 損 傷 、 瘀 血 積 滯 及 急 性 結(jié) 膜 炎 , 麥 粒 腫 而 致 之 眼 腫 等 病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藏紅花: 味 甘 , 性 寒 。 作 用 較 川 紅 花 強 , 尤 以 清 熱 解 毒 效 力 較 好 。 主 治 麻 疹 , 或 合 并 肺 炎 、 久 熱 不 退 等 。 用 量 三 分 至 一 錢 。 厚樸花: 味 苦 , 微 溫 。 有 理 氣 化 濕 的 作 用 。 主 治 胸 痞 悶 脹 滯 , 納 谷 不 香 。 用 量 一 至 三 錢 。 木棉花: 味 甘 , 性 涼 。 有 清 熱 利 濕 的 作 用 。 主 治 腸 炎 、 菌 痢 , 慢 性 胃 炎 、 潰 瘍 病 。 用 量 三 至 五 錢 。 雞蛋花: 味 甘 , 性 平 , 氣 香 。 有 清 熱 利 濕 的 作 用 。 主 治 痢 疾 、 夏 季 腹 瀉 、 濕 熱 。 用 量 三 至 五 錢 。 茉莉花: 味 甘 , 性 涼 微 寒 。 有 清 熱 、 利 濕 的 作 用 。 主 治 菌 痢 、 腸 炎 、 濕 熱 下 注 、 小 便 欠 暢 , 外 感 風(fēng) 熱 咳 嗽 甘 癥 。 用 量 一 至 二 錢 。 葛花: 味 甘 辛 , 性 平 。 具 解 表 清 熱 , 透 疹 , 升 清 止 渴 、 止 瀉 及 解 酒 的 作 用 。 主 治 表 熱 證 ; 麻 疹 初 期 疹 出 不 透 ; 泄 瀉 便 溏 ; 前 額 頭 痛 ; 項 背 強 直 ; 醉 酒 或 宿 酒 頭 重 體 倦 等 。 用 量 錢 半 至 三 錢 。 除 了 上 述 各 種 花 外 , 常 見 鮮 花 真 可 謂 數(shù) 不 勝 數(shù) , 其 中 有 許 多 均 有 藥 用 價 值 的 , 例 如 檳 榔 花 、 向 日 葵 花 等 亦 有 治 療 胃 病 、 經(jīng) 痛 的 作 用 。 因 篇 幅 關(guān) 系 , 不 能 盡 數(shù) 。]
中 醫(yī) 藥 典 里 的 五 花 茶 是 沒 有 一 條 固 定 統(tǒng) 一 驗 方 的 , 市 面 上 常 見 的 五 花 茶 , 多 以 金 銀 花 、 野 菊 花 、 雞 蛋 花 、 木 棉 花 、 南 豆 花 或 水 翁 花 等 清 熱 、 解 毒 、 利 濕 的 花 類 組 成 , 所 以 的 確 具 有 清 熱 解 毒 、 消 暑 去 濕 、 預(yù) 防 夏 季 風(fēng) 熱 感 冒 及 流 行 性 感 冒 的 作 用 。

推薦閱讀

熱文